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横跨哪两个大洋 史上最划算的购地720万买回的阿拉斯加
阿拉斯加——美国人眼中“最后的边疆”
若不是近年来,“阿拉斯加犬”国内闻名,许多人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
(阿拉斯加雪橇犬,图片来源Alaska | Excursionist)
它位于北美洲西北角,东接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峡与俄罗斯相望。
面积171.7万平方公里,独自占据美国近1/5的领土面积。
但通常情况下,它只会出现在美国地图的角落里。
(阿拉斯加在美国和地球上的位置,图片@storyblocks)
01 山为筋骨 水为血脉
由南向北,阿拉斯加的自然风光,极致且多变。
南部,阿留申海沟
太平洋板块密度较大的玄武岩,正以每年2英里多一点的速度,俯冲到美洲板块之下
(阿拉斯加地形图,图片源自google earth)
板块的碰撞,促成了中南阿拉斯加的地理特征。
活跃的火山、大量的地震、粗狂的山脉
海沟以北,阿留申群岛如同“珍珠项链”,挂在太平洋的脖子上
3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上,矗立有众多火山,其中41座都处于活跃状态
(阿留申四山群岛航拍照片,@Ken Wilson)
阿拉斯加湾沿岸,板块运动塑造了与海岸平行的阿拉斯加山脉
高高隆起的山脉,不仅成为河流的分水岭,也拦住了北上的暖湿气流,造就了它“坏天气”之名
(阿拉斯加山脉及冰川,@Jack French)
山是阿拉斯加的筋骨,水则是它的血脉
中部,育空河,穿过高山峡谷,横贯育空高原,自东向西奔涌而去
(阿拉斯加育空河景观,照片由NPS拍摄)
一路向西
当育空河接近白令海时,忽又急转注入诺顿湾,与南部的卡斯科奎姆河一起,造就了育空三角洲。
这里遍布湖泊与沼泽,亦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育空三角洲卫星图像,图片源自NASA)
北部,布鲁克斯山脉,完全伸入到北极圈内,是北极地区最高的山脉。
其东西延伸1000公里,如一把利剑,隔开了育空河流域和北冰洋流域,成为二者间的分水岭
(布鲁克斯山脉,塞巴斯提奥· 萨尔加多摄影集《创世纪》封面作品)
越过布鲁克斯山脉,进入阿拉斯加北坡,这里是爱斯基摩人的天下
一片极地世界,得益于亿万年前古生物的馈赠,北坡油田的开发,为当地人带去了可观的收入。
一条长长的输油管线,纵贯阿拉斯加南北,沿途只有“道丁顿公路”遥相呼应,一起欣赏阿拉斯加的美景
(道丁顿公路和阿拉斯加管道系统@Jim Lo Scalzo)
02 纵横山水 极致风光
较高的纬度、寒冷的气候,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造就了阿拉斯加的极致风光
湖泊——3197个已命名湖泊,超300万个未命名湖泊。
面积最大的伊利亚姆纳湖,面积2622平方公里,是美国第三大湖泊
(伊利亚姆纳湖,图片@Jason Ching)
山峰——23座超过4000米的山峰,包揽了美国十大高峰。
阿拉斯加山脉中段的德纳里山,以海拔6193米的高度,拿下“北美最高峰”的桂冠。
(德纳里国家公园,图片来源 National park service)
冰川——阿拉斯加大约有10万条冰川,涵盖了世界大多数运动冰川
作为地球上最大的运动物体,冰川在自身重量的剪切力作用下运动前行。
(哥伦比亚冰川,照片:Stan Stephens Cruise)
奇特的景观、复杂的地貌造就了阿拉斯加众多的国家公园。
最大的兰格尔-圣伊莱亚斯国家公园,面积5.3万平方公里,仅仅是其中的马拉斯皮纳冰川就几乎可以容下罗德岛州
(马拉斯皮纳冰川,图片@trayflow)
位于最北端的北极之门国家公园,完全坐落于北极圈内。
每当夏季来临,太阳便24小时挂在天上,苔原上野花盛开,争奇斗艳
(北极之门国家公园,图片来源Coolworks)
阿拉斯加多火山,卡特迈国家公园亦因此而生,亦因火山遗迹而闻名。
