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猫的物语:随笔,莱辛的猫
灯下漫谈
莱辛说,既然它们会做梦,它们一定会幻想。
原文 :《莱辛的猫》
作者 | 常熟理工学院 仇钧
图片 | 网络
多丽丝·莱辛爱猫,这是文学史上的佳话。莱辛写猫的作品更是文学史上的佳作。她描写的猫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切的有两点:其一,猫虽不具有狗的聪明,但它的意识高深莫测;其二是,自视为猫类研究者的人们不见得比那些具有敏锐观察力的猫主人更懂猫。
读到的不仅是猫的故事
小猫刚刚出生,蜷缩着身体,闭着朦胧且泛着蓝色幽光的眼睛,楚楚可怜,这很容易使人想到自己稚嫩的童年。莱辛的童年在南非度过,荒凉孤寂的原野上,野猫遍布。上个世纪60年代,英国Panther出版社出品了莱辛的作品《特别的猫》(Particularly Cats)。这是一本口袋书,薄薄的仅百页,黑色的封面上画着一只圆滚滚的橘猫(该画作者是Martin Leman),大脑袋上有一对类似人的眼睛,神秘的眼神中带着猫的温柔。在《特别的猫》的开篇部分,她回忆父亲用来福枪在屋子里射杀野猫的场景,猫的惨叫和血迹令她无法忘怀。采取这样极端残酷的手法,自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野猫多得实在令他们感到恐怖。
这本书的首版是在1967年,由此不难断定,这是莱辛中年时期的作品。书中主要讲述了她在伦敦寓所里所养的几只猫,着墨最多的是两只母猫,一只灰,一只黑。作为女性,莱辛很自然地关心母猫的生育。灰猫和黑猫在抚育小猫咪的认识上可谓南辕北辙。灰猫生了宝宝,如同没生一样,每到夜色降临,它就独自钻到莱辛的床上呼呼大睡,在莱辛呵斥下,又乖乖地去看护它的孩子们了;而黑猫一向郑重其事,对待小猫丝毫不马虎,既要喂奶,又要传授技艺,简直就是模范妈妈。
莱辛一向不认可给猫做绝育,在她看来,绝育后的猫失去了性别,随之失去的是天性。绝育后,猫的体型不再匀称,爱吃,发胖,性格也会改变。另外使她惧怕给猫做绝育的就是手术的残忍。在书里,她讲述宠物医院的医生通常要把母猫身上与生殖有关的器官一并切除,至此,她一再拖延给猫做手术,结果,母猫又生下很多只。
《特别的猫》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莱辛精心呵护垂死的灰猫。医生对它几乎放弃治疗,莱辛将灰猫带回家,像对待家人一样,不停地唤醒昏迷中的灰猫,给它喂葡萄糖水,或许,莱辛的爱举感动天地,这只猫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了。由于匍匐多日,猫的肌肉已经萎缩,过往习惯的动作以及行动目的几乎都忘光了,一切都要重新学习,重新适应,就像一个正常的人突然失忆了,无法面对环境一样。这本书最适合大病初愈的人阅读,一边因为身体渐渐康复,心情日益好转,当看到灰猫起死回生,一定情不自禁地赞叹起来:生命难道不是个奇迹?从书中,我们读到的不仅是猫的故事,更为重要的是感受到莱辛内心深处的善良、母性和怜悯。
2002年,Harpercollins出版社为莱辛出版了《关于猫》(On Cats),书中除了《特别的猫》外,又增加了《幸存者鲁弗斯》(Rufus The Survivor)和《大帅猫的晚年》(The Old Age Of El Magnifico)。后两篇写于上世纪末,彼时,莱辛已是古稀老人。年轻时代的莱辛善用“广角”,《特别的猫》书里除了猫,还有上世纪50年代伦敦的市井生活,以及朋友间关于猫的对话,那绝对字字珠玑,令人捧腹。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英国人语言的诙谐、机智与涵养。场景描写上也是“移动”中的风景,从伦敦寓所一直延伸到边远地带。在后两篇中,莱辛采用“微距”的视角,目光落于房间或者楼梯上。书中,她不仅充当猫的养护人和观察者,精神似乎也融入猫的世界、猫的语言和猫的情感之中。在《幸存者鲁弗斯》中,她写道: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如此迫切地需要与猫分享它们的语言。或许,莱辛想:如果能成为一只猫,那是多么的神奇啊!细读这三篇猫的传记之后,愈发能体会老年的莱辛,其语言冷静而凝练,像冬天的冰凌,而寒光冷冽之中折射出的却是人性的温暖。
