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世界上最懒的五个动物:地球上最懒的动物与龙很相似

人气:480 ℃/2024-07-12 08:37:20

我们都知道,地球是包括咱们人类在内数以百万种生物共同的家园,是已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并且地球上生命的诞生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是组成生命体的各种物质运动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是宇宙中最复杂、最高级的运动。

同时由于地球环境非常复杂,例如地表形态各异、气候多样等等,因此不同的物种一般都有其特定的栖息范围、基本习性和特征。下面要讲的这个动物堪称地球上最懒的物种,可以做到7年不吃不喝不动、12.5年才交配一次,而且还与中国神话中的“龙”非常的相似。

在地中海大海湾之一的亚得里亚海两侧的亚平宁半岛和巴尔干半岛上,特别是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以及黑山等阿尔卑斯山脉南侧的一些国家境内,分布着一种两栖类动物——洞螈。

洞螈体型比较独特且体表大致呈灰色或粉红色,与常见的壁虎亚种之一的石龙子比较像,因此在很多地方被当地人称之为“人鱼”。并且洞螈也是地球上少有的看上去更像中国“龙”的生物,溜圆的眼睛、爪子、尾巴等与“龙”的一些基本特征非常相似,比蛇还要神似一筹。

这种生物最早由奥地利医生和自然科学家洛朗于1768年发现了,其成体长约30公分、体重约22克,因体型独特而被命名为“普罗透斯”,主要栖息在阿尔卑斯山脉石灰岩溶洞的地下水脉中,通过鳃来呼吸,有时也会将鼻孔伸出水面用肺来呼吸空气。

早在18世纪六七十年代洞螈这种生物被发现的时候,由于当时的科技尚不发达,人类对它的相关情况还很陌生,只知道一些表象,例如喜欢“宅”并且保持同一个姿势不怎么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洞螈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从19世纪开始欧洲便有研究机构专门从事洞螈的相关研究。

洞螈是欧洲唯一一种穴居的脊索动物,终生底栖在地下水所形成的暗洞中,由于地下暗洞最基本的特点是漆黑和潮湿,因此在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它的眼睛便停止发育并逐渐退化而缺失了重要的视神经,最终成为了现在这样的“有眼无珠”。并且由于洞穴里实在是太黑暗了,因此洞螈的皮肤中也没有色素。

与此同时,地下暗洞中的生态环境也是比较脆弱的,食物链也非常的单一,不像地表那样丰富多彩,维系地下生物生存的营养物质绝大部分是由地表经过地下径流携带而来,而少量的营养物质则是有一些像蝙蝠、蛇等陆生洞穴生物从地表直接或间接带入地下。因此,相对于地表来说地下可供生物直接“吃”的食物就非常的有限,而为了充分适应暗洞中的这种经常需要“饿肚子”的环境,洞螈不得不进化出超级“扛饿”和“节能”的本领,几年不进食都不会被饿死,有研究表明最长可7年不吃不喝,这实际上是与洞穴内水的低温和其机体的低代谢状态有着直接关系。

另外,洞螈还是地球上少有的变温且不需要经过冬眠就能生存的动物,不需要将相当一部分能量通过转换成热量维持身体的恒温状态。洞螈可以根据外界的环境温度来自由调节自己的体温,这样就能将绝大部分能量用在维持体内各个部分的正常运转上,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减少了能量的耗损。

可以说洞螈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节能”,包括进食和交配,为了节省能量,它平时很少活动,就连交配繁殖也12.5年才进行一次,真是地球上最神奇的动物之一。洞螈以卵生为主,有的时候也有卵胎生的情况发生,并且一般将卵分散贴附于石头下面并由亲螈护卵。

不仅如此,洞螈的寿命也非常长,一种说法是能活100年以上(有待证实),堪称动物界的“老寿星”,这基本上打破了“体型越大存活时间越长”的论调,例如大象、鲸鱼、哈里特乌龟等体型都是很大的,而洞螈的体重仅仅只是这些动物的万分之一甚至千万分之一。

而据了解,洞螈之所以有如此长的寿命,主要是与它自身的新陈代谢机制和洞穴内的环境有关,一方面洞螈自身的新陈代谢非常的弱,这样能够大幅减少自由基(游离基)这种强氧化性的高活性分子对身体机能的损害,故而寿命较长,另一方面就是洞穴内冬暖夏凉温差较小,并且生物链单一,几乎没有天敌竞争较小,这种环境更有利于洞螈的存活和保持一定的种群数量,根本不需要像陆地上的一些动物一样天敌众多,为了维持一定的种群数量,不得不大量繁殖。

总之,物种之所以能够生存并进化出一些“特异功能”,是与充分适应环境分不开的,否则将会被自然环境所淘汰,这也就是达尔文所讲到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搜索更多有关“世界上最懒的五个动物:地球上最懒的动物与龙很相似”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