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丝小圆扇制作过程:与文创结合与时尚跨界
一柄团扇,一种风雅,极致的东方韵味之美。寓意团圆友善、吉祥如意的团扇,是中国汉族传统工艺品及艺术品。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团扇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桂林圆竹剖丝团扇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年过七旬的桂林人黄硕夫和女儿黄可人通过技艺创新和材料多元化,在与文创结合、与时尚跨界中不断探索,把团扇的文化展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让团扇制作这门流传千年的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
传统手工艺多次获得国际认证
不久前,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亚太地区分会通报了2021—2022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结果,中国有9件(套)作品获得徽章认证。其中,两件(套)作品为桂林圆竹剖丝团扇技艺传承人黄硕夫、黄可人父女制作的鱼骨式壮锦团扇和三子团扇。
这已经不是父女俩的团扇作品第一次获得相关认证。他们将多种民族元素融汇于团扇之中,所设计的作品分别获得7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的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
鲜艳的苗绣团扇。除署名外,本文图片均由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唐晓燕摄
黄硕夫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制作团扇。桂林圆竹剖丝团扇制作工艺精细,扇骨与扇柄以竹节为界,一体成型。匠人将一根直径1厘米不到的竹子均匀地剖成几十根细竹丝编成扇骨,再用宣纸、棉布、丝绸等贴制扇面,最后经过剪裁、包边等工序制作成剖丝团扇。
目前,桂林包括黄硕夫父女在内,有几家做团扇规模较大的企业,有的实体店开在热门旅游街区,而在各大旅游展会上也经常能见到桂林团扇的展台。
客户订制的各种文创、广告扇。
创新工艺为传承搭建群众基础
黄硕夫说,早年随着团扇使用性降低,剖丝的过程既难也苦,没有年轻人愿意来学来做。这让黄硕夫想到要创新工艺,插丝团扇应运而生。只需将竹丝插入固定在扇柄上已钻好孔的藤圈、竹圈、或圆木片上粘牢即可。“这样,我们只需提供半成品,进行简单的培训,普通人很容易能上手。”
扇骨制作难度降低后,灵川县定江镇工厂附近不少居民都成了他们的“临时工”,大家可以到厂里把半成品材料领回家插扇骨,按件获得手工费。
文化加持个性展示小团扇找到大舞台
经过几年的精心打造,黄硕夫父女俩的非遗团扇文化馆即将正式开放。
全新的非遗团扇传习体验馆。
在黄硕夫看来,团扇的设计制作,除了保留其遮阳挡风、送风纳凉等基本功用外,充分发挥团扇展示性强的特点,将其文化载体的作用释放出来,才能让团扇传承发展拥有不竭的生命力。
“我们的销售冠军是那套以桂林山水为扇面的插丝团扇,一年销量有100万把之多。画作、材质都是桂林元素,连续多年被选作桂林漓江游船上的旅游纪念品,成为游客把桂林山水带回家的一张名片。后来,一些外地的文旅企业也找到我们设计团扇。 ”黄可人说。
画有桂林山水的竹膜扇。
在展厅里,有一排为多家博物馆定制的文创团扇很吸睛,合作的单位有云冈石窟、陕西历史博物馆、北京故宫、台北故宫等。此外,桂林团扇还走进了国际时尚圈,与一线奢侈品大牌联名设计。
云冈石窟定制的文创团扇。
展厅里展示了一把昂贵的麦秆画团扇,扇面画为名家所作,展示的是百里负米的24孝故事,使用了罗汉竹为原料,制作非常精美。“我们扇柄材质的选择也在不断创新,今年获得徽章认证的三子扇,便是用筷子做的扇柄。”
用筷子做扇柄的三子扇。受访者供图
在黄硕夫父女俩看来,年长者爱收藏,年轻人爱展示,团扇的前景其实很广阔。父女俩首创的空白宣纸团扇,正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群,不同爱好者的个性化需求。
随着汉服的流行,团扇走进了更多年轻人的生活里。
走进校园把传统手工艺的种子撒播
10月17日下午,黄硕夫父女俩带着几十套制作团扇的工具,来到桂林市乐群小学,他们要给50多名小学生上一堂圆竹剖丝团扇制作课。70多岁的黄硕夫一进教室看到孩子们期待的目光,很快就上手教学。女儿在上面讲解,他在学生们中间,手把手教粘扇面。
黄硕夫手把手教小学生制作团扇。
2018年起,黄硕夫父女和企业的员工们走进桂林多个小学,通过每周两节的课程,把团扇制作工艺教授给孩子们。此外,他们走进乡村,针对留守儿童进行义务教学。几年下来,上万名小学生接触学习团扇制作,学校还举行团扇艺术节等活动,展示同学们制作的团扇,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上团扇。
同学们高兴地展示自己制作的团扇。
在非遗团扇文化馆楼上,全新的非遗团扇传习体验馆已布置完毕,随时可以接待研学体验者来这里学习、制作、体验团扇。黄可人说:“我们希望把传承和保护传统手工艺的种子,撒播在更广阔的土壤里,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