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坐月子国外开始流行了吗?北美,月子生意何时才会寿终正寝

人气:372 ℃/2024-03-11 21:32:54

自3月3日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橙县、圣伯纳丁诺县等多地出现了“千军万马查孕妇、婴儿”的奇景,针对的是优孕美国月子度假会所(You Win USA Vacation Resort)、快乐宝宝月子中心(USA Happy Baby Inc)、星星月子护理中心(Star Baby Care)三家美国月子中心的“窝点”,涉及被搜查的窝点多达37家(一说逾50家)。此事曝光后不但震惊中美两国,连邻国加拿大“月子中心”遍地的几座华裔聚居城市也受到很大震动。

“月子中心”在美国和加拿大又被戏称为“月子生意”,尽管兴办之初打着“服务本地”的旗号,但正如一些知情者所坦言的,从一开始这就是一门面向“大中华圈”的“月子生意”:在北美,非华裔产妇根本就没有“月子”的概念,产妇临盆当天自己开车去医院生产、分娩次日自己开车回家是普遍现象,产后几分钟洗澡喝冰水、第二天去游泳池游泳等“月子禁忌”对他们而言也是司空见惯的事。当地华裔移民有些入乡随俗,有些则回家自己关起门来“讲究”,客观上也不太需要月子中心帮忙。

不仅如此,加拿大是福利国家,产检、分娩等全部费用是由医保负担的;美国虽不实行全民医保,但中产以上家庭普遍覆盖商业医保,收费不菲、面向富裕阶层的“月子生意”要想“立足本地”,几乎是注定赔本的——事实却是这门生意火爆了至少10年以上。

有心人统计,最早在媒体上报道“月子生意”,并准确指出它们主要靠做“大中华圈”外来孕妇来北美产子发家致富,是2003年的事,而实际上这类生意开办要早好几年,有人称“97大限”前就已经很红火,最初主要针对想来北美生育却又一时难以办妥合法移民手续的港台人,近年来随着大陆中高收入者增多,及合法移民门槛不断提高,才转向以大陆客为主的。

这笔“生意”的价格如何?

许多内地中介往往打出“20万一条龙”的广告,即赴美国或加拿大月子中心产子,全套收费“20万人民币起”。实际上这只是个宣传性的底价。

美国的月子中心收费一般分三部分:月子费用(通常为“2 1”,即产前两个月加产后一个月,食宿费用每月3000-7000美元不等)、生产费用(顺产4000美元左右,剖腹产大约7000美元)和机票证件等杂费,这笔费用一般在国内会支付一半,其中1/4是签约时支付的定金,另外1/4则在登机前支付。在美国支付的另一半则视情况而定,一般而言会在离开月子中心前付清。

加拿大的月子中心几年前的费用较低,一般产前每月2000加元,产后翻倍,“2 1”则为8000加元,家属陪床不另收费,但由于外籍产妇不享受医保,分娩收费较高,顺产1.1万加元(24小时内出院),剖腹产2万(同上,如果需要住院每天另加5000加元,******等费用另算,此外如果早产,婴儿进保温箱一天就要9000多加元)。近几年来由于“生意”火爆,月子中心价格也水涨船高,据知情者介绍,同等条件的食宿,两年来价格几乎翻番,二原本不另收费的家属陪床,如今也普遍要收“加床费”,一些号称“星级月子中心”的仅房费就高达6000加元以上,一些月子中心更将食宿分开计费,“月子餐”收费竟高达2800加元/月,有人戏称“每天下馆子都够了”。

据一些知情者透露,即便是“星级月子中心”也存在“水土不服”、饮食习惯不合等问题,美加(尤其加拿大)人工费用较高,高档月子中心的服务人手往往也不敷,许多孕产妇并不适应。至于“薄利多销”型的月子中心服务自然更等而下之,不少客房实际上就是改头换面甚至不改头换面的民宿,孕产妇和陪床家属需要自己做大多数家务劳作,甚至还有4个孕妇挤在一间房里的。

“月子生意”如此火爆,是因为“客似云来”。

光顾月子中心的华裔和亚裔之所以不惜重金,要来“受这份洋罪”,是因为他们各自存有不同的希冀和企图。

大多数在中国招揽生意的月子中心中介,都打着“给我20万还你美国(加拿大)梦”的诱人旗号,以事实上的“生育旅行”(Birth tourism)吸引客户心甘情愿掏钱。传统上一些和英国有历史渊源的国家实行“属地国籍”,即不论父母是哪一国人,只要孩子生在本国就是本国公民,历史上这种属地国籍曾闹出过一些花絮,如二战期间流亡加拿大的荷兰王室产子,但荷兰王子必须是荷兰公民,为此加拿大政府特意将产房临时割让给荷兰,二战后荷兰“完璧归赵”并奉送许多名贵郁金香种子作为答谢。如今包括英国自己在内,大多数“属地国籍”国家已经改变政策,美国、加拿大是少数仍延续这一政策的发达国家,不少人认定让孩子自动获得美、加国籍,可以令其“增值”,因此不惜代价去享受“月子服务”。

