带着同伴的头颅生存着 带着同伴的头颅生存着
在今年早春,摄影师柯莱特在日本北海道拍下了惊人的一幕,一只雄性*********的角上挂着一只同伴的头颅四处觅食。会发生这种事情,并不是雄鹿在缅怀死者,非要带着亡者一起生存,而是源于争夺配偶时发生的意外。
Tips:*********Cervus nippon是一种中小型鹿,体长125至145厘米,体重70至100千克。毛色夏季为栗红色,有许多白斑,状似梅花;冬季为烟褐色,白斑不显著。颈部有鬣毛。
在自然演化的过程中,很多草食动物为了抵抗凶猛的肉食动物,进化出了夸张的角或者牙齿抵抗外敌。逐渐地,角都成为了这些动物吸引雌性的工具。所以很多食草动物不仅用它来防身,在发情期时雄性之间还会相互搏斗。
但尴尬的是,一些动物的角因为形状奇特,所以在搏斗的时候,有可能卡在一起无法分离。于是才出现了这样的一幕。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其他很多动物都会因为自己过分夸张的角失去生命,有些甚至因为自己角而进入慢性自杀的状态。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动物用来自保的角,却成为了自杀工具呢?
带着尸体生存的驯鹿
和一开始提到的*********有相似命运的,还有驯鹿。在2017年,美国一位猎人就猎杀到了一只带着同伴尸首的驯鹿。这只驯鹿看起来非常瘦弱,可以想见这个多出来的累赘到底带给了它多大的压力。
Tips:驯鹿Rangifer tarandus,又名角鹿。是鹿科驯鹿属下的唯一一种动物。身长约200厘米,肩高100-120厘米。雌雄皆有角,角的分枝繁复是其外观上的重要特征。
为了争夺雌性,雄鹿角通常都非常夸张,鹿角主干上会分布不少支干,看起来像是树丛一样。所以雄鹿之间搏斗时缠在一起的情况更加频繁。如果真的无法挣脱,那么对这两头鹿来说都是死刑的宣告。
由于惊慌失措,两头缠在一起的驯鹿会拼尽全力试图挣脱,直到有一方先气竭倒地。如果另一只生命力顽强,它可能真有力气拖着一具200多斤的尸体继续觅食。但这并不意味着胜利,它可能这辈子都无法挣脱束缚,只能眼看着头顶上的尸体逐渐腐烂,直到颈部断裂剩下一具干枯的头颅。
Tips:鹿是唯一一个能再生完整身体零部件的哺乳动物。鹿角是可以自然脱落的,旧角在每年4月中旬会脱落,之后就会长出新角,八月份骨质化之后不会生长,一直持续到第二年春天。
这个过程非常漫长,如果在夏天,可能只需要数天的时间。如果是秋季,就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会腐烂。在这个过程中,驯鹿极有可能成为其他肉食动物攻击的对象。就算惹着尸臭,最终摆脱了尸身,留下来的头颅依旧会影响正常进食。
最重要的是,当你头上挂着一具尸首的时候,你就已经彻底丧失择偶权了。而接下来更加难熬的冬季,很有可能会要了驯鹿的性命。所以,当两头驯鹿在搏斗时卡住,对任何一方来说,都会是死亡的宣告。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驯鹿的角反而会演化成让自己有可能丧命的累赘呢?
为什么驯鹿角如此发达?
