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灌浆期注意事项:小麦灌浆期有,5怕
如今已进入5月中旬,湖北早麦进入了采收期,今年新麦行情相比去年不尽人意,开秤价仅1.25元,但这依旧不能打消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毕竟长江以北地区,小麦品质更好,大家坚信能够卖出更高的价格。
尽管湖北小麦已早熟,可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等地,小麦目前才不过进入灌浆期,而灌浆期对小麦产量的形成事关重要,“5怕”要注意,做好4点每亩可增产200斤,农民要及时了解。
01、小麦灌浆期有“5怕”
所谓的灌浆期,其实就是小麦利用光合作用合成蛋白质、淀粉、叶绿素等有机物的过程,再经过同化作用将其存储在小麦种子内,通常需18-20天。
灌浆期产量增加的秘诀就是,小麦体内的钾离子可将养分集中运输到籽粒中,灌浆速度快,那小麦千粒重增速也快,产量自然也就更高。
不过传统种植中,农户的观念是灌浆期后不必进行管理,等到20-30天等待成熟采收即可。实际上, 这种方式是错误的,田间管理不能放松,特别是灌浆期有“5怕”,一定要注意。
1、怕旱涝
灌浆期小麦对水分有一定的需求,但不能太多,因而田地中忌讳过旱或过涝,这样小麦灌浆工作才能正常进行。
5月份气温回升、雨水偏多,对土壤墒情普遍较差的小麦来说是个好事,可以满足小麦灌浆中的水分需求。然而,如果雨水偏多,或出现连日多雨,那土壤湿度就会增加,甚至有水渍出现,不利于小麦根系的生长,甚至会出现烂根、早衰现象,使得小麦品质、产量大跌。
当然,麦田也不能太干旱,不然小麦的灌浆也会受到影响,待到收获时麦粒干瘪、不饱满、千粒重低。
2、怕倒伏
每年灌浆中后期,因小麦植株“头重脚轻”,很容易就会出现倒伏现象,特别是有大风、雨水天气,倒伏更是普遍存在。
而此时的小麦已进入衰老期,茎秆比较脆弱,很容易折断,对农民的亩产量影响很大。
3、怕干热风
干热风指的是小麦生长后期,在高温低湿环境下伴有大风而诱发的自然灾害,它也是农民在灌浆期所面临的主要灾害,对小麦产量有着直接影响。
那么,如何定义干热风呢?中午14时气温大于30℃且相对湿度小于30%、风力≥3米/秒即可形成干热风。
干热风一旦形成,那就会导致小麦叶片的蒸腾强度提升,水分也会被大量蒸发。要知道小麦干物质的积累主要靠蒸腾作用运至叶片,一旦水分蒸发较多,那正常的灌浆活动就会遭到破坏,进而缩短灌溉期,千粒重下滑、籽粒干瘪、小麦早衰、品质变差。
4、怕发病
随着5月份的到来,气温逐步升高,相对湿度加大,这种高温高湿环境下最容易诱发病虫害,特别是锈病、赤霉病、纹枯病、******病等。
小麦在生长后期,植株抗病性大幅度下滑,而此时农田通风、透光效果较差,这些都会使得病虫害加剧,对小麦影响较大,减少产量和品质。
5、怕脱肥
小麦灌浆时,对水肥的需求比较多,需要足够的肥料才能满足灌浆需求。一旦土壤肥力差、肥料施补慢,那很容易会诱发小麦的脱肥,使得小麦抵抗力下滑,病虫害也会光顾。
02、做好4点每亩可增产200斤
1、合理灌溉很多人认为,小麦灌浆期时“头重脚轻”,此时对其灌溉,极易引发倒伏。其实不然,小麦灌浆期对水分仍有一定需求,合理进行灌溉,可有效调节土壤湿度,保证养分的有效运输,提高千粒重,增加产量。
当然,灌溉与否,也要看是否有降雨天气,风雨天气来临前要停止灌溉,不然容易倒伏。
2、防干热风
对于干热风,并没有绝对有效的方法, 如果当地的温湿度较高,且有大风,此时就要及时做好预防。最常见的预防方式是浇灌溉水、喷叶面肥或增施底肥,以提高小麦抗逆性,减少干热风影响。
3、适时追肥
小麦灌浆期时,如果发现叶片发黄,此时就是“脱肥”前兆,此时就要及时补充氮肥,再浅浇水,一亩可施6-10斤尿素,一周后再追肥一次,即可让小麦长势更壮。
4、病虫害防治
灌浆期时极易诱发疾病,想要减轻病害,最主要的就是及时展开病虫害防治,对症下药,严重时,杀菌剂、杀虫剂要同时喷施,以减轻病害带来的影响。
做好以上这4点,相信小麦在灌浆期就可茁壮成长,加速完成千粒重,产量、品质都会迎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