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博物馆藏品欣赏,辽金故地,东方鲁尔
2008年,国家有关部门颁布文件规定,除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外,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免费开放。为引导和支持地方重要博物馆向国际先进行列迈进,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于2009年启动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
经对全国博物馆进行评估,最终明确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8个博物馆为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博物馆。这8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均处于中国历史发展和文化旅游的核心地带,是展现中华文明、反映中国文化价值,并具有一定国际水准的博物馆。
以下就对8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八——辽宁省博物馆的42件重要馆藏文物(下)进行介绍。
22. 北宋欧阳修行楷《自书诗文稿》卷
此卷纵30.5厘米,横66.2厘米,纸本行楷,由《欧阳氏谱图序稿》(手稿)、《夜宿中书东阁七律诗》(诗稿)两部分组成,后有南宋周必大、元张雨等人题跋。从体例来看,二稿均为手札一类的日用书写,真实反映了作者的笔墨修养及审美意趣。其书写状态轻松自然,但不失法度,提按分明,使转有度,起笔、收笔沉着而富有变化,藏、露并用,表明作者在文字书写上训练有素。此卷纵30.5厘米横66.2厘米,此卷手稿受颜真卿影响,落笔提按,节奏分明,笔势爽畅,丰筋健骨,布局分行,疏朗匀称。通篇随意轻松,虽多有涂改、增删,却显得流畅自然,毫不做作。清宫旧藏,后流出宫外,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卷结体宽博端庄,笔致细腻清新,字体在行、楷之间,表明作者严谨大度、从容自信的性格特征;意趣显然胎息于颜鲁公,造型属“平画宽结”一类,笔力外拓,以圆笔为主,行笔苍中见润,颇有颜氏“三稿”旨趣,十分珍贵,国宝级文物。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政治家,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政知事,累赠太师、楚国公等,世人称其为欧阳文忠公。以文章著称于世,为唐宋古文八家之一,主修《新唐书》和《新五代史》。欧阳修书法亦著称于世,其书法受颜真卿影响较深,其书名向被其诗文所掩,书法字体新丽,神采秀发,自成一家。
23. 北宋李成《茂林远岫图》卷
此图纵45.2厘米,横143.2厘米,绢本水墨,图绘夏日景色,场面开阔,气势恢弘。近景溪桥流水,轻舟泊岸,客舍隐现,行人车马往来其间,界画严整,人物细致生动;远处山腰间,瀑布飞泻,溪流潺潺,云气弥漫,宫殿密布。起首处景色平远,继而高峰迭起,直冲画外,卷终转为平缓。技法上则不见笔痕,以擦染为主,山顶及树木偶用重墨点出。清宫旧藏,后被溥仪带出北京故宫,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图用披麻皴勾擦、渲染山石,苍劲厚重,衬托出淡色勾画的树干,树叶则浓淡相宜,疏密有致,不仅是李成风格的代表作品,更可视为北宋初期山水风格的典范之作。李成画作传世极少,南宋向冰在卷后题跋中称此图为李成所作,因此此卷多被认为是流传有绪、唯一可信的李成真迹,弥显珍贵,国宝级文物。
