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大又甜又糯的玉米品种 为你寻找口感好高产的甜
有几位朋友,明春想种植鲜食玉米,来信询问能否介绍几个优良品种。为了回答他们,我将平时掌握的信息整理如下,请参阅。
甜玉米
1、中农甜488
该品种由中国农业大学培育,株型平展,株高219cm,穗位76cm,出苗至采收鲜果穗75天左右。花药黄色,花丝青色。果穗筒型,穗轴白色,穗长21.1cm,穗粗5.0cm,穗行数16行左右,秃尖1.0cm。籽粒黄色,行粒数41.4粒,鲜籽粒百粒重38.2g,出籽率71.0%。
抗病性:中抗大斑病、小斑病、矮花叶病,感丝黑穗病、瘤黑粉病、玉米螟。
平均亩产鲜果穗1099.4kg。
适宜密度为3000~3500株/亩,
可以在春、夏玉米种植区种植。
2、圣甜169
该品种由杭州众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鲜食甜杂交玉米种。幼苗叶鞘绿色,叶片颜色浓绿,花丝青色,株型半紧凑,,包叶紧实且可完全包覆籽粒不会外露,穗型圆筒型,白轴,黄白粒。平均株高184.0厘米、穗位58.1厘米、穗长19.9厘米、穗粗4.6厘米、秃尖长0.7厘米、穗行数18.0、行粒数34.6粒、百粒重31.4克。平均出苗至采收76天左右,比对照品种熟期早。
抗性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倒伏率1.6%、倒折率为0.3%,田间病害两年最大值大斑病3级,小斑病3级,南方锈病3级,茎腐病0.0%,纹枯病3级。
该品种皮渣率12.3%,水溶性糖21.9%,还原糖9.6%;2018年该品种皮渣率12.3%,水溶性糖14.2%,还原糖6.1%,专家品质品尝综合评分2年分别为87.7分和87.3分。
2017年鲜食组区域试验鲜穗平均亩产864.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3%;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31.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1.1%。
种植密度每亩3000-3500株,授粉后20~25天收获。
适宜在安徽全省作鲜食推广种植。注意防治玉米螟。
另外还有中农甜808、期达甜220,225,228、华泰甜216、京甜183等。
糯玉米
1、万糯2000
该品种由河北省万全县华穗特用玉米种业选育。
华北春种出苗至鲜穗采摘期90天,。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白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43.8厘米,穗位高100.3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绿色,果穗长筒型,穗长21.7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硬粒型,百粒重(鲜籽粒)44.1克。专家品尝鉴定87.1分,达到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
黄淮海夏玉米区出苗至鲜穗采摘期77天,比苏玉糯2号晚3天。株高226.8厘米,穗位高85.9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果穗长锥型,穗长20.3厘米,穗行数14~16行,百粒重(鲜籽粒)41.3克。品尝鉴定88.35分,达到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平均亩产鲜穗1160千克。
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亩种植密度3500株。适宜种植区域广泛。
2、京科糯768
审定编号: 国审玉 2021063特征特性:
出苗至鲜穗采收期 79天,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白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 株高 229 厘米,穗位高 100 厘米,成株叶片数 18-19 片。 果穗长锥形,穗长 19.5 厘米,穗 行数 14-16 行, 穗粗 5.8 厘米, 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糯质, 百粒重 37.5 克。平均 亩产 897.9 千克。
每亩适宜密度 3000-3500 株。施足基肥,重施穗肥, 增加钾肥量。注意防治病 虫害。适时采收。糯玉米采收鲜果穗, 采收期较短, 授粉后 22-25 天为最佳采收期。北方 区一般春播 4 月中旬至 5 月上旬,与其它玉米采取空间或时间隔离,防止串粉。每亩适宜密 度 3000-3500 株。授粉后 22-25 天为最佳采收期。适宜在黄淮海区域种植。
另外还有万糯系列、斯达糯系列、京科糯系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