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穗鱼苗有寄生虫吗?鱼苗鱼种的霸道寄生虫
深知养殖从业不易,共谋水产行业繁荣。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不标题党。用养殖人的语境,让你在短时间内享用一份精品!
平时,当我们在暂养鱼苗鱼种时,偶有一种现象发生:整个鱼的苗种群体看来无异样,没有明显的发病症状(比如烂鳃、赤皮),但是,在水质良好又溶氧充足的情况下,始终有一部份苗种随着暂养时间的延长,陆续出现个别或少部份死亡,这种状况多是苗种有寄生害虫滋生,特别是车轮虫和指环虫容易暴发,三代虫的发生概率小一些,不可大意。否则,长途运输过程中也会陆续并加大苗种死亡量,因此,苗种在出卖前施用一次杀虫药是有益无害的,也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长途运输苗种顺利。
车轮虫和指环虫,这两种寄生虫前者属于原生动物类的纤毛虫,个体较小,需要通过显微镜才能看清其形态;后者属于蠕虫类的单殖吸虫,同样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其形态,但在同一放大倍数下,后者的个体明显较前者大很多,且形态也不同。
一、车轮虫
车轮虫寄生在鳃上的车轮虫病是鱼苗鱼种阶段危害较大的鱼病之一。全国各地都有流行,每年5月~8月间,繁殖适宜水温为20℃~28℃,鱼苗、夏花鱼种常因此病而大批死亡。经常用大草或粪肥沤水培育鱼苗鱼种的池塘,水质一般比较脏,也是车轮虫病发生的主要场所。
车轮虫最喜寄生在鱼种的鳃上,车轮虫主要流行于5-8月,在鱼苗养成夏花鱼种的池塘极容易发生。一般在池塘面积小、水浅而且换水不方便、水质条件差、池塘有含量高且鱼种放养密度高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此病的流行。尤其是在池塘养殖密度大,水体水质偏肥时更容易产生感染。车轮虫主要以二分裂法繁殖,水温20-30℃时进行一次分裂成熟周期只需要24小时,亦进行接合生殖。它以水中的浮游生物及鱼体脱落的上皮细胞等为食,鱼体只是供其附生的场所。
车轮虫病的症状和危害
致使鱼类发生车轮虫病的虫体主要寄生在鱼体的表皮,鳍条及鳃丝等和水体相接触的表面部分,主要是寄生在鱼类的鳃部,虫体以宿主的皮肤和鳃组织作营养。少量寄生时,对鱼体影响不大,但车轮虫大量寄生时,由于虫体在鳃上面的活动,组织受刺激分泌过多黏液,同时造成鳃上皮组织受损,机械损伤引起细菌的继发感染,严重时使鳃组织溃烂,影响鱼的呼吸和正常活动。
感染车轮虫的病鱼,体色发黑,失去光泽,摄食不良,体质瘦弱,离群独游,游动缓慢,有的又成群围绕池边狂游,呈“跑马”状。鱼苗可出现"白头白嘴"的症状,鱼鳃上黏液分泌物变多,有的鱼体局部会发生变白的状况,鱼体鳃丝上皮组织发生增生,鳃丝组织产生肿胀或被破坏等情况,当大量寄生车轮虫时,严重影响鱼鳃的正常呼吸和活动,致使鱼类窒息死亡,会造成鱼类大量死亡。所以,一旦鱼体发现车轮虫后应当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免发生重大损失。
诊断:
怀疑鱼有寄生虫感染的时候,可以刮取病鱼的体表表皮组织及剪取鳃组织,进行镜检,显微镜下车轮虫体呈碟形或钟形,背面凸出,中间具开口形成胞咽,有两排平行呈螺旋状的长纤毛;腹面内凹形成附着器,由3层呈同心圆排列的环状物构成。内环呈齿状,称齿状环或冠状环,齿状环的数目、大小及形状因车轮虫的种类而不同,可作为分类的依据;第2层为带状环,与齿状环重叠,向外呈放射状的线排列;外环边缘由柔软的薄膜构成,上有许多纤毛,可摆动运动,运动时环状物转动如车轮,故称为车轮虫。当车轮虫在体表或者鳃上面大量寄生时,镜检数量较多时,即可诊断为车轮虫病。
