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方法判断宝宝饱没饱:宝宝到底吃饱了吗掌握饥饱信号
当妈妈遇到这两个问题时,心里就开始忐忑不安与自我怀疑了:
- 宝宝到底吃饱了吗?
- 你的奶水是不是不够呀?
的确,对于亲喂的母乳妈妈来说,真的很难回答。
宝宝又不会说法,而乳房上并没有刻度表明奶量,所以妈妈根本无法准确评估,宝宝是不是能吃饱了,自己到底能产多少奶。
那么这个答案就无解了吗?
不,答案其实在宝宝身上。
今天我们就从宝宝身上挖掘宝宝吃饱了或者饥饿的信号,学会后,你3秒钟就可以判断了。
喂奶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01
读懂宝宝的「婴语」:我饿了,快来给我喂奶来瞧瞧,宝宝发出的饥饿信号:
- 咂嘴或者舔嘴唇
- 嘴巴作出吸吮动作或发出吸吮声音
- 伸出舌头
- 当有东西碰触到宝宝的脸时,他会移动嘴巴或头部去寻找并张开嘴巴
- 把手放进嘴巴
- 烦躁不安、身体活动增加
这些都是饥饿的早期信号,家长需要及早发现哦。
为什么呢?
早期信号:我有点饿了→中期信号:我好饿呀→晚期信号:我快饿死了
因为宝宝饿极了,会很激动地扭动身体或大声哭闹。
就像上面第三部分图片中的宝宝发出的晚期饥饿信号:我快饿死了。
这时想要他宝宝含乳喝奶就会比较困难,你都可以想象到这个情景,真的让人崩溃。
这时候,你要做的是,先安抚宝宝,等他情绪平稳后,再喂奶。
要不然,他急你也急,估计你们两只能互相「伤害」。
当然,也不必每时每刻都盯着,有个小技巧分享下:
- 对于 1 个月内的新生儿来说,建议家长每 1~2 小时就主动去观察宝宝是否出现饥饿信号。
- 随着宝宝长大,这个时间可以拉长到 3~4 小时。
捕捉到宝宝发出的信号,并不简单,需要耐心观察和联系呢。
也就是说,不栽几次跟头,还真学不会。
捕捉饥饱信号,真的考验你的观察力
02
读懂宝宝的「婴语」:我吃饱了,别再硬塞学会判断宝宝饥饿信号,我们再来看看,宝宝吃饱的信号是什么样的:
- 吃奶速度明显减慢,吃吃停停
- 听不到吞咽的声音,更多的是含着乳头玩
- 开始东张西望,对妈妈的乳头或者奶瓶不再感兴趣
- 吐出乳头或奶嘴
- 在用乳房或奶瓶尝试喂奶时,闭上嘴巴或转过头避开
- 露出满意的表情,不再哭闹
- 宝宝安静而满足地睡着了
不同宝宝的表现可能不一样呢,记得多观察。
每一次喂奶,都是与宝宝的亲密互动
03
6个月内宝宝究竟要怎么喂?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刚开始按需喂养,差不多3个月左右,就可以按时喂养。
这跟宝宝胃容量和生长速率有关系,我们分四个阶段来说说:
第一阶段:刚出生的宝宝
胃容量较小,一次只能吃少量奶,过不久又饿了,饿了就要喂,就像大人的「少食多餐」。
第二阶段:满月以后的宝宝
他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进食规律。而你也在这个过程中,身经百战,掌握他的进食信号,是饿了还是吃饱了。
捕捉信号能力越熟练,你带娃就越轻松。
轻松带娃,真的是每个新手爸妈的梦想
第三阶段:3个月的宝宝
随着月龄增加,宝宝的胃容量也逐渐增加,每次吃奶的量也会相应地增加,两次喂奶的时间间隔会相应延长,喂奶次数减少。一般 3 月龄左右,你就可以有意识地按时喂养,建立规律的喂养习惯。
宝宝3个月以内,差不多每 2~3 小时需喂奶一次,每天喂奶 8~12 次。
第四阶段:4-6个月宝宝
随着宝宝月龄增加,就可以增加喂奶间隔时间。
每 3~4 小时喂奶一次,每天喂奶 6~8 次。
辅食添加后,也可以逐渐减少夜奶次数,让宝宝慢慢学会睡整觉。
娜娜叨叨:
我们可不能把大人的饮食习惯套用到宝宝身上,人家饮食习惯可比我们健康多了,标准的少量多餐呢。
饥饿还是吃饱了,宝宝自己就会判断,因为这是一种本能。
所以说,养娃这事,可以很简单,那就是多听听宝宝的意见。
今天关于【宝宝饿饱的信号】就分享到这里了!
恭喜你又掌握一个新的知识!
如果觉得有用的话,顺便点个赞,转发一下!
当然,你还有什么疑问的话,欢迎到评论区留言哦~
关注我,每天为你送上靠谱、有趣的育儿小知识,让育儿更简单,更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