李成,字咸熙,又称李营丘,原籍长安(今陕西西安),先世系唐宗室。他博学多才,擅山水,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多作平远寒林,画法简练,笔势锋利,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称;画山石好像卷动的云,后人称这种表现技法为“卷云皴”。李成和范宽、关仝一起被称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的大师,其对北宋的山水画发展具有极大影响,师承者众多,有许道宁、郭熙、王诜、燕文贵等。
24. 北宋张激《白莲社图》卷
此图纵34.9厘米,横848.8厘米,全卷主要描绘了经筵会讲、金像赞佛、笺经校义三个情节,全图共分八段,绘高僧名士19人,僮仆12,采用的是李公麟开创的白描手法,树和山石的线条极富质感,枝叶多用尖笔鹰爪法,苍劲挺秀。人物淡墨须眉,浓墨点睛,神采毕现。图中还画了虎、豹、驯鹿等动物,并表现了驯服怡悦的神态,突出了高僧文士们的神秘生活状态,画作整体表现出清淡、高洁、幽雅的风格。卷后有张激自书一段:“余尝画其图而得此记,大观三年(1109)正旦,赣川阳行先居士自国录告假归玉岩旧隐,见过庐陵云道由匡山得记以归,借余传之,伯时德素皆诸舅也。行先游从之旧,喜得之以证图画云。投子张激书。” 清宫旧藏,后被溥仪带出北京故宫,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图人物白描并揉进铁线描,刚健流畅如行云流水,形象栩栩如生;山石皴染,浓淡相适,深谷幽径,奇石嶙峋树干多粗笔,枝叶用尖笔“鹰爪法”,显得苍劲挺秀,生机蓬勃,代表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水墨人物故事画发展的艺术成就,堪称杰作,是张激唯一传世的画作,国宝级文物。
张激,字投子,号投子同叟,艺术活动约在北宋哲宗、徽宗时期,晚于李公麟,相传他是李公麟的外甥。工人物、佛道、山水,画法受李公麟影响,传世作品仅有《白莲社图》一幅。
25. 北宋赵佶《瑞鹤图》卷
此图纵51厘米,横138.2厘米,绘彩云缭绕之汴梁宣德门,上空飞鹤盘旋,鸱尾之上,有两鹤驻立,互相呼应。画面仅见宫门脊梁部分,突出群鹤翔集,庄严肃穆中透出神秘吉祥之气氛。此幅一改常规花鸟画构图的传统方法,将飞鹤布满天空,一线屋檐既反衬出群鹤高翔,又赋予画面故事情节,此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次大胆尝试。清宫旧藏,后被溥仪带出北京故宫,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图技法精妙,构思别致,图中群鹤如云似雾,姿态百变,无有同者,卷后为徽宗瘦金书题记及诗,观其书风,健笔开张,挺劲爽利,侧峰如兰竹,媚丽之气溢出字里行间,是宋徽宗亲笔,是赵佶书画珍品中难得的诗、书、画具为上乘之作,国宝级文物。
赵佶(1082—1135年),即宋徽宗,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徽宗酷爱艺术,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新的创意佳话。宋徽宗对绘画有精湛的研究,尤擅长花鸟,据传画鸟用生漆来点睛,成豆形突出于画幅之上,又黑又亮,炯炯有神。
26. 北宋赵佶草书《千字文》卷
《千字文》是我国六朝以来盛行最久的一种字书,用以教授学童,是读书识字的启蒙读物。这卷笔翰飞舞的墨迹,书于全长11.72米、宽0.35米的描金云龙笺之上,其底文的精工图案,是由宫中画师就纸面一笔笔描绘而出,与徽宗的墨宝可谓相得益彰,共同成就了这篇空前绝后的旷世杰作。通观此帖,生龙活虎,精神飞跃,虽为长卷,却笔跃气振,跳动不息,毫无倦笔。整幅作品比例相宜,疏朗灵动,气脉贯通,章法得当,让人叹为观止,如同一首优美奔放的交响乐以书写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清宫旧藏,后流出宫外,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卷笔势奔放流畅,变幻莫测,一气呵成,颇为壮观,是宋徽宗赵佶四十岁时的精意作品,是继张旭、怀素之后的杰作,是中国传世十大名帖之一,被誉为“天下一人绝世墨宝”,属我国第二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国宝级文物。