她写的不是猫而是自己的思维
米沃什在《路边狗》中写到猫,他从男性的角度出发,以观感理解猫。他笔下的猫不是个体,而是群体。米沃什借猫来表达人类天性的存在:“我们别骄傲地抬高自己,也别再把人类的精神高地和低级感官区分开来。我们倒不如安坐,看着猫咪伸懒腰。如果说要在不断变化的人类天性中证明它的存在性有些困难,那至少在这个伸出红润舌头打哈欠的生灵面前,我们的天性正使我们怜爱地看着它,而这说明人类的天性毫无疑问地存在。”而莱辛笔下的猫是一个个的个体,拥有独特的品性、气质、智慧。在莱辛的随笔《时光噬痕》(Time Bites)中,她写道:不要指望对猫一概而论,那些有多个孩子的人就知道,孩子是如何千差万别,有的粗心大意,有的敏感细腻,有的木讷愚钝,有的天资聪颖。
猫在世界上流浪,靠什么?还不是那点智慧和机灵,见到狗,就躲得远远的;饿了,就祈求路人施舍食物。猫妈妈生下小猫,教会其捕食的本领后,就任其去闯荡世界了,把自身命运系于天地。猫的一辈子就是不断地与别的猫互斗、打闹、抢食、争夺配偶和领地的过程。鲁弗斯(Rufus)是一只流浪猫,雨天里,它不确定莱辛是否收留它,胆怯地躲在莱辛的家门口,瘦弱而萎靡,这样孤单凄楚的画面,令人想到贾科梅蒂的雕塑。鲁弗斯被莱辛收养后,它从门廊一角转移至餐厅的椅子,再到浴盆,最后它挑战家里的原住民——另外两只猫的地位,想进入客厅,最后莱辛只给它一个幽暗的角落的豆袋椅,它实在不愿意,只好灰溜溜地回到原地待着。
有人说她写的不是猫而是自己的思维。试想,毕加索笔下的人物画,有谁能断定这些变形的肖像到底是模特真实的内在写照还是毕加索主观的意识?在后两篇中,莱辛坦言,过去只知道猫有不同的脾气,后来才发现它们还有不一样的聪明才智。查理(Charles)对于人类使用的各类工具和物件都充满好奇。比如,围着收音机打探声音的来源;或者用爪子拨弄录音机的按钮。另一只布奇金(Butchkin)文质彬彬,它优雅的气质绝对不会让它诉诸武力,即使在关系到切身利益时候。它还有某种超级感知力,能敏锐地察觉到人类内心的细微变化,这让莱辛对它不能有半点马虎。鲁弗斯则是工于心计,懂得算计,知道如何一步步地达到目标。
那些“纸上谈兵”的猫专家们的研究未必值得莱辛细读,但是,莱辛还是褒赞美国动物专家加法里·马森(Jeffrey Masson)的书籍,比如他的《猫的九种情感生活》(The Nine Emotional Lives Of Cats)。我想莱辛认同马森的观点,还是基于一个前提:每只猫都是独特的个体,自有独特的灵性。从动物进化的历程来看,尚有许多未解之谜。它们的喵喵叫,以及打呼噜都想表达什么?与人类终日相伴,它们又把人类看作什么?
当它们的眼神发呆,目光转向虚无的时侯,马森认为它们在做白日梦。莱辛说,既然它们会做梦,它们一定会幻想。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831期第8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随笔 | 有情的风景
沪上学人 | 培养战略人文学者是当务之急
推荐
- 1虎皮鹦鹉属于手养鹦鹉吗?怎么区分虎皮鹦鹉是不是手养鸟317
- 2给龟换水能加维生素c 养龟还需备一剂维生素C443
- 3看图写话三个小朋友在玩跷跷板:小学生看图写话范文小熊玩跷跷板265
- 4lol新赛季ad是加强还是削弱,LOL测试服,斯维因增强卡莉斯塔狮子狗再次削弱120
- 5猫咪喜欢睡在你枕头旁边表达什么?当猫咪睡在你身边在它眼里215
- 6狗狗剃毛之后前后对比,美容师晒狗狗刚剪完毛的样子439
- 7养鱼的水泵抽不上来水的原因,为什么养鱼会水泵缺水395
- 8学员驾校练车时出车祸责任属于谁 我来驾校只办三件事熄火331
- 9无主之地3 本体兽王,无主之地3新角色,兽王预告来袭410
- 10一个人出去散心旅游去哪里好 一个人出去散心适合去的地方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