有些“准爸爸妈妈”是受到“日后孩子享受北美完善福利和优质教育”的吸引而参加“月子消费”的,觉得这样做可以避免孩子以后“输在起跑线上”。加拿大“月子生意”在2007年后骤然火爆,而这一年开始加拿大移民门槛抬高,华人技术移民通道几乎被关闭,这绝非偶然的巧合。

还有些“准爸爸妈妈”则抱着更复杂的动机,正如一些评论者所言,他们中一些人并非为儿女,而是为自己“曲线移民”,“月子消费”期满后就成为所谓“计生难民”。还有些人则走“合法渠道”——先生下“小美国(加拿大)人”,打算熬到子女成年再通过子女“办团聚”,把自己合理合法地接出国门。

这些打算“投小钱换大便宜”的“准爸爸妈妈”,往往对前途估计过于乐观,而对这种“月子生意”的副作用不了解或掉以轻心。

如不少“消费者”并不清楚美国其实不是完整福利国家,也不清楚在加拿大做“非税务居民”并不能享受任何福利,甚至买房收租都是非法的;他们并不了解不论福利国家加拿大或非福利国家美国,义务教育都是基础性、普及性的,“精英教育”则要“优质优价”;他们中许多人知道,不论父母留下,陪着“小外国人”在当地熬到成年,还是带着“小外国人”回国,长到21(18)岁再让他们行使合法国籍选择权,代价都不可谓不昂贵,甚至要被迫“黑”掉若干身份,但对于由此带来的不变,他们普遍估计不足。

“月子生意”的价格如此之高,并不仅仅因为生意火爆,不愁买家,也和其分利结构有关。

正如许多知情者所言,完整的“月子产业链”通常分为三层,我们知道的“月子中心”只是其中一层而已。

最底层是提供客房和服务的“窝点”,通常就是普通的民宿甚至民宅;在它们之上是月子中心,负责接收入境孕妇,提供孕产和月子一条龙服务,并将孕妇分派到各“窝点”;月子中心之上则是中介代理机构,它们往往同时兼营移民、留学等其它相关服务,负责促销、宣传、招徕客源等,一些月子中心业者坦言,若没有这些中介代理机构,仅凭遮遮掩掩的月子中心,是根本不会有什么生意的。

在美国,“月子中心”本身是合法的,甚至以“生子”为目的申请签证理论上也并不违法(虽然实际上很可能被拒签),但“月子产业链”的最顶层为招徕客户,常常协助甚至怂恿客户采取非诚信手段入境,而“月子中心”为完整收取客户全款(前面提到一半款项要在服务结束后支付),往往怂恿或配合客户“蹭福利”、“赖账”,造成很多问题。此次美国移民及海关执法局ICE所属国土安全调查处HIS等联邦执法机构正是以签证税务欺诈、福利欺诈、洗钱、共谋等罪名对“月子产业链”开刀的。

在加拿大问题则更复杂,正如卑诗省列治文市议员欧泽光所言,“月子中心”拆分后其实是家庭旅馆 产后护理 私人婴儿照顾,这三项服务都是需要领证、监管的项目,但合在一起后却成了“三不管”地带:国籍问题是联邦管的,医疗福利问题是省管的,服务机构牌照问题则是市管的,但“月子经济”却成了谁都管谁都不管的“怪胎”。

由于是“怪胎”,月子中心的收费没有统一标准,服务人员没有经过必要的培训和资格认证,有人戏称,唯一的“监管”不过是“每个人只能有偿看护两名无血缘关系婴儿”的行规,但即便这条套用自婴幼儿护理产业的行规,事实上也几乎从未被“月子产业链”认真执行过。

美国严打“月子经济”和当地公众对月子中心不满滋生,认为其“骗保骗福利”,助长不诚信歪风有关,也和月子中心受到越来越多包括客户在内投诉,引发社会矛盾和争议有关,而在矛盾、问题更突出的加拿大,当地“月子经济”产业链上的每个人也感到唇亡齿寒,一些人 就此预言,“月子经济”将寿终正寝,还有些人(包括经营者)提出“转向本地服务”、“规范服务”等理念。

正如许多人所指出的,“月子经济”是“属地国籍”物以稀为贵前提下,由需求推动产生的一种畸形经济,只要“属地国籍”这一“稀缺商品”仍然稀缺且仍具备商品属性,只要“市场需求”依旧,便不会就此消亡,而只会改头换面。至于“转向本地”云云则只能姑妄言之——在没有“月子习惯”的社会,“月子经济”一旦真和“大中华圈”脱钩,恐只能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了。

搜索更多有关“坐月子国外开始流行了吗?北美,月子生意何时才会寿终正寝”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