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散步的好处和坏处:经常散步到底好不好建议
李大爷年轻的时候常常听说饭后散步有益于消化和健康,于是他养成了每天饭后散步的习惯。
他认为只要坚持这个习惯,就能活到九十九岁。
然而李大爷在年轻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仅仅依靠饭后散步是远远不够的。
他过于依赖这个习惯,忽视了其他方面对健康的重要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还患上了三高等慢性疾病。
再加上李大爷平时缺乏其他形式的身体锻炼,导致他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免疫力减弱。
所以散步到底好不好?
一、散步虽好,但要适度
毋庸置疑,散步的确是一种非常健康的运动方式,它可以很好的改善血液循环、帮助消化、改善睡眠等。
首先它是一种简单,门槛也很低的运动方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适合。
无论是对于忙碌的上班族还是年迈的老人,都可以从中受益。
其次,散步对心血管健康非常有好处。
通过散步,我们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加强心肺耐力,降低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长期坚持散步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维持良好的心血管健康。
此外散步也能够很好的帮助减肥。
适量的散步可以消耗卡路里,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控制体重和塑造身材。
与其他激烈的运动相比,比如说跑步,散步更温和,对关节的冲击较小,不易受伤。
散步还能够帮助增强骨骼健康,提高我们骨骼的韧性。
这是因为散步是一种重力负荷的运动,可以刺激骨骼生长和增加骨密度,帮助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
而且散步对于心理健康,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比如说,当我们在户外散步时,我们可以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呼吸新鲜空气,感受阳光的温暖,这对缓解压力、焦虑和抑郁情绪非常有效。
因为在散步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释放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会激发我们的愉悦感,提高幸福感。
但是对于长期坚持散步或者大量散步的人来说,不适当的散步方式可能反而伤害了自己的身体,甚至还会造成一些疾病。
首先散步的时间过长的话会造成过度疲劳,虽然散步是轻松的有氧运动,但如果时间过长或者强度过大,就会导致身体劳累过度,容易出现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状况。
同时过度的散步运动可能导致受伤,因为长时间大量的散步需要腿脚发力。
这样可能导致脚部和膝盖等部位受力过度,增加了损伤和疼痛的风险。
对于老年人和关节疾病患者来说,过量的散步也容易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在散步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好环境和气候状况。
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里露天散步反而会伤害自己的呼吸道健康。
在极端天气下如大雨、大雾等情况下,散步也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散步一定要适度。
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情况选择适当的散步时间和强度,并注意保护身体。
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者疼痛,千万千万不要逞强。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散步,才能让身体充满活力、健康快乐。
二、65岁以后散步要注意些什么?
散步对于老人家来说也是很有好处的,但是对于65我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在进行这项运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4点。
1.注重选择安全的路线:尽量去选择平坦、安全的路线进行散步是很重要的。
不要去选择不平坦或崎岖的路面,以防止摔倒和受伤。
同时还要确保路线上没有杂物、障碍物或不良的行人和车辆交通状况。
2.循序渐进放慢节奏:保持适当的步行节奏非常重要,因为在65岁及以上的年龄段,身体的机能会有所下降,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和恢复。
因此,步行时可以放慢节奏,采取较为缓慢的步速,以免过度劳累和造成身体不适。
3.衣服穿着舒适:穿着合适、舒适的运动鞋和服装也是散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选择合适的不磨脚鞋子,最好鞋子提供足够的支撑和减震效果,减少对关节的压力。
穿着透气、舒适的服装能够帮助身体保持凉爽,提高舒适度。
4.看清楚天气状况:在散步前,要注意一下温度,会不会太热或者太冷。
在炎热的天气中,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以免中暑或晒伤。
如果是在在寒冷或湿润的天气中,要注意保持身体温暖和防止滑倒。
极端天气就千万不要去散步了,以免受伤和感到身体不适。
需要遵守这些都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65岁及以上的年龄段,身体机能会相对较弱,对外界环境和刺激的适应能力较差。
选择合适的路线、步行节奏和穿着舒适的服装和鞋子可以减少受伤的风险,并提高步行的舒适度。
此外老年人对极端的天气条件更加敏感,特别是高温和严寒的天气容易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散步时需要特别注意天气状况,以避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三、除了散步,还有其他选择
除了经常散步,对于65岁以上的人群来说,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运动可以选择,这些运动不仅对身体有益,而且还不易受伤。
值得一提的就是在水中运动是老年人非常适合的一种运动方式。
在水中运动可以减轻身体的负担,减少对关节的撞击,降低运动造成的损伤风险。
水中活动如游泳、水中瑜伽、水中健身操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当然游泳的时候千万不要用力过猛防止抽筋,同时这些运动也尽量要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防止因为错误动作受伤。
还要就是打太极拳了,太极拳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健身方式,在老年人中也很受欢迎。
我们平常也可以看见在各个广场社区都有老人家在打太极拳。
太极拳动作舒缓、柔和,可以帮助调节身体各部分间的协调与平衡,提高身体控制能力,同时加强身体的柔韧性和耐力。
练瑜伽是一种以放松、伸展为主的运动方式,适合所有年龄的人群,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一种好的选择。
通过瑜伽可以增加身体的灵活性,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氧气摄入,同时还可以减少身体的疲劳感。
北欧快走这个运动可能大家会比较陌生,其实它本质上就是一种比普通散步更快、更有节奏的步行方式,可以增加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
通过双腿同时前进,手臂摆动并呼吸规律地配合起来,老年人经常进行北欧快走肌肉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
但是做这些运动一定是有前提的,一定要注意安全。
首先老年人在开始运动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
医生可以评估个体的身体状况,了解任何潜在的健康问题或限制,才去进行相对应合适的运动。
因为如果自己盲目运动的话不仅容易骨骼关节受伤,老年人的心脏功能较为脆弱,运动的时候很容易会心脏过速,出现生命危险。
老年人进行运动时要遵循保持适度和稳定这两个原则。
不要过度劳累或过度用力,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的身体活动。选择适度的运动强度和频率,慢慢增加运动量,以免对身体造成过大的负担。
在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可以帮助预防拉伤和扭伤等运动伤害。
而在运动结束后,进行放松运动可以缓解肌肉紧张,促进恢复和灵活性。
还要注意运动姿势是否正确,防止受伤,因为老年人在进行各类运动时,不良姿势和重复性的错误动作很容易导致肌肉和骨骼的损伤。
由于老年人的关节、骨骼和肌肉可能较为脆弱,容易受伤。
因此要避免进行高冲击力的运动,如激烈的跑步、跳跃等,因为跳跃会容易让膝盖造成震动,从而减弱了膝盖本身的稳定性。
选择像上述所提到的低冲击力的运动。
运动是一方面,运动完之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和能量,补充足够的营养。
适当的营养可以支持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充足的水分摄取可以防止脱水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如果在运动时候感到身体极其不适,出现胸闷,精神恍惚,立即停止运动,马上去休息。
必要时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出现生命危险。
总结:
经常散步对身体健康确实有很多好处,特别是对于年长者来说。
然而,在散步时需要注意适度和安全,尤其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
通过适当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让身体充满活力、健康快乐,享受晚年生活。
散步这种运动应该成为我们享受生活的方式,不应该成为我们身体的负担。
科学散步才能让我们享受健康生活。
让我们积极起来,关注健康,让老年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