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布鲁氏菌病羊得了怎么处理?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治

人气:154 ℃/2024-07-07 09:29:43

摘要:近年来,布病在羊群中流行较广,不仅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损失,也有几例养殖人员感染了布病,影响畜产品的卫生质量安全,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损害人类健康。本文根据基层防疫经验,从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帮助到广大养殖户,解决一些问题。

羊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主要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以动物发生流产、不育、生殖器官和胎膜炎,人感染后引起波浪热。近年来,国内外人畜的布鲁氏菌病疫情均现回升势头,出现新的流行病学特征,应引起高度重视。

1病原概述

1.1形态与染色体 多呈球杆状。无鞭毛,不形成芽孢,毒力菌株有菲薄的微荚膜,经传代培养呈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

1.2致病性 可感染多种动物,目前已知60多种,以牛、羊、猪最易感,布鲁氏菌可引起豚鼠、小鼠和家兔等实验室动物,豚鼠最易感。人类主要通过接触病畜及其分泌物或接触被污染的畜类产品,经皮肤、眼结膜、消化道、呼吸道等不同途径感染,表现为不定期发热(称为“破浪热")、关节炎、睾丸炎等病症。

1.3毒力因子 与布鲁氏菌致病性相关的有内毒素、荚膜和透明质酸酶等。布鲁氏菌侵袭力强,可通过完整的皮肤、黏膜进人宿主体内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成为胞内寄生虫,并有很轻的繁殖与扩散能力,这与荚膜的抗吞噬作用和透明植酸酶的扩散有关。动物患病时,布鲁氏菌病常常局限于腺体组织和生殖器官,与这些组织赤鲜醇含量较高有关。因此病畜主要表现为睾丸炎、附睾炎、乳腺炎、子宫炎等。孕期动物对布鲁氏菌病最敏感,感染后常引起母畜流产。

不同种别和生物型,甚至同型细菌的不同菌株之间,毒力差异较大。对豚鼠致病性顺序是:马尔他布鲁氏菌>猪布鲁氏菌>流产布鲁氏菌>******鼠布鲁氏菌>犬布鲁氏菌>绵羊布鲁氏菌。

1.4其他特性 布鲁氏菌病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在冷暗处能存活6个月之久,在干燥的土壤中,存活1个月左右。但是该菌对高温、消毒剂或者光等的抵抗力较弱。

2流行病学

2.1传染源 主要是病羊及带菌羊,尤其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羊最为危险,因为在流产或分娩时,布鲁氏菌会随着胎儿、胎衣排除,流产后的乳汁中一般都会有布鲁氏菌。病羊可从粪、尿、乳向外排出。

2.2传播途径 布鲁氏菌可经过消化道、呼吸道、生殖系统黏膜及损伤甚至未损伤的皮肤等多种途径传播,通过接触或食人感染羊的分泌物、尸体体液及污染的肉、奶等而感染,蜱盯咬也可传播本病。如果牛羊群混养或共同放牧,可发生羊种和牛种布鲁氏菌病的交叉感染。动物布鲁氏菌可传染给人类,但是人传人的现象较为少见。

2.3易感性 羊布鲁氏菌对绵羊、山羊、牛、鹿和人的致病性较强,与公羊相比,母羊的易感性较高,主要表现是公羊睾丸炎、怀孕母羊流产、胎盘坏死。通常情况下,如果人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徒手接产、或有伤口直接接触了病羊的污染物,很容易被传染,而且不分年龄大小,但人传人的现象少见。

2.4流行特征 本病流行与世界各地,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当前,虽然羊布鲁氏菌病以列人强免病种,根据近几年的抗体检测结果分析,由于有些散养户防控意识薄弱或村级防疫员免疫操作不规范,造成布病免疫效果不佳,有的养殖户群体抗体效价仅达到50% -60%,起不到免疫保护水平,流行趋势有所回升。

