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跨越数个时空的爱恋:穿过半个多世纪的等待

人气:392 ℃/2024-01-01 04:39:44

季文军老师的这首诗歌里面有信守爱情的责任与担当,抒发内心的思念之情和不变的情怀。这首美好的诗歌背后还隐藏着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

中国有一位博古通今的学者,国学大师,国宝级的学界泰斗——季羡林。他生于1911年。去世的时间是2009年,享年98岁。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胡适的得意弟子。

1935年的季羡林先生23岁的时候,有幸到德国的哥廷根大学留学,在德国留学时,与季羡林住的同一条街上,有一家叫迈耶的德国人家,他们夫妇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大女儿叫伊姆加德,金发碧眼,活泼可爱,年龄比季羡林小一些,当时尚未嫁人,待字闺中。

那时季羡林正在写博士论文。他用德文写成稿子,在送给教授看之前,必须用打字机打成清稿。可是季羡林没有打字机,也不会打字。伊姆加德主动提出帮助季羡林打字。这样一来,季羡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天天晚上到她家去。在这期间他完成了数百万字的论文集。

季羡林先生在德国呆了十年,在这十年间女孩儿经常在生活中,在学习上帮助季羡林,所以跟季羡林产生了一种很深的感情。

季羡林先生当时是抱着学术救过的初衷来到德国学习的,因为二战,在德国逗留了十年,这十年间他已经把哥廷根当作了第二故乡。哥廷根也没有忘记这位卓越的中国留学生。2008年哥廷根大学颁发证书,授予季羡林哥廷根大学杰出校友。

1945年二战结束,他要回到祖国去。伊姆加德的内心是痛苦的,可季羡林的内心又何尝不痛苦呢?但他同时也是纠结的,因为季羡林早已有家室,虽然季羡林的婚姻是包办的,但是他必须面对这个现实。如果留在德国,就意味着他抛弃了祖国和他的亲人,就跟他报效国家的初心相违背了。经过再三的思考季羡林先生做出了一个选择,就是回到祖国去。

季羡林辗转瑞士回到祖国。到上海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跪下叩头,然后捧起了一把土,亲吻了一下说:“我的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在2000年的时候,一位女导演想拍摄一个关于季羡林先生的电视记录片,这个电视片涉及到他在德国留学的生涯。所以这个导演专程来到了德国的哥廷根,来到了他曾经留学住过的地方。

接待导演的正是当年的那个女孩儿,岁月不留人,当时她已经80多岁了。他就问导演:“你是从中国来的客人吗?”那女导演说:“是啊,我是听说季羡林老先生曾经在这里留过学。”这个德国老太太当时就非常激动,他说:“季羡林是住过这里啊,我一直在等他,他这些年还好吗?身体怎么样啊?”

当导演听说了她和季羡林先生的故事后,非常感动。这个老太太眼含热泪非常激动。那个老太太向导演动弹着自己的手指,说“我一直在等他回来,那你看我的手指还是这么灵活,我还能帮助他打字。”

这时的德国老太太已经88岁了,事情已经过了六十年多了,整整一个甲子的时间。这个老太太为了等季羡林,一直没有结婚。

而且她家里还依然保留着当年为季羡林打字用过的那台老式打字机。这个德国老太太支付了一生的光阴,为了自己的爱情,为了爱一个生在异国他乡的人,一等就是60年,人生能有几个六十年?

1991年,80岁的季羡林在写长篇回忆录《留德十年》时,首次披露了他50年前这段鲜为人知的爱情经历。“我就是怀着这样的感情离开迈耶一家,离开伊姆加德的。到了瑞士,我同她通过几次信,回国以后,就断了音讯。”

1980年,季羡林重访德国时,曾想过去看看伊姆加德,但却因为新房东并不认识这个人而无缘相见。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岁月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概念,更多的则是诠释生命的长度和宽度,在生命之中我们会经过很多磕磕绊绊,也遇到过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在生命的进程中,总会有一些令我们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事儿。比如亲情,友情,爱情等等,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才有了人生不同的经历。

搜索更多有关“跨越数个时空的爱恋:穿过半个多世纪的等待”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