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为什么宋国很多愚蠢故事?由一个宋国的善人做好事延续三代

人气:307 ℃/2025-01-10 03:56:27

古人常说,行善积德,福虽未至,祸已远离。易经上也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本意是说,一个家庭一直坚持与人为善的传统,会得到良好的生存环境,周围都是朋友,结果会福泽子孙后代。

可是,这种正常的为人处世的文化传统,因果理论,历史常常给扣上了神秘的色彩。

列子的这个故事就有这样的味道。

宋人有好仁义者,三世不懈。

宋国有一个人喜欢做好事,乐善好施,三代人都毫不懈怠。我们做事能坚持几个月,几年,已经感觉了不得了,比如清月读书会坚持了十几年,不管做的如何,这样一说就觉得了不起,可这家人,整整做好事延续了三代。

家无故黑牛生白犊,以问孔子。

他家的黑牛平白无故地生下一头白色的小牛,古代人认为白色的东西不吉利,像白猫、白狗都不大受欢迎,直到现在还有人认为“事出反常必有妖,人若反常必有刀。言不由衷定有鬼,邪乎到家必有诈。”所以他们便拿这件事来请教孔子。问问吉凶。

孔子曰:“此吉祥也,以荐上帝。”

孔子说:“这是吉祥的事,用他来祭献天帝吧!把小白牛杀掉,祭拜一下上天就好了。这家人也很听话,就照做了。

居一年,其父无故而盲,其牛又复生白犊,其父又复令其子问孔子。

过了一年,这户人家的父亲无缘无故瞎了双眼,好像不像孔子说的那么吉祥,他家里的黑牛又生了一个白色的小牛,这家父亲有让儿子去问孔子。

其子曰:“前问之而失明,又何问乎?”

他的儿子说:“前次问了孔子,你就瞎了眼睛,还要问什么呢?”年轻人一看到不对的就会怀疑,心想孔子说吉祥,最后这么倒霉,眼都瞎了。

父曰:“圣人之言先迕后合。其事未究,姑复问之。”

父亲说:“圣人的预言同事实先是相背,然后才吻合。这件事还没完结,姑且去请教他吧!有些事开始不好,最后的结果还不一定。这个时候信心最容易动摇。”

其子又复问孔子。孔子曰:“吉祥也。”复教以祭。

他的儿子便又去问孔子,孔子说:“吉祥啊!”又教他们用小牛祭天。

其子归致命。其父曰:“行孔子之言也。”

儿子回家转达孔子的意思,父亲说:“照孔子的话去办。"从这里我们看古代的教育,孩子不管心里如何想,家里做主的还是父亲。

居一年,其子又无故而盲。

又过了一年,他儿子的眼睛也无缘无故地瞎了,好像孔子的话二次不灵了。

其后楚攻宋,围其城,民易子而食之,析骸(hái)而炊之,丁壮者皆乘城而战,死者大半。

后来楚国打宋国,包围了京城,城里吃的东西没有了,老百姓饿的交换子女来充饥,劈开骨头生火做饭。古代战争的痛苦是现代人无法想象的。成年的男子都登上城墙作战,死亡的人超过一半。曾经有人写过《中国古代吃人史》,人不但吃动物,还吃人,原因一般有两个,一是饥饿,二是祭祀,《左传襄公四年》说后羿就是被家众造反杀了以后煮了,还让他孩子吃。这里宋人易子而食在《宣公十五年》有记载。

《吕氏春秋》忠廉里面有一个故事,说齐国有好勇的人,一个住在村东头,一个住在村西头,都是勇士。有一天相遇,其中一个说,去喝点,喝了几壶,一个说,想吃肉吗?另一个说,你,是肉,我也是肉,于是,两个人弄了些酱,用刀割着互相吃对方的肉,最后一齐死了。

另外,人吃人的历史,中国的历史上记录了七八十件。

此人以父子有疾皆免,及围解而疾俱复。

这家人因为父子眼瞎了,不能打仗,幸免于难,等到京城解围,楚兵退了。这父子两人的眼睛就痊愈了,又能看见了。结果对于这家人来说是比较幸运的。

这里的故事可以扯一下,这对父子相安无事,可能是饥饿疗法起了作用。从道理上说,有《老子》福祸相依的味道。

这其中的行善,坚持仁义,诚心,成了我们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

搜索更多有关“为什么宋国很多愚蠢故事?由一个宋国的善人做好事延续三代”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