3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短则两周,长可达到半年。怀孕母羊发生流产的现象是该病的主要症状,公羊引起睾丸炎,绵羊还可引起附睾炎,母羊胎盘炎、非习惯性的流产、产期死亡率增高,经过1次流产后,病羊能够自愈。有的羊会发生乳房炎、支气管炎、关节炎和滑液囊炎引起的跛行。

4剖检病变

可见胎衣呈黄色胶冻样浸润,有些部位覆有纤维蛋白和脓液,有的增厚,并有出血点。流产胎儿的第四胃中有淡黄色或白色的黏液絮状物,胃肠或膀胱的浆膜下可见到出血点和出血斑。

5诊断方法

由于发生流产的原因很多,而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均无明显的特征,同时隐性感染较多,因此确诊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对于未免疫过布病的羊群我们常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检,确诊可用PCR法进行菌株鉴定。

5.1该病的检测最简单的方法是琥红平板凝集实验,一般用于初筛,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5.1.1采血。在操作人做好防护措施的基础上,在羊颈静脉处采2mL血液。

5.1.2分离血清。将采集好的血液在20C室温环境下与桌面星45°以上角放置12h即可析出血清,或者采用离心机1500~2000r,离心3-5min。

5.1.3取载玻片一块,将析出的血清取出放在载玻片上,然后用微量移液器取虎红平板布病抗原试剂30μL和血清30pL混在一起并搅拌均匀。

5.1.4静止3min左右进行观察,如果液面上有凝集的颗粒则判定为阳性,反之则是阴性。

5.2PCR方法本方法可以用于检测羊乳中的布鲁氏菌病以及不同种型菌株的鉴定,具体方法可根据各试剂厂家的说明书,按步骤操作就行,在此不再详细阐述。

6防治措施

主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检测,掌握免疫抗体水平,确保免疫有效保护率,坚持自繁自养,引种时严格检疫,发现未免疫过布病或超过免疫有效保护期的羊,进行检测,发现阳性羊直接淘汰。

6.1检疫措施 在引种前,先对输人地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清当地布病流行情况,杜绝从疫区引进,对引进的牛、羊等进行布病检疫,对新进的羊隔离观察1个月,确认健康后方可合群。发现阳性动物一般不予治疗,直接淘汰。

6.2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健康羊群要做好日常预防消毒,切断传播途径,病羊的流产物和死畜必须深埋,对污染的环境用20%的漂******或10%石灰乳消毒。病畜乳及其制品必须煮沸消毒。皮毛可用过氧乙烷熏蒸消毒并放置3个月以上再运出疫区。应将病、健畜分群分区放牧;病畜用过的牧场需要经3个月自然净化后方能供健康畜使用。

6.3免疫接种 疫苗接种是本病的重要措施。我国主要 使用S2和M5疫苗,我省目前羊群免疫采用S2株,多采用口服免疫,规模场免疫:3月龄左右首免,间隔1个月加强免疫一次 ,以后每年免疫一次。;散养户免疫:每年对3月龄以上羊集中免疫一次,新补栏羊每月定期补免,有条件的也可参考规模场免疫。

6.4适时开展监测 免疫羊群要在免疫后积极主动采样,送检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其他相关部门进行监测,掌握免疫抗体水平,发现免疫失败的羊进行即使补免,确保羊群免疫

有效保护率。总之,羊布病的发生量不断上升趋势,已经给养殖场(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对人产生一定的伤害,必须引起重视。只有科学饲养,做好消毒工作,提高羊只的抵抗力,定期对羊群进行疫苗接种,才能降低感染几率。此外,在免疫接种时定要注意使用专用投药器进行免疫,注意做好个人防护,规范处置废弃疫苗瓶、投药器等工作,采取综合生物安全措施,避免人为因素造成活苗扩散、污染环境等引起疾病的传播。若发现羊群中可疑病畜,一定要早隔离,控制传染源,避免病羊排毒感染其他羊只,此外还有对可疑羊群进行密切观察,坚持每天消毒,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健康羊群。

搜索更多有关“布鲁氏菌病羊得了怎么处理?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治”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