27. 北宋缂丝《紫鸾鹊谱》轴
缂丝又称“刻丝”,是一种以平纹为基本组织,依靠绕纬换彩而显花的精美丝织物。缂丝最大的特点是通经断纬,在织物上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的交界处呈现一些互不相连的断痕,似刀镂刻状,古人形容其“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这幅缂丝紫鸾鹊谱长131.6厘米,宽55.6厘米,花鸟部分采用双套缂的创新技艺。鸾鹊缂织纬短,线较细密,色彩调和婉转,翅羽晕色丰富;莲花中的花瓣和花蕊采用分色相嵌排列,使局部整体色泽和谐多变。清宫旧藏,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本采用双套缂的新缂法,整个花纹图案热烈繁茂,使花鸟纹更有立体感和装饰性,是北宋极有代表性的缂丝精品,是传世北宋缂丝整幅罕见的孤本,堪称稀世之宝,国宝级文物。
28. 北宋卤簿铜钟
卤簿,是古代国家君主重大国事活动上的典章制度,是集仪仗队、军乐团、舞蹈表演、车辆服务、交通安全、治安保卫等整体规模的成文制度。这件卤簿钟1.84米高,口径0.81米,铸于宋徽宗宣和时期,表现了宋朝皇宫礼仪的宏大场面,钟形体正圆,呈桶形。卤簿钟身饰纹第四层,凸铸一条横绕钟身一周的山水纹带。这条饰纹带,是由三段相同的画面相连结,构成一幅气势磅礴,山势连绵的山水图卷。就其画面内容,择其一段,则可窥其全貌。画面取景作横卷式,以六座高山前后交错布列,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据考证,此钟约于靖康二年由金人自汴京(今河南开封)掠运至燕京宛平县仰山寺,清乾隆年间加刻清乾隆年款后运至承德,后由汤左荣从承德盗运至其奉天官邸,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钟铸造工艺精良,纹饰繁复准确,是一件反映北宋皇家卤簿的珍贵文物,其饰纹带所表现的山水题材具有北宋绘画中山水长卷的时代特征,是同类钟里的翘楚,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国宝级文物。
29. 南宋朱克柔缂丝《山茶蛱蝶图》页
此图原件高25.6厘米,宽25.3厘米,在磁青色的地上,用彩纬缂织出盛开的三朵山茶花和一对飞舞的蛱蝶。用齐缂法缂织枝干绿叶,以及盛开的山茶花的花蕊和花瓣;蝶翅用抢缂法晕色,蝶须辅于构缂点缀。分枝上的三个蓓蕾含苞欲放,被虫蛀过的黄叶,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逼真。清宫旧藏,后流出宫外,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图缂织技术高超,绘画技艺纯熟,是宋代缂丝名家朱克柔传世的三件珍品之一,为宋代缂丝画中绝佳作品,弥足珍贵,国宝级文物。
朱克柔,中国宋代缂丝工艺家。名强,字刚,出生于宋宣和、绍兴年间,华亭县(今上海松江)人。幼习绘画与缂丝,积累配色和运线经验。宋徽宗至高宗时期以织造缂丝著称于世,亦善画。她创作的缂丝,花鸟、人物都非常精巧,运丝如笔,晕色巧妙,古淡清雅,为—时之绝技。
30. 南宋赵构草书《洛神赋》卷
此卷纵27.8厘米,横277.8厘米,绢本草书,所书洛神赋为曹植的一篇名作。此卷草法出规入矩,运笔沉着浑厚,飞动流畅, 虽是草书,但字字独立,字与字变化很多,字法熟练生动,提按转折无不如意,虽字与字之间无引带,仍然呈现了一气呵成、流畅自如,显示其深的书法造诣。赵构《草书洛神赋卷》,处帝王之尊,颇具神韵。写时省略了原文所有的语气词"兮"字,这样的省略在书法作品中很少见。清宫旧藏,后流出宫外,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卷字法熟练,笔意圆润,一气呵成,流畅而能浑厚,飞动而兼沉着,可见书者当时精力弥满,兴致清畅,虽气脉连贯而又字字独立,笔笔清楚,是赵构做太上皇后所作,虽处帝王之尊,但无馆阁之气,有藏真遗韵,是其成熟期佳作,国宝级文物。
