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猫第一步驱虫,新手养猫之驱虫篇
最完整的宠物寄生虫种类和驱虫计划来了。各位铲屎官可以拿出小本本记下来了!
常见的体内寄生虫:蛔虫、钩虫、鞭虫、心丝虫、绦虫、球虫、滴虫、弓形虫等。
体外寄生虫:虱子、跳蚤、蚊子、蝇、虻、蜱虫、疥螨、耳螨、等。这些都是我们要预防的猫咪疾病。
1
耳螨:生活周期3-4周。耳螨是猫身上最常见体外寄生虫之一;85%猫的外耳道感染与其有关,极其容易引发继发真菌或细菌感染。
蛔虫:生活周期:21-35天。蛔虫一般经口感染,如食用了含有蛔虫卵的食物或者接触了被蛔虫卵污染的粪便;严重感染时,会造成猫咪营养不良、毛发粗燥、呕吐、腹泻等症状。
钩虫:体格小,最长20毫米,吸附在小肠内壁,严重感染会造成贫血、消瘦,猫咪发育不良,甚至死亡。钩虫可以通过哺乳从猫妈妈传染给小猫,泥土甚至蟑螂也是多见的传播方式。
跳蚤:跳蚤是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也是感染率最高的寄生虫,特别在春季和夏季,是让人最深恶痛绝的寄生虫。跳蚤有4个生活阶段:跳蚤成虫,跳蚤蛹,跳蚤幼虫,跳蚤卵。跳蚤叮咬过的皮肤会红肿甚至引起过敏性皮炎。
2
寄生虫之间会传播疾病,比如跳蚤带有的一些疾病,在同一只宠物身上可传播给绦虫,从而让宠物感染并发,所以体内外同时驱虫是非常重要的。
寄生虫在体内来回游走,不停玩耍,对宠物的内脏器官损害尤其严重,严重者会引发肺炎、肝炎等并发症。
体外寄生虫的叮咬,会引起宠物不停抓挠、磨蹭,导致破皮等皮肤炎症,宠物及其痛苦。
不管是体内还是体外寄生虫,只要进驻到宠物体内,都会吸取宠物的营养,持续下去就会造成爱宠营养不良、贫血、免疫力低下,严重者甚至死亡。
3
一旦感染寄生虫,并不是一次就能彻底解决的,除了生命周期不同,虫卵也是在不停的增长,会慢慢发育为成虫,继续为祸人类和宠物,如跳蚤。某些体内寄生虫的幼虫期会处在休眠状态,这个时候驱虫药并不能杀死休眠的幼虫。只有等到了特定的季节,这些虫才会被激活,并再次感染给犬猫。如蛔虫、钩虫。
所以寄生虫是会反复生长和感染犬猫,甚至是传染给人,定期的驱虫是必要的。
4
我在我家爱宠身上没有看到虫就不用驱虫?
答:有些寄生虫肉眼可以看到,有些确实肉眼看不到的,比如虫卵。狗狗经常出去遛弯玩耍,感染寄生虫虫卵或成虫的几率比猫咪更大。如果家里既养猫也养狗,那么猫咪感染寄生虫虫卵,除了有可能是狗狗传染的之外,还有主人每次外出回家可能带来的,比如鞋子上、裤腿上,主人到达的场所又多又杂,每次回家都有可能把蛔虫卵蚤卵等感染源带回家。
任何一个细节就能让原本没有寄生虫的宠物,通过相互之间的传递和碰触,感染到寄生虫。所以不管宠物身上是否看见寄生虫都是需要定期驱虫的。6 /13
5
等看到有虫子的时候再驱不行吗?
答:不行,我们总说预防大于治疗,在你看不到虫子的时候,也许它们正在某个地方产卵,等它们准备就绪,一触即发的时候,爱宠就会出现各种症状。等到已经生病在去治疗不仅费用高而且爱宠还会更加痛苦,主人和宠物都相处在同一个环境,感染的威胁也就更大,所以为了我们自身和宠物的健康定期驱虫不可少。
6
就算是驱虫,一年一次也就够了吧?
答:疫苗可以一年一次,但是驱虫不行。目前市面上的驱虫药,驱虫效果只能维持3个月,而且无法彻底根除,虫类的世界也没有计划生育,而且繁殖能力极强,驱一次两次是驱除不干净的,所以一定要定期进行驱虫。
7
体内有寄生虫的表现症状:
日常吃饭食欲正常,但是总不见长肉,反而日渐消瘦。
腹泻、便血、呕吐、腹痛、腹围增大。
有时候会从嘴中吐出虫子,或是粪便中排泄出虫子。
在胚胎里被感染的宠物,出生之后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泻、发育迟缓等症状。
严重时可引发肠套叠,或是脱肛,引起并发症可导致死亡。
8
体外有寄生虫的的表现症状:
格突变,烦躁不安,日渐消瘦。
食欲不振、没精神,并且有不正常的掉毛现象。
频繁抓绕身体的某个部位,或在地面不断摩屁股。
严重时可直接观察到皮肤表面有红斑或抓破后的结痂。
9
体内驱虫:
幼犬幼猫——出生后4周可以开始体内驱虫。然后每个月驱1次直到6月龄。
成年犬猫——每年至少体内驱虫4次。
推荐
宠物
- 1鹦鹉真的能和人交流吗?见过鹦鹉像人一样举手高呼吗266
- 2养猫养不活真的就不能再养了吗?猫界,五不养224
- 3褐藻怎么处理才能变成绿藻?清除绿藻褐藻几个小时就搞定228
- 4祁连山四只雪豹出镜 祁连山境内拍到4只雪豹同时漫步487
- 5摩洛哥跨境电商发展情况:小佈ERP引领跨境电商产业云服务全面进入3.0免费时代189
- 6搞笑幽默段子土豆,恭喜我们会撒娇的蠢萌国宝喜得胡萝卜202
- 7为什么给猫咪洗澡都不洗头?猫咪是不用洗澡的猫咪洗澡233
- 8卫生间瓷砖怎么选择好的?打造时尚实用的卫浴空间429
- 9猫咪有这7种表现 说明被你养熟了,猫咪被,宠坏的5大迹象489
- 10猫咪趁着主人睡觉现人形:家中传来不明气体竟是处女座主子所为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