防治方法:
1、最常见的就是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泼洒,但当温度较高时,硫酸铜的副作用会加大。因此,用药时应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泼洒。此外,对于规格较小的鱼种,药量也不宜过大。
2、如果能用其它专杀车轮虫或杀灭寄生虫的药品最好,苗种阶段尽量选用副作用较小的药物施用。
3、杀灭车轮虫,最好能连续隔日再用一次即两次杀虫药,方能灭绝车轮虫。这可能与车轮虫的繁殖有关,车轮虫的繁殖速度很快,有时用一次药并不能完全杀灭虫体,需要根据发病情况以及温度决定用药次数。
二、指环虫
指环虫为卵生,在温暖季节能不断产卵、孵化。指环虫固着盘的锚钩和小钩钩在鳃组织上,剥取鱼的鳃组织细胞和吸取血液为营养,春末夏初最易感染鱼苗。
指环虫卵的发育与水温有密切关系。其孵化的速度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高温和低温都会影响指环虫的产卵、孵化以及影响幼虫的寿命。故指环虫病多发生在春秋两季,但夏季高温有时也跟车轮虫同发,特别是在鱼苗和夏花鱼种上尤为常见。
指环虫是雌雄同体的寄生生吸虫。生活史较为简单,无中间宿主,成虫在鱼鳃上产卵,孵化成纤毛幼虫,幼虫在水中遇到合适的宿主就会附着寄生,在宿主的鳃上发育为成虫,产卵数和孵化时间与水温密切相关。在18℃-30℃的卵孵出幼虫的时间为3-7天。
水温在20℃以上时,在水中孵出的指环虫纤毛幼虫,24h内找不到合适的宿主,就会失去感染力。当水温低于20℃时,随着水温的降低,纤毛幼虫在水中的存活时间延长。
症状
指环虫在鳃上寄生时,由于虫体在鳃上面的附着和运动,锚钩及边缘小钩钩住寄主的鳃组织,不断作尺蠖虫式的运动,从而破坏鳃丝的表皮细胞,刺激鳃丝细胞,因而出现分泌过多的黏液,病鱼呼吸困难,游泳迟缓,常成群在水面上浮出,刚患病的鱼,出现阵发性狂游于水面,或急速侧游于池底。体色发黑,鱼鳃发白和浮肿。
幼小的鱼苗,特别是鳙鱼苗,常显现出鳃器官浮肿,鳃盖难以闭合, 肉眼细看可见粘液下有由许多指环虫聚集而成的“小白点”等症状。由于鳃组织被破坏,容易造成病原微生物的继发感染,同时虫体对宿主营养的夺取以及虫体寄生造成的寄生鱼的厌食造成鱼体的营养不良,身体瘦小。
由于虫体在鳃部的寄生,导致病鱼的呼吸障碍,身体各器官对氧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功能障碍。
诊断方法
指环虫病最简单的诊断方法是镜检,即剪取疑似指环虫感染的鳃片,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制成水浸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低倍镜每个视野内出现5个以上的指环虫,就可认定为指环虫病。
防治方法:
1、鱼种下塘时用高锰酸钾浸泡。
2、治疗可用晶体*********或者甲苯咪唑(含量10%)全池泼洒,效果较好。
3、施用市场上有专杀指环虫或杀灭寄生虫的药品。
4、如果检查鱼体鳃部指环虫数量较多,可以再隔3-6天再用一次杀虫药,可杜绝指环虫的反复发生。
三、注意
有些杀虫药不能用于苗种,还有一些杀虫药"苗种减半"使用,请特别注意药物的使用说明。
相关文章:
(刘文俊 2016-07-2)
水产实践人士,共谋渔业繁荣!敬请关注我的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西南渔业网和养鱼第一线公众号,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