31. 南宋马和之《唐风图》卷
《唐风图》取材于《诗经·唐风》中的《蟋蟀》、《山有枢》、《扬之水》、《椒聊》、《绸缪》、《杕杜》、《羔裘》、《鸨羽》、《无衣》、《有杕之杜》、《葛生》、《采苓》等十二章,构成了《唐风图》的十二幅图画。《唐风图》现存有三本,分别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中,以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南宋马和之版最为出色。此图高28.7厘米,长827.1厘米,共12段,作者用生动的艺术形象给予了丰富的诠释。其构图洗练,取景只有近景或中景,远景代以空白,或只画人物,删去环境,尽可能通过环境描写形成情调。其中文字部分为宋高宗赵构的小楷书法作品。此图画面的构思、意境、造型尤为难得,从文学素养、历史知识、技法创新等方面,都能体现作者之新意。清宫旧藏,后流出宫外,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全卷笔墨精炼,线条流畅多变,设色淡雅,楷法工整劲健,是现存三卷《唐风图》中最出色的版本,也是马和之难得的真迹之一,国宝级文物。
马和之,中国南宋画家,活跃于高宗时期(公元12世纪)。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高宗绍兴(1131-1162)中登第,画院待诏,为南宋宫廷画院中官品最高的画师,居御前画院十人之首。擅画佛像、界画、山水,尤擅人物,人物师法吴道子、李公麟,仿“吴装”创用柳叶描(一作马蝗描),用笔起伏、线条粗细变化明显,着色轻淡,笔法飘逸流利,活泼潇洒,富有韵律感,出入古法,脱去习俗,自成一家。其绘画风格与唐代吴道子相仿,当时有“小吴生”之称。
32. 南宋陆游行草《自书诗》卷
此卷纵31厘米,横701厘米,纸本行草,全卷书诗八首,均曾收入《剑南诗稿》第五十五卷。据卷末交待,此卷书于嘉泰四年(1204)一月三十日,作者时年八十岁,已告退归里,系与村中父老过从所作。此卷书体潇洒遒劲,有大气磅礴之势。老辣又天真,时作沉重之笔,偶又轻松带过,形式不拘一格,不计工拙,可看出十分放松随意,空白处使章法有致。清宫旧藏,后流出宫外,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卷用笔、结字、行气、布白沉着自然,给人以潇洒飘逸的美感,作者以诗人的情感、诗的意境挥洒写就,无意为书而别具格调,十分珍贵,是陆游诗书俱佳的代表作品,也是罕见的陆游真迹之一,国宝级文物。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杰出爱国诗人。陆游创作力非常旺盛,是我国古代作品最多的诗人,仅在他的诗集《剑南诗稿》中保存至今的就有9300多首,所以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他的诗内容极为丰富,风格雄浑豪放。陆游亦工书翰,笔札精妙、遒严飘逸、意致高远。朱熹称其笔札精妙,遒严飘逸,意致高远,与范成大、朱熹、张即之合称南宋四大书家,只不过书名为诗名所掩。
33. 南宋文天祥草书《木鸡集序》卷
此卷纵24.5厘米,横96.5厘米,纸本草书,是文天祥为同乡张宗甫的《木鸡集》所作的序言,书于咸淳九年(1273),时年38岁。书卷谈论的是有关春秋的《诗经》与南朝的《文选》的内容,点画精劲微妙,轻起轻落,显得清秀瘦劲。在字体结构上,不强调笔画之间的连带,每个字的结构显得十分空灵。此外,书卷上每个字的重心都较低,字体显得沉稳而有姿态。在书写的速度上,则显得不疾不缓,雍容不迫,颇有大家的风范。传世品,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卷章法学王羲之,笔法得力怀素,收纵有度,行笔流俊,全篇清疏挺竦,气势畅达,具有俊逸豪迈之气。文天祥书法墨迹所见不多,此卷与另一件书于同一年的《谢元昌座右铭辞卷》同称为“姐妹篇”,国宝级文物。
