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基因遗传如何选择生育?从基因角度说生育这件事
三胎政策开放后,网络有一位生育四孩的父亲晒出孩子们吃土豆很香,并称养孩子很好养,不需要花很多钱,一盘土豆孩子们都吃得很开心,并觉得很幸福。
评论炸开了,很多网友攻击这位无知父亲,并表示为孩子们感到悲哀,没有条件却生育很多这是害了孩子。没能力就无权生育,生育了孩子却给不起基本条件,这是种自私的行为。
还有的觉得生育是自己的事,他人无权干涉,自己的幸福只有自己知道。
网上有言论称越是无知穷苦的人,生育就越多。很多活明白的人都选择不生育,或者是只生一个。
乍一看是在歧视穷苦人们,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
然而为什么会说越无知越喜欢生育呢?
其实这是基因在作祟,在《自私的基因》里有介绍说,基因为了生存下去,就让物种繁衍,只有不断的繁衍下去基因就能永存。基因的生存时间是以万为单位的,可以说是永生的。
然而人类的寿命对基因来说是太短暂了,于是他们操控人类大脑,让人有生育的愿望。越是无知就越容易被基因操控,我们人类是有意识的群体,我们在受基因操控的同时也参与了决策,认知越好,越会反抗。
其实很多人做一决策是经过权衡利弊的,在权衡后选择有利的那一个。然而有一些人却是没办法做到,他们的思想是生育才能有后代,有儿有女才是幸福。他们没想到儿女日后的生活,和在社会上需要面临的处境,只是一味的顾私己见。
想想这样做得到的好处是谁,自然是基因了。所以想想你想要的儿女是你想要的,还是基因赋予你的。
《自私的基因》作者认为:基因是优秀的程序编写者,它们为自身的存在编写程序。生活为它们的生存机器带来种种艰难险阻,在对付这一切艰难险阻时,这个程序能够取得多大成功就是判定这些基因优劣的根据。这种判断是冷酷无情的,关系到基因的生死存亡。
作者力图阐明的观点是,动物的行为,不管是利他的还是自私的,都在基因控制之下。这种控制尽管只是间接的,但仍然是十分强有力的。但个体可以通过学习,参与决策,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留下。
在书中他用一个蜜蜂的例子阐述:
蜜蜂中有一种叫腐臭病(foul brood)的传染病。这种传染病会侵袭巢室内的幼虫。养蜂人驯养的品种中有些品种比其他品种更易于感染这种病,而且至少在某些情况下各品系之间的差异证明原因是它们行为上的不同。
有些俗称卫生品系的蜜蜂*19能够找到受感染的幼虫,把它们从巢室里拉出来并丢出蜂房,从而迅速地扑灭流行病。那些易感染的品系之所以易于染病,正是因为它们没有这种杀害病婴的卫生习惯。
实际上这种卫生行为是相当复杂的。工蜂必须找到每一患病幼虫所居住的巢室,把上面的蜡盖揭开,拉出幼虫,把它拖出蜂房门,并弃之于垃圾堆上。
由于各种理由,用蜜蜂做遗传学实验可以说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情。工蜂自己一般不繁殖,因此你必须以一个品系的蜂后和另外一个品系的雄蜂杂交,然后观察养育出来的子代工蜂的行为。
罗森布勒(W. C.Rothenbuhler)所做的实验就是这样进行的。他发现第一代子代杂交种的所有蜂群都是不卫生的:它们亲代的卫生行为似乎已经消失,尽管事实上卫生行为的基因仍然存在,但这些基因已变成隐性基因了,像人类遗传蓝眼基因一样。
罗森布勒后来以第一代的杂交种和纯粹的卫生品系进行“回交”(当然也是用蜂后和雄蜂),这一次他得到了绝妙的结果。
子代蜂群分成三类:第一类表现出彻底的卫生行为,第二类完全没有卫生行为,而第三类是折中的。第三类蜜蜂能够找到染病的幼虫,揭开它们的蜡蜂巢的盖子,但只到此为止,它们并不扔掉幼虫。
据罗森布勒的猜测,蜜蜂的基因库可能存在两种基因,一种是进行揭盖的,另一种是扔幼虫的。
正常的卫生品系两者兼备,易受感染的品系则具有这两种基因的等位基因——它们的竞争对手。那些在卫生行为方面表现为折中的杂交种,大概仅仅具有揭盖的基因(其数量是原来的两倍)而不具有扔幼虫的基因。
罗森布勒推断,他在实验中培育出来的,显然完全是不卫生的蜂群里可能隐藏着一个具有扔幼虫的基因的亚群,只是由于缺乏揭盖基因而无能为力罢了。
他以非常巧妙的方式证实了他的推断:他自己动手把蜂巢的盖子揭开。果然,蜡盖揭开之后,那些看起来是不卫生的蜜蜂中有一半马上表现出完全正常的把幼虫扔掉的行为。
这段描述说明了前面一章提到的若干重要论点。它表明,即使我们对把基因和行为连接起来的各种胚胎因素中的化学连接一无所知,我们照样可以恰如其分地说“操纵某种行为的基因”。
事实上,这一系列化学连接可以证明行为甚至包括学习过程。也可以说基因想要留下来也会操控人类无意识行为,为了利他主义,让自己生存下去。
所以我们想想有多少时候脑子里的一闪而过的想法很滑稽,但却真实存在过。或许是基因作祟,它想让我们做出利他行为。
就如怀孕生子,本就是对个体伤害很大,但妈妈们却心甘情愿的去做,在养育幼崽时做到全心全意的付出。而爸爸们去没有那样的心思,他们甚至有些冷漠。
为什么妈妈们会有这样的表现呢?想着是基因需要她这样做,母体即将老去,新生的生命体更有利基因生存。基因在编辑编码时就有意把男女设计不同,男生有繁殖愿望,女生有养育孩子的本能。
看到《自私的基因》里说自己是基因操控的客体瞬间接受不了,然而却忍不住去了解查看,感觉还是有点道理的。
今日话题:你能接受你是受基因操控的客体吗?欢迎留言讨论。
推荐
- 1海滩透明的海蜇能吃吗?蜇人的,水晶伞246
- 2柴犬优缺点有哪些特点呢?柴犬的几个缺点你知道么349
- 3怎么样可以让小柯基健康成长?5个小诀窍,养好小柯基254
- 4冬天不怕冻的观叶植物有哪些?3种耐半阴和3种喜阳的食虫草植物170
- 5牧羊犬什么时候可以出去遛?牧羊犬双眼怕阳光外出必须佩戴358
- 6孩子弄死了小动物如何教育?让孩子把亲手养大的小鸡杀了吃掉450
- 7虎鲸吃鲨鱼的全过程:虎鲸,把鲨鱼当零食真对吃陆地生物不感兴趣284
- 8狗狗这7种表现可能是在向你求救:狗狗在感到恐惧时有哪些行为表现266
- 9阳台种植软枣猕猴桃视频:建议大家,家里有土地软枣猕猴桃果树种几棵200
- 10流浪狗变成凶狠的犬类电影:养狗人看此片会,沮丧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