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咖啡馆做的咖啡最好喝?国内咖啡之乡一份辛勤的浓郁
在中国南部有一部分区域就处于咖啡带,拥有得天独厚的咖啡种植条件。一百多年前咖啡传入中国以来,我国就开始自行种植咖啡。随着中国咖啡产业的发展,国产的咖啡已经越来越被世界所认可,而我国的几个主要的咖啡产区,也已经开始在世界上闻名。
云南咖啡大规模种植是在五十年代中期,一度种植规模达4000公顷。至1997年末,全省咖啡种植面积已达7800公顷。目前全省种植面积占全国面积的70%,产量占全国的83%,无论是从种植面积和咖啡豆产量来看,云南咖啡已确立了中国国内的主导地位。云南咖啡宜植区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和西南部的思茅、版纳、文山、保山、德宏等地区,主产品种是阿拉比卡,即所谓的小粒种咖啡,国内俗称云南小粒咖啡。云南自然条件与哥伦比亚十分相似,即低纬度、高海拔、昼夜温差大,出产的小粒咖啡经杯品质量分析,属醇香型,其质量口感类似于哥伦比亚咖啡。
普洱市的气候大多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分界带,年平均气温15—30℃,降水量1200--1800毫米,海拔1000--1500m之间,这里的咖啡树普遍生长在冬季无霜和静风的山坡上。适宜的温度,丰沛的降水,终年有阳光直射,为高品质咖啡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因此,普洱出产的咖啡颗粒饱满、香高味醇,浓而不苦、香而不烈,回甘充足,是世界咖啡种植和加工的“黄金区域”。
普洱热区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适合咖啡生长的地方之一。自1892年第一粒咖啡种子“落户”普洱,到1988年雀巢开始进入普洱发展咖啡产业,在大开河村建起普洱第一批咖啡基地。目前,普洱已成为中国咖啡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主产区。到2020年末,普洱市的咖啡种植面积达78万亩,产量约6万吨,占全国的比重超过70%。可以说,普洱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咖啡之都”。普洱市最早规模化种植咖啡的区域,这里出产的咖啡豆浓而不苦、香而不烈,具有绝佳的风味与品质。野鸭塘河谷缭绕的浓雾,缱绻了多少人的心扉,甚至连空气都恣意张扬挥洒着泥土里的浪漫气息。
云南咖啡先后获得了“保山小粒咖啡”“朱苦拉咖啡”“德宏小粒咖啡”“普洱小粒咖啡”和“思茅咖啡”等5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云南小粒种咖啡”在国际咖啡市场崭露头角,并成为云南咖啡的地域品牌。
云南小粒咖啡3~4年生结果树。
小粒种咖啡在云南花期2~7月,盛花期3~5月。咖啡的开花受气候,特别是雨量和气温的影响较大。咖啡花寿命短,只有2~3天的时间。小粒种咖啡一般在清晨3~5时初开,5~7时盛开。咖啡果实发育时间较长。小粒种咖啡果实成熟需8~10个月,一般在当年的10~12月成熟。
小粒咖啡适宜生长在海拔800~1800米的山地上,若海拔太高则味酸,太低则味苦。小粒咖啡多数植于海拔1100米左右的干热河谷地区,所以酸味适中,香味浓郁且醇和。云南的不少地区有适宜小粒种咖啡生长的独特环境,出产的小粒种咖啡品质优异。保山潞江坝气温平均为21.5℃,最高达40.4℃,终年基本无霜,是公认的最佳小粒咖啡产地。这里培育的小粒咖啡以浓而不苦、香而不烈,颗粒小面匀称,醇香浓郁,且带有果味而驰名中外。
国内咖啡常用分级标准:
按筛孔6.5、6.0、5.5、5.0毫米分为五级。
一级:6.5毫米以上,颗粒饱满完整。
二级:6.0-6.4毫米,饱满,较匀齐。
三级:5.3-5.9毫米,较饱满、稍欠匀齐。
四级:5.0-5.4毫米,有不完整米,完整占75%以上。
五级:5.0毫米以下,有不完整米,完整占30%以上。
结语:
中国咖啡消费正以15%以上的比例在高速增长,远高于世界2.2%的平均水平。快速增长的中国咖啡市场,为云南咖啡发展提供广阔天地。云南咖啡,在北回归线最适宜的纬度和海拔上,带着世界咖啡黄金种植带的自然骄傲,以其“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酸”的独特风味,为每一位咖啡爱好者献上远山树林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