文天祥(1236—1283年),字宋瑞,又字履善,江西吉水人。20十岁举进士第一,迕宦官董宋臣、权相贾似道,斥罢,年37岁,致仕。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文天祥多有忠愤慷慨之文,其诗风至德祐年间后一变,气势豪放,允称诗史。
34. 金白釉黑花葫芦形倒流壶
此壶高28.4厘米、腹径17厘米、底径8.8厘米,器胎呈淡黄色,施白釉,釉层较厚,足根露胎。器体呈葫芦形,最上部堆塑出一尖蘑菇形钮,似盖,但无法开启,下置圈足,足壁较厚略向外撇。壶体一侧塑一四爪龙以作壶柄,龙张口立角,怒目旁视,前爪附于壶顶,龙身直立,尾部卷曲,后爪抠住壶下腹,模样甚是古拙剽悍。此注壶与一般的瓷执壶不同,壶顶无口,而在圈足内挖一注酒圆孔,与壶体内的注酒管相通,装酒时将壶倒置,装满后正置,需饮酒时即可由腹部之流向外倒酒。传世品,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壶是辽博宋金瓷器藏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倒流壶的设计既方便又卫生,是中国古代酒文化所独有的特色,以独特的造型和装饰工艺,成为北方磁州窑瓷器中不可多见的精品。
35. 元赵孟頫《红衣罗汉图》卷
此图纵26厘米,横52厘米,绢本设色,绘一红色袈裟的僧人,盘膝端坐在嘉树下的坡石上。此僧浓眉深眼,大鼻隆突,胡须络腮,肤色黝黑,一看就不像是汉人。其目光深邃,面容慈祥,左手向前平伸,掌心向上,右手抱入红衣之内,身后藤蔓缠绕着菩提树。似在说法布道,而头后有光环,则显示此僧已经得道修成,是一个了脱生死的罗汉了。红衣袈裟是萨迦派喇嘛的象征,此图是借悼念去逝的萨迦派帝师胆巴之名,隐喻正在萨迦大寺做总持的故宋恭帝(瀛国公),以寄托画家内心的哀婉情思。整个画幅,色彩鲜明,对比强烈,笔法统一,使人感到协调而富有节奏,那晶莹的石绿,衬托着鲜艳而沉着的朱砂半工半写的背景,使得在画法上显得比较工整的罗汉,在画面上更加突出。画面的左边,款署“大德八年,暮春之初,吴兴赵孟頫子昂画”。由此可知,此画作于公元1304年,当时作者是51岁,正是精力充沛、艺术成熟的时期。清宫旧藏,后被溥仪盗运出宫,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图把人物画与山水画的技法结合起来,人物采用工笔画法,衣纹用遒劲圆畅的中锋作铁线勾描,洋红底上晕染朱砂,色彩效果鲜艳而厚重,在色彩运用和线条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是高度表现赵孟頫艺术创造力的杰作,也是其传世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为研究者研究元代的重彩人物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宋太祖子秦王赵德芳的后裔。宋亡,归里闲居。元世祖忽必烈搜访“遗逸”,经程钜夫荐举,任兵部郎中,后官至翰林学士,封魏国公,谥文敏,是元代成就最高的书画家之一,被称为“元人冠冕”,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6. 元赵孟頫行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称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现以唐代三藏法师玄奘译本为最流行。这件作品为册页装,纸本3开,每单开纵288厘米,横108厘米。原为清张若蔼旧藏,《心经》原为手卷,入清宫后改为册页,是写给中峰和尚的。中峰释名明本,号中峰,元代高僧,主持吴兴弁山幻住庵。清宫旧藏,后流出宫外,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书运笔自如,清润流畅,自成面貌,此前写经均用楷书,赵孟頫用行书写《心经》在写经史上是一个创例,是赵孟頫的一件代表作品。
37. 元《民物熙乐图》轴
