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大水源地生态保护的建议 清了水源,富了农户
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全貌资料图片
这里是豫鄂陕三省七县市交界结合的黄金地带;这里淅水贯境,丹江水自西北向东南滚滚长流。特殊的区位,独有的水文,让河南省淅川县承担起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历史重任,成为国家生态安全战略要地。
2021年5月13日,*********总书记来到河南省淅川县考察,听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运行和水源地生态保护等情况介绍,关心关切移民生活。*********总书记强调,“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守好这一库碧水”。同时,他明确提出,“要继续做好移民安置后续帮扶工作”,祝愿乡亲们日子越来越兴旺,芝麻开花节节高。
人民群众切实的幸福感是淅川县委、县政府工作的目标和动力,*********总书记的嘱托为淅川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与路径。据统计,“十三五”以来,淅川县共完成人工造林60多万亩,先后打造了12个困难地造林示范工程,初步形成库区绿色生态屏障,保证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Ⅱ类标准。2021年,丹江湿地保护与修复成功入选联合国全球百个生态保护案例。
淅川始终聚焦移民高质量发展,产业发展项目比例由2012年的不足10%增加到2021年的65%。2022年,淅川县深入实施“双九”战略,培育乡村旅游示范村36个,带动周边1600多户农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淅川的发展实践是否达到了“守渠护绿、富民兴村”的预期效果?近日,本报调研组深入当地实地调研。
1.守渠护绿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
万壑群山中,八百里丹江碧波粼粼;陶岔渠首下,一汩汩清水逶迤北上。一侧,烟波浩渺,远山含黛,水天一色,宛若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崇山峻岭间;一侧,浩浩汤汤,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又如绵长的绿飘带盘旋于广袤田野。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渠首所在地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捍卫绿水青山,守护碧水清流,是淅川最美的时代担当。
这些年来,这里的水越来越清,环境越来越好,城乡“颜值”越来越高。淅川的美景并非天成。为了一库清水,淅川县委、县政府强力实施“守好一库碧水”专项整治行动,舍小家为大家,再次搬迁移民16.5万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气魄,先后关停380多家污染企业,取缔库区水上餐饮船、5万余箱养鱼网箱、禁养区内400家养殖场、100多个养殖户,综合损失8亿多元。
治水之本在于治山,山有多绿,水就有多清。为了给京津冀“大水缸”披上一件护水“绿衣”,淅川县把建设生态淅川放在首位,深入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发扬蚂蚁啃硬骨头精神,全力向石山区宣战,高位推动、高标规划、高效推进、高质管护。淅川县以每年10万亩左右的速度推进造林绿化,新造林合格面积连续14年位居河南省县级前列。淅川县的环库森林覆盖率由“十二五”末期的45.7%提高到61.7%,宜林荒山荒地绿化率达95.8%。如今,6.5万名库区农民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绿色饭”,走上了“致富路”。
丹江湖畔柴沟村资料图片
冬日清晨的丹江岸边,只有渔船还闪烁着点点萤光。“天亮我就起床,去赶最早一班船,到对面码头工作。”护水队员张兆敏指着岸边的渡船说。船将到岸,推着三轮车,带着护水工具和午饭,张兆敏跳下石桥码头,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现在来游玩的人多了起来,垃圾成倍的增加。我跟老伴要是不捡,那还了得?”边说边干,张兆敏手握钳子,随手一夹,一片废纸落入垃圾袋中。“你看,那是我的老伴潘华英。”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远远望去,江对面依稀可见一个时不时弯腰捡拾垃圾的身影。
“石头山上种树不容易,水得浇透。特别是今年天旱,更得如此。”一大早,马蹬镇葛家沟村后山上,护林员李伟正和队员一起给去年栽的树浇水。为了这片林子,护林员们操碎了心,“冬天种树,冷风刺骨,凌晨5点就要拉着树苗进山。”李伟介绍说,他们先一路颠簸到半山腰的蓄水池旁,拿出水泵、铺好水管,将工具准备就绪。此时,30多个护林队员也三五成群地到了。大家扛起带着土球的树苗,拿着洋镐、铁锹,一起朝山上走去,开启一天的工作。这就是“最美护林员”李伟的工作日常。12年来,他参与造林2万余亩,每年巡山近300天,累计行程3万多公里。
在淅川,像张兆敏、潘华英这样的护水队员,全县有2400多名;像李伟这样的护林员,全县有3300多名。他们以山为伴、与水共舞,徜徉于1000余平方公里的水域上,漫步于2000余公里的库岸线上,守好汩汩清流,种下片片绿林,管护座座青山,构筑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的“绿色长城”。
淅川儿女守好了青山,换来了碧水,引来了群鸟,也收获了“金山”。层层群山环抱着一库清水,成群的鸬鹚、红嘴鸥及珍稀鸟类中华秋沙鸭沐浴着阳光在此安家。据统计,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累计安全送水逾510亿立方米,工程受益人口超过8500万,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标准及以上水平,为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2.立足生态兴产业移民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在淅川县九重镇的丹亚湖软籽石榴种植基地,种植大户梅发德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察看石榴树。这几年,石榴园给他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聊到现状,梅发德连说几遍“可不赖”,“一年下来能挣100多万元。”