1912年卡特迈火山剧烈喷发,周围山谷里出现上万个喷气孔,不断喷出气体、袅袅不散,“万烟谷”因之得名。
沧海桑田,卡特迈火山早已敛去暴躁,山口处出现了湖泊。万烟谷已被时光“吸干”了烟雾
只有谷地里寸草不生,徒留荒凉。
(万烟谷航拍照片,图片@Wiki)
03 山水有情 生生不息
阿拉斯加不只有雪橇犬,还有着种类繁多的其它动物。广袤的无人居住的土地,为它们提供了广阔的家园。
从高山上的精灵达尔羊,到深海的王者阿拉斯加帝王蟹。从小巧的青蛙,到巨大的座头鲸。
大约有1100种脊椎动物,及数千种无脊椎动物,生活在阿拉斯加的陆地和海洋中。
(出击!照片@Jkboy Jatenipat)
在阿拉斯加,约有32000只棕熊居住于此,占美国棕熊数量的95%。
在棕熊数量急剧减少的今天,阿拉斯加的棕熊之所以能够繁盛,与鲑鱼的大规模迁移密切相关
每当夏季来临、冰雪消融,数以百万计的鲑鱼会洄游产卵,棕熊们则会事先占领有利地形,等待着饱餐一顿。
(卡特迈国家公园的布鲁克斯瀑布,棕熊们正在捕食鲑鱼,图片@Kathleen Jerry)
南部的铜河三角洲,是北美鸟类迁徙路线上最大的“驿站”。
每年都有超过2000万只 鸻鹬类在此驻足,其它鸟类也栖息于此。包括所有的加拿大黑雁西部亚种、世界上1/6的黑嘴天鹅,以及相当一部分白额雁。
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铜河三角洲都会举办滨鸟节,摄影师们会带上自己的设备,来庆祝美国最大的鸟类迁徙。
(铜河三角洲的鸟类和摄影师们,图片来源“铜河三角洲滨鸟节”网站)
阿拉斯加的海洋与陆地一样,在夏季长时间光照下生机盎然,慵懒的海狮在岸边享受日光浴,成群的鲸则在海中尽情的觅食。
阿拉斯加最常见的是座头鲸。每年,夏威夷海域的10000多只座头鲸,都会长途跋涉4000多公里,前往阿拉斯加避暑、觅食。
(座头鲸越出水面,图片@Beginner DSLR Cameras)
在所有动物都享受夏季时,北极熊却在急切的渴望冬季来临。夏季沿岸破碎的浮冰,将北极熊隔离在内陆,无法捕捉到爱吃的海豹。
它们只能靠体内储存的脂肪,以及埋在冰下的海草维持生存,耐心的等待海面封冻,以便开始自己的捕食之旅
(北极光下的北极熊,图片@Marissa Galindo)
04 阿拉斯加 历史与发展
除了原住民,外部世界“干预”阿拉斯加时间并不长。
直到1741年,丹麦航海家白令第一次“发现”阿拉斯加。
到1799年才被纳入俄国版图,自那以后俄国人便来到阿拉斯加做起了皮毛生意。这里的动物们也第一次感受到来自人类的威胁。
(人类在捕杀海狗,图片来自维基)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后,阿拉斯加被以720万美元卖给美国,堪称史上“最划算”的地产生意。
当时无数人都以为,国务卿西沃德主导的这笔交易是赔本买卖,阿拉斯加因此得名“西沃德的冰箱”
事实证明,阿拉斯加是冰箱也是金库。随着19世纪80年代,克朗代合发现黄金,“淘金热”和蜂拥而至的淘金者带动了阿拉斯加的发展
(1898年阿拉斯加淘金者排起的长队,图片@Posterazzi)
20世纪70年代,阿拉斯加普拉德霍湾石油的发现,迅速将北坡沿岸平原,变成一个巨大的工业联合体。
通过长长的输油管线,北坡的石油被运出销售,让阿拉斯加州税收颇丰。通过州政府的“永久基金”,当地居民每年都能拿到,1000美元左右的基金红利。
(阿拉斯加普拉德霍湾油田,图片@Getty Images)
人类活动让阿拉斯加向前发展,也带去了诸多问题。
石油开发带为当地去了收入,也带去了环境污染。1989年“瓦尔德兹”号漏油事故,让上百万鸟类遭受了灭顶之灾。
逐年升高的温度,让阿拉斯加的冰川望而却步,逐渐的向高山上退却。
油田改善了北坡居民的生活条件,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习惯,丧失了文化传统
(融化的海冰与北极熊,图片@polar bears international)
阿拉斯加,最后的边疆
守卫边疆的“战斗”会是什么样?
只看人类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