此图又名《山溪水磨图》,纵153.5厘米,横94.3厘米,整幅画分远、中、近三个部分,内容各有侧重,又以流水将画面贯穿一气,简约概括,描绘巧妙。画面正中央主题是详细刻画的水碓磨房,水流与转动的水碓精致生动,磨房中的人物有的往来奔走,有的忙着操作水磨,有的在互相言语,其言态情貌,无不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一派秩序井然、真实生动的劳动场面,所传达的是民间喜闻乐见的自然而生动的生产、生活场景。20世纪50年代初民间收购,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图山石画法受北宋风格影响,画法写实,界画整饬,人物生动,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了作者高度的匠心和卓越的技法,是一幅带有界画特点的典型的民间风俗画,堪称是描绘市桥舟车的现实生产活动的优秀风俗画卷,可以使我们了解到宋元风俗画、界画的面貌。
38. 元青花松竹梅纹八棱罐
此罐高39.7厘米、口径15.3厘米,圆唇、直口,高领,斜直肩,鼓腹至底部略收。通体施青白釉,釉层滋润,青花发色青中泛紫,淡雅柔和。底足砂底无釉,修足不够规整。器物至上而下分五层装饰:颈部装饰一周锦地纹,颈部以下以八棱为界,分别装饰折枝花;肩部装饰一周折枝菊花、栀子花、一把莲、折枝莲花、折枝牡丹;腹部主体纹饰是卷草开光内绘画松、竹、梅、满池娇;底部是一周绘画变体莲瓣纹,各不相连,莲瓣内绘画杂宝纹。1978年辽宁省鞍山市博物馆征集,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罐整体造型宏魄,器型硕大,胎体厚重,略有变形,色彩淡雅,整体绘画笔触细腻、线条酣畅流利,存世仅两件,是一件十分罕见的元代青花瓷器精品,国宝级文物。
39. 明仇英《清明上河图》卷
此图纵30.5厘米,横987厘米,绢本重彩,参照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构图形式,采用青绿重设色方式,描绘明代苏州城的社会生活情景,画中人物超过两千,且都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整个画卷内容复杂,整体来看其中出现了山川、城墙、街巷、桥梁、房屋、店铺和戏台等,涉及婚娶、宴饮、赶集等生活场景。有人在婚丧嫁娶,有人在田间辛勤劳作,有人在集市上才艺展示,也有人在进行生意买卖等等。除了生活秀,还有风光秀,连绵的山峰,坚硬的城墙以及鲜艳的房屋桥梁瓦片,人群集中的商店戏台等。从画中细节来看,“描金漆器”、“精裱诗画”、“打造锡器”、“染坊”、“打造诸般铜器”均为明代苏州特色,而“青楼”、“书坊”、“南货”、“鲜明花朵”、“女工铜针”等足可让人感受到明代苏州的风致。清宫旧藏,后流出宫外,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图画面工整细腻,色彩鲜艳,典雅清丽,工而不板,细而不繁,妍而不媚,代表了后世《清明上河图》题材创作的典型风格和最高水平,既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承前启后的风俗巨作,也是研究明代中后期社会生活和文化史的有力图证,国宝级文物。
仇英(1482—1559),字实父,号十洲,汉族,江苏太仓人。初为漆工,后改学绘画。移居苏州后得识文徵明,并拜周臣为师,主宗南宋“院体”,形成以严谨劲利为主调的艺术风格。中年时画名渐起,经常接受富商和收藏家邀请,至其家中作画。擅画人物,尤长仕女,体态俊美,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能运用多种笔法表现不同对象,或圆转流美,或劲丽艳爽,有“仇派”仕女之称。偶作花鸟,亦明丽有致,与沈周、文征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
40. 明《两仪玄览图》屏幅
