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死鱼是什么原因?开春死鱼频发原因究竟何在
每年开春,巨龙水产电商客服就会频繁接到不少养户发来的死鱼照片或者视频,咨询解决方案。
那么,到底为什么每年开春死鱼现象会频发呢?
巨龙水产技术团队结合多年的技术服务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原因和应对措施,以帮助养殖户从根源上做好防范,减少鱼发病死亡的机率,提高养殖效益。
原因一:底质恶化埋下隐患
经过整个越冬期,池塘底部蓄积的粪便、残饵、动植物残体等有机物太多,随着气温回升,上下水层对流,塘底的有毒有害物质上泛到中上层水体,短时间造成水产动物强应激和急性中毒,或感染各种细菌性疾病,如水霉病、出血病等,养殖密度越高的池塘,发病和死亡情况越严重。往往在这种情况下一但鱼发病,用药效果往往不理想,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损失,严重的甚至是血本无关。
那么如何从根源上清除掉这个“定时******”呢?养户需要把握两个要点:
多年老塘一定要清塘晒塘。
多年养殖尤其是没有活水的池塘,多年的污物积累底部环境已经非常恶劣就,就像埋下一颗定时******一样,随时可能被引爆。
养殖过程中定期改底。
养殖过程中尤其是投料高峰期一定要定期改底,及时改良底质环境,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的积累和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可以定期使用巨龙生物“底益康”、“底改先锋”、“臭粘消”、“二氧化氯”进行改底,投料高峰期建议每隔10~15天施用一次底改产品。
原因二:春季水产动物体质普遍偏差
很多养户在越冬期几乎不投料,开春后又没有及时投喂,越冬鱼几乎没有摄食,营养缺乏,能量不足,体质弱,特别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而春季水温上升,水霉菌、细菌、寄生虫等开始繁殖,水霉病、赤皮病、竖鳞病、细菌真菌混合感染的情况不断发生,最先开始死底层鱼,严重的池塘死亡率可达70%,给水产养殖造成重大损失。
那么如何增强鱼群体质呢?我们需要把握以下两个要点:
越冬期也要定时投料。
很多养户认为在越冬期鱼不吃食的,其实不然,在温度适中的中午,一部鱼都会吃食的,真正不吃食的在黄河以北的地方。黄河以南的区域,可以选择每隔7~10天在气温适中的中午少量投喂饲料,增强鱼的体质,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维”和“免疫他”类抗病营养性产品效果更佳。
开春后及时肥水。
开春后及时肥水可以为鱼儿提供适口的天然饵料,春季阴晴不定,光照强度和时长都不充足,营养缺乏等因素都在限制有益藻类的生长繁殖,导致肥水困难,可施用一些氨基酸类肥水产品,如“氨基酸肥水宝”、“饵肥双效肽”帮助快速低温肥水。
原因三:养殖过程中一些操作不当。
养殖过程中一些步骤的操作不当,也会导致开春后鱼易发病和死亡,存塘密度高,鱼群拥挤摩擦而感染各种病原微生物;捕捞后或过塘鱼没有及时消毒,体表有损失的鱼容易感染细菌真菌,发生水霉病或细菌性出血;放苗前不消毒,鱼苗下塘后疾病频发、死亡率高,等等。以下环节要尤其重视:
合理控制存塘量。
当下国内疫情趋于稳定,人们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轨迹,及时出售已达上市规格的水产品,可缓解池塘顶塘压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产动物因相互拥挤擦伤而感染病原微生物的风险。
养殖操作步骤前后做好消毒和抗应激措施。
捕捞或过塘后、放苗前要及时做好消毒和抗应激工作,消毒可用“鼎碘”或“优碘百毒净”,抗应激可选择“高稳泼C”或“黄芪多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