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暖心萌娃陪奶奶晒太阳:点亮,心情系列报道之六

人气:366 ℃/2024-10-02 16:49:04

编前语:进入三月,各地陆续开启“网课”教学模式。一些家长在居家办公、“临时班主任”和“书童”的多重角色下,感觉“压力山大”。新华网邀请黑龙江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专家、黑龙江大学应用心理学副教授佟玉英做客新华访谈,为苦恼的家长们减压、支招。

新华网:疫情以来学生在家“宅”了一个多月,部分家长反映上“网课”的孩子进入不了学习状态,您有什么建议吗?

佟玉英:我建议家长先“唤醒”孩子的心理状态。延迟开学,有的孩子心理还处于“假期”状态,没有完全适应开学,可能会对网课出现一些抵触情绪。

家长要协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每天按照正常开学的状态准备,早睡早起、作息规律。先从生理上唤醒孩子,让孩子从心理上适应“要上课了”,做好心理预期和准备。

新华网:不少家长担心地说,一天下来孩子不是上课,就是写作业,每天忙忙碌碌,休息时间很少,担心孩子身体吃不消。这种情况如何应对?

佟玉英:居家上课,家长一定要协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包括休息和运动的时间。对于小一点的孩子,可以利用一些家庭小游戏,如猜拳、健身操等穿插到网课中间;大一些的孩子增加一些体育运动,让孩子身心放松、劳逸结合。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在旁边和孩子一起听课,假装“抢答”,增加孩子的学习兴趣。

新华网:一些学生家长提出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自己也不能时刻看着孩子上课,有没有什么办法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佟玉英:对于6-12岁的孩子,假期是提升孩子注意力的最佳阶段。家长可以采用“灯光追踪”“快手写数字”“火眼金睛”“蚂蚁回家”“找不同”等小活动增加亲子沟通,利用业余时间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对于中学生,家长可以让孩子参与“交叉静立”,“舒尔特方格法”,“听视觉注意训练”等都是不错的方法,“宅”在家里,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来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新华网:在家“宅”得时间长一点,再加上网课来袭,一些孩子偶有“厌学”和“逆反”心理,让家长很伤脑筋,这种情况如何化解?

佟玉英:孩子的情绪有多种原因,有时候学习的压力并不来自于客观,而是来自于主观期许。其实,对于喜欢和热爱的事情,孩子是不厌恶的。所以,家长应该陪着孩子,认真倾听孩子内心的真正诉求,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兴趣点在哪里,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

新华网:有的家长说,发现孩子自信心不足,经常说“我不会”“我不懂”“我就是学不好”之类的话,这种情况怎么办?

佟玉英:这种情况就要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激励。孩子每天都有网课学习任务,家长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不停地学习,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激励。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自我激励的目标;也可以让孩子学会积极暗示,比如“我一定可以”“我很优秀”“我一定能成功”等。

新华网:有一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家长说,从开始上网课家里就“鸡飞狗跳”,讲道理、说利害,感觉都没什么效果,孩子和自己都很苦恼,问题出在哪儿呢?

佟玉英:耐心沟通是桥梁。家长要保持耐心和孩子有效沟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父母在沟通时不可以势压人,应当循序渐进、以理服人。

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要平复自己的情绪,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让孩子自己去想一些恰当的解决“不爱学习”方法,而不是提出硬性的要求。(完)

联合出品:新华网黑龙江频道、哈尔滨市卫健委

策划:颜秉光

监制:李国红

文字:郭梁越

制图:董云竹

搜索更多有关“暖心萌娃陪奶奶晒太阳:点亮,心情系列报道之六”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