作为一种体型中等的鹿种,驯鹿角的大小却是名列前茅的。
Tips:鹿角并不单纯是雄鹿的“武器”,还与其繁殖能力有关。鹿角越长,分叉越多越复杂,那么雄鹿的繁殖能力就越强,在交配季节就能吸引到更多的雌鹿与之交配。
它的第一分枝会紧贴角环向前伸出,架在鼻梁上方,而主干向后生长,形成弯月的形状。有些鹿角分枝多的驯鹿,分枝数量可以达到30个,整个角的长度可以达到一米。而且不仅是雄鹿,雌鹿也会长出长长的尖角,只不过体积上比雄鹿看起来小一号罢了。之所以不分公母都有长角,和它们所处的环境有关。
驯鹿生活在欧亚大陆、北美的环北极圈附近,为了适应冬季冰天雪地的环境,驯鹿演化出了一副宽大的蹄子,不仅增加了抓地力,也避免陷进雪中无法移动。而长长的角,也可以帮助它们在冬天寻找食物。尤其是驯鹿鼻梁上方的角,可以让驯鹿翻开冰冷的雪层,露出鲜嫩的草根。而向后延伸的主干,主要是为了防止灰狼的进攻
Tips:极光Aurora,是一种绚丽多彩的等离子体现象,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
不过,这似乎还是没法解释为何要长出这么多分叉的原因。因为鹿角只要够长够粗壮,就足以吓退天敌,长出这么多分支出来,确实让人难以理解。为了说清这其中的逻辑,我们不妨再看看其他被自己的角所困的动物。
因獠牙“自杀”的鹿豚
鹿豚是一种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上的猪科生物,之所以名字中有“鹿”,是因为它的獠牙长得像鹿一样夸张。和獠牙外突的野猪不同,鹿豚外露的四颗獠牙并不是向前生长,而是向后弯曲,有时甚至会遮挡视线,成为一个累赘。这幅獠牙同样是为了吸引异性准备的,在种群中,雄性鹿豚的獠牙越长越壮,就越能吸引到异性的青睐。
Tips:鹿豚Babyrousa:体长85-110厘米,体重约80千克。主要特征为獠牙4枚:其中下獠牙如野猪,挡在眼睛前方;上獠牙从口腔中向上长,穿出上颚骨和脸部,在眼睛斜前方弯曲向后。
不过和鹿的角不同,鹿豚的獠牙只是看着威武,实际上没有什么用处,因为当獠牙过长的时候,就会变得脆弱易碎。所以成年的鹿豚在打架的时候会变得小心翼翼,生怕弄断了自己的獠牙。不过这些都不是真正的问题,可怕的地方在于,这些会不断生长的獠牙,终究有一天会刺穿头骨导致死亡。
如果一只雄性鹿豚活了足够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也没有因为意外弄断自己的獠牙,那么这时,它的獠牙可能已经抵到了自己的脑门上。这是一场痛苦的慢性自杀。有些老年鹿豚,会因为獠牙刺破皮肤引发感染死亡,有些甚至能撑到獠牙刺进头骨。
Tips:到了交配季节,雄性之间为了争夺交配权而大打出手,双方并不是用长牙把对方扎死扎伤,而是努力用自己嘴里的双牙钩入对方鼻子上的长牙中,把对方的牙齿别断。
不过所幸的是,大多数鹿豚,都活不到被自己戳死的年纪,也不知道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同样有可能被自己戳死的动物,还有盘羊。
被自己戳死的盘羊
盘羊是一种生活在山地地区的野生动物,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头上最多可以长到1.45米的螺旋状羊角。为了防止狼和雪豹的捕食,盘羊有了如此夸张的大角,还有了群居放哨的生活习性。和上面提到的两种动物一样,盘羊的角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吸引雌性。
每到秋末和初冬,雄性盘羊就会用决斗的方式争得择偶权。它们会在坡地上俯冲向对方撞去,羊角巨大的撞击声甚至可以翻过山头传到另一侧。如果仔细看老年盘羊的角,你可以在它上面发现很多伤痕,每一条都是曾经战斗时留下的荣誉。不过,盘羊的角除了能保护它们之外,也有可能让自己毙命。
一般情况下,一只盘羊的寿命在10到15年左右,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雄性盘羊可能会在七岁左右时,被自己不停生长的角扎破脑袋而死。在正常情况下,盘羊的角会向外螺旋,但其中有不少例外,一些盘羊的角会向内螺旋,结果自然是灾难性的。羊角尖端会越来越长,最终刺破脑袋或者眼睛,痛苦地死去。
为了不让家养的盘羊遭受这种痛苦,牧羊人一般会锯掉羊角的尖端防止刺破自己,但野生的盘羊就很难对抗这必死的命运。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东西在演化的过程中有了“自杀”的倾向呢?
