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成千上万的老鼠怎么消灭?澳洲老鼠泛滥成灾开始啃噬人类
一位绝望的女士蹲在地上,面前是她被烧毁的房子。原来是老鼠咀嚼了屋顶上的电线并 引起火灾而烧毁了她的家。
不仅如此,她十二岁的儿子约翰,九岁的查理和七岁的奥利弗都被老鼠咬了。
它们到处都是,会在晚上爬到孩子们身上,穿过鞋子,坐在家里的长凳上。
为了保护食物,他们一家人还不得不将食物放入密封的箱子中。
为阻止老鼠在睡觉时咬伤自己,澳大利亚的农民则不得不将床腿放在水桶中。
澳大利亚老鼠为何如此泛滥?还有人类灭不了的动物?
自1788年野生家鼠(Mus musculus)随欧洲殖民者与第一舰队,一起进入澳大利亚以来,就成了当地生态的噩梦。
它们通常可以长到7.5-10厘米,尾巴长度为5-10厘米,体重在40–45g。在野外,颜色多为灰色,浅棕色和黑色。
可以跳45厘米高,无论是屋顶还是开阔的田野,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由于澳大利亚适宜的生存环境,加上缺乏天敌,导致老鼠野蛮生长。更重要的是,出于它们优秀的繁殖能力,人类也很难将它们灭杀干净。
雌性家鼠的发情周期长约四到六天,怀孕期大约为19-21天,之后就能生出3-14年轻幼崽。
幼崽在出生21天左右断奶,雌性大约在六周时达到性成熟,雄性大约在八周时成熟,但两者均可在五周前交配。
而一只雌性每年可以生5到10胎,几乎可以全年繁殖,因此一旦拥有良好的繁殖条件,老鼠数量会呈几何式增长。
上图:出生两天的小鼠
澳大利亚鼠患有多严重?
1871年,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瓦尔盖特附近首次发生鼠患。
很快,第二年就在南澳大利亚的萨德沃思附近发现了另一场鼠患。
紧接着1880年,古尔本河地区又出现大片老鼠泛滥成灾。
1917年的鼠患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鼠疫之一,遍布南澳大利亚,甚至牵连了西澳大利亚的一些州。
从那以后,大规模鼠患每隔几年就要发生,而且频率越来越高。
上图:人们杀的老鼠堆成鼠山
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已经发现澳大利亚鼠患的爆发规律:往往在连续干旱数年之后,会迎来一次大规模的鼠患。
这是因为,大多数在干旱年间艰难生存下来的老鼠生命力都相当顽强,一旦赶上雨水充足的好年景,它们就会“爆发式繁殖”,给澳洲的人和动物带来可怕的灾难。
2004年,在澳大利亚南部和东部的粮食种植区,顽强的老鼠们为了食物聚集在一起,并交配繁殖,其密度可以达到每公顷3,000只。
今年也是这样的情况,在连续几年干旱之后,去年澳洲东部迎来了难得的雨水充足期,粮食也获得了大丰收,水和食物都不缺的老鼠们开始了疯狂的繁殖。
基于老鼠恐怖的繁殖效率,在这短短两个月间,澳洲东部几个州的老鼠数量就已经泛滥成灾。
数以百万计的老鼠在澳大利亚东部的大片土地上洗劫了农场,吞噬了庄稼,破坏了财产。
他们淹没了城镇,遍布人们的家里的家具,天花板和垃圾箱,教室都经常出现它们的身影。甚至已经闯入医院,连病人都被咬伤。
由于老鼠习惯于夜间活动,因此一旦到了晚上,老鼠们就会占领马路。
如果你恰好正在开车,甚至会无法看清道路,映入眼帘的只有平铺在马路上的老鼠构成的一片灰色。
如果你站在路上不动,它们甚至会爬上你的裤子,运气不好的话,甚至会站在人的头上。
上图:躺平的喵星人,任凭老鼠趴到头上。
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依旧有人出来作妖。几天前,闻名世界的非盈利机构善待动物组织(PETA)跳出来大声疾呼:“这些眼神明亮,对事物充满好奇的小动物只是在寻找食物来生存而已。他们不应该被人类至高无上的观念而被剥夺生存的权利。与此同时,我们敦促农民和居民不要毒害这些小动物。”
当然这些言论没少受到批评。
上图:善待动物组织(PETA)要求放老鼠一马
面对当下严峻的鼠患,澳大利亚各州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治理措施,例如,拨款采购老鼠药,鼠饵,捕鼠工具等。
同时,为了控制鼠疫,现在已授权使用一种违反当地法规的毒物。号称世界上最致命的老鼠******,一种名为溴苯丙隆的物质。
溴苯丙隆是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一次取食的量,就能给这些啮齿动物带来死亡。
上图:抗凝灭鼠剂对生态系统中猎食者的危害路径图。
但说它违反当地法规,是因为它的半衰期更长,这意味着这种******可以在动物肝脏中停留数年。
这增加了给除老鼠之外的、非针对性的野生动物带来的食用中毒的可能性。因此通常会限制使用。
在美国,就有狐狸和其他濒临灭绝的猎食者,因经常吃到感染了有毒物质的啮齿动物(如鼠类),而中毒死亡。
因此,也有环保主义者警告说,名为溴苯丙隆的******可能损害其他吃老鼠的动物。
但对于澳大利亚来说,已经顾不上这些后果了。
总得来说,对于鼠患,澳大利亚可以说是手段尽出,但依旧不能阻止肆虐的老鼠每隔几年就洗劫一次农场,想必他们早已习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