金银花管护时节,村民们在万亩金银花基地忙着科学管护、补苗植苗,确保来年好收成。“以前地里种的都是辣椒、小麦等农作物,除去化肥、农药和种子等花销,到手里也没剩啥钱。现在,每个月都能拿到1500多元,越干越有劲。”唐王桥村民陈志香说。金银花成了这里的环境保护花、脱贫致富花、增收幸福花,也是淅川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
行走在移民示范新村邹庄村,一座座农家院落整洁有序,一个个产业基地生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尽收眼底。提起搬迁到邹庄的变化,村民张光先高兴地告诉调研组:“我们怀念老家,但更愿意住在新家。这里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有钱挣,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去年以来,为了更好地支持邹庄发展,淅川县提出建设“大邹庄”战略,邹庄村与邻近的下孔、孔北、水寨4个村成立联合党支部,以抱团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有了大邹庄的引领,全县469个村(社区)已组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雁阵’。”淅川县县长王兴勇介绍说。
目前,淅川县已发展林果种植10万多亩,形成了盛湾、九重镇软籽石榴产业,毛堂乡茶叶、黄金梨产业,老城镇、滔河乡杏李产业,大石桥大樱桃产业和仓房镇柑橘产业。
仓房镇磨沟村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因沟壑纵横得名。磨沟村曾经有树不能伐、有畜不能养,乡亲们一贫如洗。为了打破这一困境,淅川县投入10亿元,高标准规划旅游通道、服务中心建设,设立旅游发展基金,每年拿出1500万元重点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简单的农家菜加上干净的民宿,磨沟村的鸿运山庄生意火爆,民宿老板周伟说:“我们每年收入能超10万元,好山好水给我们带来了好日子。”
如今,淅川早已蝶变为人们向往的“水源”“林海”“果乡”“药库”“胜地”。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越来越美好,正享受着稳稳的幸福。
3.移民精神在传承富了口袋富脑袋
在淅川,阳光雨露滋润着田野,也浸润着青年人的成长。“我要把小我融入大我,将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转化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奋力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答卷。”这是南阳师范学院大二学生邹子金,作为学生代表参与录制2022年河南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时的铿锵誓言。
邹子金从小在渠首长大,经历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通水,见证了移民生活从苦到甜的全过程。11年前,她的家在油坊岗。那时,一家三代挤在一个老旧的房子里,家里靠种地勉强维持生活。2011年6月,为了一渠清水永续北上,邹子金随父母,和九重镇的700多名村民一起,搬到了30多里外的邹庄村。时光飞逝,转眼,十一年过去。经过雨污分离、三线入地、村庄绿化等一系列村容整改项目,邹庄村的徽派庭院在景观绿化的衬托下,更加壮观明艳。新建的“江山论”红色广场和千亩智慧草莓大棚吸引不少周边群众前来打卡游玩。“家美,村美,日子越来越美!今年,我们成立了‘掘井人农业合作社’。土地流转、村里务工、入股分红,这三样收入加起来,比种地收益高多了。两个娃子这两年接连考上好大学。”邹子金的爸爸邹会彦告诉调研组,这一年来邹庄村发生的变化。回忆*********总书记去年5月来家时的情景,邹会彦嘴角上扬,“一年前,我们家定下的目标,现在能交上一份满意答卷了。”
邹庄村草莓大棚资料图片
邹子金一家的美好生活只是淅川移民新生活的一个缩影。在邹庄新家,不少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务工、养家“两不误”。“藤编车间建到家门口,老板找师傅手把手教我们,送完孙子上学就来车间干活。要不是搬迁到这里,哪来恁多挣钱门路!”在邹庄村藤编车间,村民张玉勤一边手脚麻利地编着藤编凳子,一边介绍搬迁后的生活,不时露出舒心的笑容。张玉勤一家六口人,儿子儿媳长期在浙江杭州打工,老两口年龄都超过了60岁,又没啥技术,只好赋闲在家,照顾两个孙子上学。“大邹庄”战略实施以来,投资300万元建设的600平方米藤编就业车间,让像张玉勤一样的55至65岁的老年人充分就业。目前,该车间已安置58名移民群众在家门口务工,人均月收入1500元。
争创红旗,发百万奖金……今年2月21日,淅川县委书记周大鹏在淅川县争创“三面红旗”(产业发展红旗、文明宜居红旗、社会治理红旗)动员部署会上拿出真金白银的号召。一渠清水纵贯三千里。润泽众生的,除了涌动的丹江碧浪,更有淅川人一代又一代的担当奉献。调研组一行来到渠首大坝,聆听了淅川人民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事迹。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承哲凭栏远望,不禁感慨移民精神的伟大,“移民是为了更好统筹国内资源力量,构建全国一盘棋工作格局的需要,解决了水资源南丰北缺的现实困境,为沿线群众和全国人民提供了优质的水源,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为了更好地传承弘扬南水北调移民精神,淅川县把陶岔渠首枢纽工程、南水北调移民文化苑、丹江民俗博物馆等地作为中小学研学基地。一批又一批淅川学生走出课堂,走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地领略渠首工程的宏伟,探索渡槽模型输水原理,感受移民精神的伟大。如今,“忠诚担当、大爱报国”已经成为淅川县中小学生铭刻于心的成长印记。