本图系由八条屏幅组成,系根据万历三十条(1602年)利玛窦的“坤与万国全图”为蓝本绘制,但两者内容表现形式不同,本图主要表示了五大洲、山峰、山脉、河流等,并将山形涂以绿色。其汉字注释旁后被清人加注满文注音。全图以西式等积圆锥形投影法、经纬绘图法,综绘当时五大洲即“亚细亚(亚洲)”、“欧罗巴(欧洲)”、“利未亚(非洲)”、南北“亚墨利亚(美洲)”和“墨瓦腊泥加(南极)”的建置地理及地球赤道、南北五带分区和南北回归线等,并附有各种图表和图解多条。清宫旧藏,后流出宫外,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图是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李应试摹绘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原作而刻印的世界地图,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孤本”,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在地图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弥足珍贵,国宝级文物。
41. 清徐扬《姑苏繁华图》卷
此图又名《盛世滋生图》,横1225厘米,纵35.8厘米,纸本设色,画面自灵岩山起,由木渎镇东行,过横山,渡石湖,历上方山,介狮、何两山间,入苏州郡城、经盘、胥、阊三门,穿山塘街,至虎丘山止,十分细腻地刻画出了江南的湖光山色、田园村舍、阊胥城墙、古渡行舟、沿河市镇、流水人家、民俗风情官衙商肆。作者自西向东,由乡入城,重点描绘了一村(山前)、一镇(苏州)、一街(山塘)的景物,画笔所至,连锦数十里内的湖光山色、水乡田园、村镇城池、社会风情跃然纸上。清宫旧藏,后流出宫外,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此图布局精妙严谨,气势恢宏,笔触细致,描绘了苏州城郊百里的风景和街市的繁华景象,形象地反映了18世纪中叶苏州风景秀丽、物产富饶、百业兴旺、人文荟萃的繁盛景象,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被后世誉为研究清代苏州的百科全书,国宝级文物。
徐扬,江苏苏州人,字云亭,工绘事,擅长人物、界画、花鸟草虫,画梅既苍劲又秀雅。乾隆十六年(1751)弘历南巡至苏州,进画,得以供奉内廷,受艾启蒙、贺清泰影响,写实功力益深,画出了《姑苏繁华图》、《乾隆南巡图》等历史画卷。他的绘画继承了《清明上河图》等艺术形式,以散点透视法来描绘山水城池,把现实主义手法运用于绘画之中,其意义更大。
42. 清云龙人物纹转心象牙球
这件象牙球全高52.2厘米,上为一直径12.9厘米的大球,镂雕祥云缭绕,十余条健龙或藏头露尾、或藏尾露首穿行于云层之间;大球内分层透雕二十一个小球,球球相套,层层能转,满地纹饰。三节台柱,上为六层透雕小象牙球,纹饰同顶上之大象牙球;下有四足座,座上雕人物顶柱状承盘。清宫旧藏,后流出宫外,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全器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玲珑剔透、巧夺天工的雕刻工艺令人叹为观止,代表了清代象牙雕的最高水平。
推荐
宠物
- 1老财主临死前包饺子 老员外心机深沉鱼池暗藏黄金452
- 2德国牧羊犬的缺点和优点是啥:德国牧羊犬你了解吗这5大缺点不了解436
- 3事业显赫一生财运不愁的3大生肖,这些生肖在一起婚后能财源广进394
- 4养鱼新手为什么不要频繁折腾鱼儿?别抱怨养不好鱼养鱼前把这事做好474
- 5狗打吊针动来动去,主人给狗这样打吊针全身用胶布紧缠361
- 6猫咪跳起舞来也太妖娆了吧:当猫咪玩起cosplay美得主人都不淡定了123
- 7猫咪看到食物会流口水吗?实不相瞒,这几种食物猫咪看到会423
- 8流浪猫被收养后害怕又再失去主人 在路边濒死的暹罗猫被人救助476
- 9杜氏珠蚌怎么在家养?今天给大家介绍几个要点410
- 10肉兔养殖方法有哪些呢?家兔秋繁需要注意的几点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