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太昊陵烧香几点到几点:高考前夕家长去淮阳太昊陵烧香
人气:335 ℃/2024-11-03 13:20:46
一年一度的高考就要来了,除了各种考前注意事项外,许多家长都喜欢去寺庙烧香求愿,祈求自己家的孩子能考出好的成绩。在周口地区关帝庙、淮阳太昊陵等都是家长们选择的热点,但是太昊陵有4样东西,能清楚知道的人不多。
好歹去一次太昊陵,咱们得知道点太昊陵的事,别回到家让人笑话。
淮阳伏羲陵俗称“人祖庙”,2006年河南省淮阳庙会的太昊伏羲祭奠,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始巫舞”形式的舞蹈、劝善意义的“守宫说唱”和保留着人类童年意识的民间艺术作品,这些构建了淮阳庙会的厚重和神奇。
1、担经挑
担经挑又称“挑花篮”、“花篮舞”,是由原始的巫舞演变而来。这种带有祭祀性和俗性乐舞的典故来源于华胥氏踩踏巨人脚印而生伏羲,因而表演的时候要沿着脚步跳舞,表现出得子的意思。
2、守陵人的说唱
淮阳庙会聚集了一批“守宫的人”,他们长期居住在伏羲陵庙中,聚集在道仪门下,多为女性,每天粗茶淡饭。白天向人传经宣讲伏羲的事迹和功德,劝人多做善事,弃恶扬善,晚上就在庙中休息。
伏羲的道仪门,又称为“礼仪之门”,在古代前去祭拜的帝王和臣民,凡是到了此处,必须整理衣冠,弹去身上的尘土,保证端正的仪表,恭恭敬敬的严肃前行。
3、摸子孙窑和还童子
子孙窑位于太昊陵显仁殿基石上的一个石孔,人称“神媒石”。用手摸一摸这个圆孔,不仅可以得子得孙,还能保佑平安。如果在摸了“子孙窑”或者拴娃娃得子之后,待子女到12岁的时候,要举行还愿仪式。
4、泥泥狗
泥泥狗是太昊陵泥玩具的总称,它不同于一般的玩具,被作为庙会上的圣物,担负着为人祖守陵的特殊使命。泥泥狗造型奇特,古拙神奇,图案各异,极具楚国时期艺术文化格调,被海内专家称之为“真图腾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