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县戈壁农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戈壁滩长出,果蔬工厂
新华社兰州9月4日电 题:戈壁滩长出“果蔬工厂”——甘肃戈壁农业发展一线观察
新华社记者宋佳、王博
初秋,河西走廊的戈壁滩依然骄阳炙烤,酷热难耐。走进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的临泽现代寒旱农业产业园的双孢菇工厂化生产菇房,18摄氏度恒温下,白胖的双孢菇从肥沃的黑色基质中探出头来。
临泽现代寒旱农业产业园双孢菇工厂化生产菇房里的双孢菇。新华社记者宋佳 摄
“菇床架有6层,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光照、温度、湿度等指标均由电脑操控,采摘时才需要人工按照市场需求尺寸挑选采收。”临泽县怡泉新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宋虎基说,这样的菇房一共有24间,平均日产双孢菇10吨左右,不仅销往兰州、成都等地,部分产品还通过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口到中亚地区。
产业园的另一侧,智能化温室大棚内,一串串青绿色的葡萄挂满藤蔓,色泽鲜亮。
“这是极晚熟品种,口味清甜,北京上海等地的大超市都想和我们提前签订单。”张掖诚坤戈壁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张彪说,自家企业在园区的葡萄挂果面积约500亩,年产量预计750吨,可实现产值1500万元。
临泽现代寒旱农业产业园智能化温室大棚内的葡萄。新华社记者宋佳 摄
很难想象,在产业园建成之前,这里都是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滩。
“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我们充分发挥戈壁荒滩的优势,集成基质栽培、节水灌溉、品种改良、光热控制等现代技术,打造了这一片寒旱农业产业园。”临泽县丝路寒旱农业发展中心主任宋体昌介绍,产业园占地3万亩,集绿色农产品加工、优质特色林果发展、食用菌循环农业、设施农业等多样态于一体,不仅吸引了58家企业入驻,还和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河西学院等院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我们正在与河西学院团队实验培育褐菇,希望可以尽快投放市场。”宋虎基说。
利用荒滩开辟新天地,通过滴灌技术等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设施农业……“菜篮子”越来越丰富,农民的致富路也越走越稳。宋体昌说,目前稳定在园区务工的农民有200多人,平均工资3500元左右。有的农户还从“给别人打工”转成了“自己出资自己种”。
这正是甘肃戈壁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甘肃拥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和大量闲置的戈壁荒滩等非耕地资源。近年来,甘肃省立足资源优势,向戈壁要耕地、向节约要水源、向科技要产量、向光热要品质,加快探索一体化推进生态保护、保障粮食安全和产业升级的有效路径。目前,全省已建成戈壁设施农业40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超过200亿元,成为武威、张掖、酒泉等地20多万农户持续增收的重要支撑。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补短板、强弱项、延链条,全力实施好产业集群项目,增加戈壁荒滩的农业产出。
推荐
- 1哈瓦那雪茄之家官网,与哈瓦那雪茄一样颜色的猫咪175
- 2硝化菌和固氮菌如何区分?BAF,硝化菌VS聚磷菌144
- 3刚抱回来泰迪放在笼子里就叫咋办 家里的两只大泰迪看到主人回来马上飞扑过去301
- 4mur猫表情包的来源:mur猫表情包来源出处介绍468
- 5棱皮龟是不是世界上最大的龟:哥斯达黎加美洲虎吞食巨大棱皮龟116
- 6为什么今年有这么多被蜱虫咬的?又有人被蜱虫咬伤这虫子最爱躲在这儿229
- 7狗狗掉毛很厉害 可能是这几个原因,为什么狗狗在冬天掉毛特别多473
- 8金鱼的知识有哪些?一篇文章了解金鱼的鉴赏标准112
- 9猴子中的蓝胖子:长鼻猴,猴子中的匹诺曹323
- 10零下17度的夜里流浪猫能冻死吗?寒潮来袭,冰封万里流浪的猫冻成了冰雕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