4.淅川移民致富的绿色密码
回望移民发展路,守水如何不守穷?靠山如何能致富?移民如何更幸福?调研组认为,织密“保水网”、做好“移民事”、端牢“生态碗”、栽好“制度树”,走绿色富民之路,是淅川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淅川移民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牢记嘱托,织密“保水网”。为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淅川时刻牢记*********总书记“划出硬杠杠,坚定不移地做好各项工作,守好这一库碧水”的殷殷嘱托,始终把水源涵养和水质保护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实施了最严格的环境准入标准,开展了“清四乱”“守好一库碧水”等专项行动,建立了保水质护运行长效机制,创新了造林模式构筑水源区“生态屏障”,织密了“保水网”,保证了水清河安。
人民至上,做好“移民事”。淅川始终践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人民至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移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紧紧锚定“农民增收、共同富裕”这个根本,以特色产业发展确保移民增收富起来;紧紧锚定“建设发展”这个难点,以“大邹庄”“大关帝”“大泰山”等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确保移民新村美起来;紧紧锚定“治理高效”这个核心,以“四强四促”专项提升行动为抓手确保移民治理优起来,真正让移民群众见成效得实惠有盼头。
绿色发展,端牢“生态碗”。淅川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围绕打造生态价值高地、牢牢端稳“生态碗”,初步构建了“短中长”三线结合的产业体系,通过“短线”发展食用菌、中药材等“短平快”产业集群,“中线”发展软籽石榴、大樱桃、薄壳核桃等生态林下经济套种产业集群,“长线”依托生态和人文旅游资源打造全域旅游,逐渐走出了一条以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实现水清富民的发展之路。
机制赋能,栽好“制度树”。为更好地保障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淅川始终把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摆在重要位置。通过贯彻实施《河南省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淅川县河湖管理办法》等,从法律层面保障了水源区和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成立南阳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水源地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从制度层面捋顺了库区管理权限,真正将“九龙治水”转变为“一龙管水”。
绿色富民之路,并非一朝一夕、一日之功,调研组认为,需保持定力、蹄疾步稳、久久为功。一是要坚持生态优先。应继续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大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持之以恒推进生态建设、抓好生态治理、发展生态经济,打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淅川路径。二是要坚持创新驱动。应牢固树立“创新为要”理念,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生态保护的基础力量,激活创新主体活力,强化创新政策支持,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聚集更多创新资源,让创新贯穿发展全过程。三是要坚持品牌引领。应充分认识品牌引领的作用和效能,进一步借助电子商务和消费帮扶,提升“淅有山川”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通过品牌树形象、聚合力、保质量、拓市场、促升级,以品牌引领高质量发展。四是要坚持做强旅游。应立足“水、山、寺、村、民”等特色旅游资源,以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围绕实施重点景区打造行动、乡村旅游做优行动、服务水平提升行动、宣传推介加强行动,以做强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光明日报调研组,调研组成员:本报记者 王胜昔、丁艳,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王承哲、副研究员 彭俊杰、副研究员 王元亮、助理研究员 刘兰兰、研究员 高璇、研究员 王宏源,郑州大学党委统战部副部长、讲师 刘东楠)
推荐
- 1胸口长了一个黑色的小肉瘤:女子胸口长肿块不疼不痒117
- 2飞机耳的猫咪是正常的吗?猫咪为什么又双叒叕飞机耳215
- 3天猫优品双十一换新优惠进行中:天猫福利多多买贵必赔485
- 4跟猫有关的电影一共有哪些?盘点这些年电影里出现的猫356
- 5挑选狗狗如何避坑?选狗狗的时候要注意这几点425
- 6哈士奇为什么那么傻啊?哈士奇真傻么看了就知道372
- 7哪种宠物狗最好养又聪明又不爱叫?有宠生活宠物狗也会伤感362
- 8没见过自己养的猫咪换牙:终于看见猫猫换牙了养猫分享125
- 990年南京被遗弃的女孩 1990年,农民捡一女婴23年后保送研究生258
- 10玉米大豆混合种植收益:油莎豆,高产高油种一亩相当于种4亩大豆和7分地玉米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