进化中的“自杀”倾向
在大家的想法中,生物进化应该是一个趋利避害的过程,在环境的生存压力之下,对生物不利的基因总会被淘汰,而留下来的都是对生物有利的基因。在达尔文撰写《物种起源》时也写到,自然选择永远不会在一个生物身上产生任何对自己有害的东西。
Tips:《物种起源》是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系统阐述生物进化理论基础的生物学著作,1859年11月24日在伦敦出版
但事实上,一些有害的基因照样会在生物种群之中不断延续。原因有两个,第一,因为这个不利基因并没有导致过大的生存压力。第二,这些有害的基因有时候反而帮助种群更好的生存。这些有角生物的“自杀”,往往让整个种群获利。
比如说一开始提到的*********和驯鹿,在决斗中被缠住的两只雄鹿,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纪的公鹿。在自然状态下,他已经经历了几次发情期,并且留下了自己的后代。如果说强壮的角让这只老年驯鹿继续被母鹿青睐,对年轻的雄鹿来说可不件好事。一个物种有越多的新鲜基因加入,就更有利于种群的繁衍。所以,鹿角在决斗中缠住,很有可能是演化中用来加速淘汰年长驯鹿的手段。
Tips: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100多年后,进化论遭到基因的强力挑战。一个名叫理查德·道金斯的人提出一个观点:进化的单元可能既不是物种,也不是群体,甚至也不是个体,而是基因。
盘羊也是如此,只有年龄达到了7岁左右的中年盘羊,才有被自己的羊角戳死的可能。既然这种有害的基因,可以保证盘羊活过青年,并且留下后代,那么自然选择就没有淘汰掉它的压力。
对于鹿豚来说,事实也是如此。这种只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群岛上的生物,在面对有限的生存空间时,选择了加速淘汰老年群体。就算它们獠牙因为某些原因断掉,没有刺进头颅,这些过分粗壮的牙齿也是一个威胁,因为它经常粗壮到遮挡视线。所以,这里提到的四种生物,之所以会留下有基因缺陷的角,其实是为了加速种群的世代更替,保证壮年群体的利益。
Tips:印度尼西亚群岛17000多个岛屿如同一弯巨大的新月,延伸了5200公里长,从印度洋的苏门答腊岛Sumatra直扫到太平洋 的哈马黑拉岛Halmahera。
这种现象其实在所有有性繁殖的生物中经常见到。比如说在鸟类中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在食物匮乏的时候,雏鸟之中往往有食物分配不均的现象,所以总有雏鸟会饿肚子。在我们平常的想法中,如果你上一顿没抢到吃的,等雌鸟回来的时候,你一定是叫得最欢的那个。
但真实情况是,经常挨饿的那只雏鸟会患上“抑郁症”,主动放弃食物的抢夺,变得郁郁寡欢,不再张嘴乞食。这些放弃活下去的雏鸟命运非常悲惨,要么被活泼的雏鸟推出巢外摔死,要么自己动手翻出去。
Tips:布谷鸟,从不筑巢,但会“鸠占鹊巢”。它们会将蛋下到其它鸟窝里,并吃掉巢穴里的蛋。
而刚出生的小布谷鸟,与生俱来的本领就是杀死窝中的其它雏鸟。
如果从整体的利益来看,这种牺牲精神非常必要。如果说生存压力太大,不足以支撑所有人活着,那么其中有主动放弃生命的人,会让其他强壮的个体更好得生存下去。
这对人类来说也是一样,有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的一级亲属,也就是兄弟姐妹或者子女,患上抑郁症的几率比普通人高出2到4倍,而其中,环境因素的影响只占3%。所以,抑郁症有遗传的倾向,但并不是说子女一定会得,而是比正常人更容易诱发抑郁。
Tips:抑郁症是最常见的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闷闷不乐、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
除此之外,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寿命,通常在闭经或者说失去生育能力之后快速迎来死亡。我们身体的巅峰状态都在20岁左右,到了30岁之后,身体各项机能就会开始下降。所以在医疗条件糟糕的古代,人类的平均寿命,通常不过30岁。而到了现在,全人类的平均寿命,已经拉长到了60岁之后。有些地方的平均寿命,已经到了70岁往上。
结语
面对人口老龄化,网上也有不少讨论,如果说老年疾病,以及各类不利基因,是生物用来甄选优质基因,帮助种群新旧换代的进化机制。那么在现代医学的加持下,不断增长的寿命,是不是不利于人类这个种群的延续呢?
Tips:2001年2月12日,由6国的科学家共同参与的国际人类基因组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为人类揭开自身奥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此,大多数生物学家持反对态度,原因也非常简单:医疗技术让人类的基因多样性比任何一种生物都更加复杂,这让我们在面对环境变化造成的灾难时,更有可能延续整个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