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达华手指受伤恢复正常了吗?小Q戳泪腺任达华哭光两包纸巾
对于不少普通大众来说,“导盲犬”是个与我们有着隔阂的词语。
大多数时候,都只能在教科书或者宣传视频上看到它们。
国内就曾出现过带导盲犬在外就餐被投诉的事,它可能是茶余饭后的聊天话题,但是其中所暴露的,正是许多人对导盲犬的认识不足。
身为视力障碍患者的“眼睛”,导盲犬一直以来就被不了解的人所误会。
再加上中国的导盲犬都是优先选择拉布拉多犬与金毛,体型较大。
这就让更多因“狗咬人”新闻为之色变的人们,对视障人士牵着的导盲犬唯恐避之不及。
一切的根源,都是建立在对导盲犬认识不足的问题之上。
不过,随着一部新电影的上映,相信这一情况将有所改观。
即将于9月20日在国内上映的《小Q》,是通过一只名为“小Q”的导盲犬一生,向大家展示终生致力于提供帮助的它们。
拓宽人们对导盲犬的认识,也拓展常人面对视障人士与导盲犬时的包容胸襟。
电影《小Q》以导盲犬出生到训练,直到与视障人士“成功”配对的服务一生。
事无巨细的展现导盲犬,是如何成为视障人士的“眼睛”。
题材的特殊性了,也注定了影片故事的不平凡。
它改编自日本16年前的一部催泪小说《再见了,可鲁》,这本书曾被评为21世纪亚洲“赚得泪水最多”的一本书,如同上面的海报显示:感动3亿亚洲读者。
主角是由任达华饰演的天才糕点师李宝庭,中年失明。
性格孤高的他,让这一打击如同打中他的“七寸”。
又正逢步入中年,敏感的年龄点与性格上的缺陷,导致李宝庭对身边的一草一木都无比敏感。
在视力微弱之时,李宝庭与妹妹去他人家坐客,却因为人家下意识的赶去开灯闹得不欢而散。
失明这一不可抗力的打击,既让李宝庭感受到了深深的挫折,又斩断了他与别人的正常社交。
对生活自暴自弃的李宝庭,干脆把自己整日关在家中,也关上了自己的心房。
后来有朋友好心帮忙,托机构负责人送来了导盲犬小Q,来改善李宝庭的生活。
结果这一下,又触动到了他敏感的神经:
“如果这次不成功的话,别再去求人给我配只狗,我不需要人帮!”
心理上的敏感和抵触,令李宝庭对小Q一肚子的情绪。
只是一不顺心,他就会把小Q丢出家门。
任由小Q满是委屈的趴在雨水里。
若不是小Q的眼里对周围一切都满含善意,那么李宝庭的生命,很有可能就走到尽头了。
影片的一个桥段,是他在小Q的帮助下重回甜品店,顾客却议论起他的失明近况,以及能力还能否胜任。
接触到来自现实的恶意后,李宝庭心灰意冷,选择走上川流不息的马路来结束生命。
可一直对他不离不弃的小Q不顾危险,扑倒李宝庭将其救下。
可以说在李宝庭失明的日子里,小Q不仅是他的“眼睛”,还是拯救他生命的恩人。
正应了那句话,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15年前席卷亚洲的《导盲犬小Q》,不仅赚足了观众们的泪水,还解释了导盲犬的存在意义。
15年后的《小Q》,将再次戳破大家心底的那层防线。
曾经有人说过,想要电影轻松取得票房,要么让观众笑,要么就让观众哭。
可对于影片导演罗永昌,这个银河印象的重要成员来说,拍摄《小Q》的意义如果只是局限在票房上的话。
那么这种狭隘,注定无法戳中观众们的泪腺。
影片主演之一的罗仲谦对此就深有体会,他亲眼见识了许多导盲犬出门被拒的事情。
包括内地第一个使用导盲犬的连勤上高铁时,就曾被家长投诉,结果只能跟乘警坐到一起。
不合理的现象令他坦言:“(大家)搭车时,不会把眼睛放在地下再上去吧?”
而男主任达华在首次观看影片时,更是哭光了两包纸巾,表示《小Q》“是我拍过最好看的陪伴电影”。
一只成熟的导盲犬需要经过四个成长阶段:温情成长、学校训练、匹配盲人、服务盲人。
要听懂指令、能躲避障碍物、拒绝食物与其他狗狗、玩具的诱惑等诸多关卡。
任意一环节无法通过,便失去作为导盲犬的资格。
由此可见,导盲犬付出了多少的代价。
它们本可以选择轻易放弃,成为任人爱抚一生的宠物犬。
可它们却选择在只有十几岁寿命的情况下,背负起更艰难的使命。
纯朴的天性,就如特辑中小Q所说的那样,“能成为主人的眼睛,依然是我一生最骄傲的事情”。
视障人士的生命维度,导盲犬的至死不渝,一切的一切,都将在即将上映的《小Q》里展现。
喜欢《忠犬八公》的你,或许也会爱上这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