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乌鸫幼鸟大鸟会在旁边等多久:10岁男孩连续一个月拍下乌鸫鸟繁育过程
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晓培)“2020年4月,在我家阳台上,突然发现一只鸟窝的雏形,之后鸟窝慢慢变大完善。4月5日,里面有了第一枚鸟蛋……”这是徐州一10岁男孩聂明远记录下的鸟儿成长过程。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聂明远见证了新生命的诞生,拍摄下了小鸟学飞的过程,这些阳台“来客”成了他最爱的“伙伴”。聂明远每天细心地记录着鸟儿的成长变化,这些资料被科学老师当成“教材”,给全班学生上了两节生动的科学课。
阳台“来客”带来意外惊喜
4月初的一天,家住徐州新城区的聂明远惊喜地发现,在他家阳台外的水泥台子上,有一个鸟窝的雏形,他激动地喊来妈妈一起看。“我看到那个鸟窝雏形慢慢变大、完善,最终变成一个真正的鸟窝,里面住着两只鸟,我简直心情激动到‘爆表’。”聂明远说,这是自己第一次近距离看到鸟窝,心情格外激动。
后来,惊喜接连不断。4月5日,鸟窝里有了第一枚鸟蛋,随后每天增加一枚鸟蛋,直到4月9日,鸟窝里有了5枚蛋。“孩子特别兴奋,他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阳台看看小鸟孵化出来没有。”聂明远妈妈张薇说,那段时间孩子像个小“科学家”,每天不停地观察、拍摄、记录,生怕错过小鸟成长的任何一个环节。
△成年乌鸫鸟飞回家
通过观察,聂明远发现这两只大鸟全身有着乌黑的羽毛,鹅黄色的嘴,叫声特别清脆悦耳,他将鸟儿照片和视频发给自己就读的徐州市公园巷教育集团潇湘路小学科学老师周祥生,老师查阅资料后告诉聂明远,这是乌鸫,叫声犹如击石,婉转而又韵律多变。“我们四年级科学课有一个单元的内容刚好是讲新生命,鸟儿繁育过程是非常好的教学素材,所以我也鼓励聂明远多观察、多记录,从生活中去发现大自然的科学。” 周祥生老师说。
△三只小鸟已孵化出来
小鸟孵化成长,跟鸟爸妈学飞
“4月23日一大早,经过14天的孵化,第一只小乌鸫破壳而出。刚出生的小鸟,长着白色的绒毛,两只大乌鸫轮流给小鸟喂食蚯蚓……”鸟儿一天天成长,聂明远一天天认真记录着。
△小鸟张着小嘴,嗷嗷待哺
后来,5只小乌鸫全部孵化出来,聂明远发现,即便大鸟叼来食物喂食,可小鸟依然张着小嘴,一副没吃饱的样子。“鸟爸妈太辛苦了,不停地飞出去捕食,可那么辛苦找来的食物,宝宝们好像吃不饱。”聂明远说,为了让鸟爸妈不那么累,他找来碎花生米放在鸟窝旁边,可是无论大鸟还是小鸟,都不吃。
△成年乌鸫鸟找来食物,即将给孩子们喂食
“孩子通过观察,体会到两只大鸟哺育幼鸟的辛苦,这一点很好,但我看到花生米后也教育孩子,不要给鸟儿投喂食物,它们有自己的办法去寻找爱吃的食物。”张薇说,后来孩子再也没有喂过食,只是静静地去记录小鸟的成长。
5月初,原本全身发红的幼鸟们已长满黑色羽毛,鸟爸鸟妈开始带着孩子们试飞,学得最慢的那只小鸟,鸟爸鸟妈还会单独给它上“小课”。5月9日,5只小乌鸫全部会飞了,早晨它们“一家7口”倾巢而出,从此再也没有回家。
△小鸟渐渐长大
老师用孩子记录的素材上了两节生动的科学课
鸟儿的突然离开,让聂明远非常失落,他舍不得这些伙伴,他依旧每天去鸟窝里看一看,期盼着鸟儿们能回家转转。
△科学老师周祥生和学生聂明远
聂明远记录的这些素材,被科学老师周祥生做成了课件,给全班学生上了两节生动的科学课。“这些素材非常难得,因为是班里孩子自己观察记录的,跟教科书里的内容相比,孩子们更愿意接触的是生活中的真实事例,而且这个素材非常鲜活。”周祥生老师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孩子能观察记录得如此细致,他也很欣慰,这两节科学课教学气氛特别好,孩子们都特别感兴趣。
“在陪着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乐于对新鲜事物进行探索,那种好奇会深深打动我。这次几只小鸟的‘做客’,也让孩子感受到要呵护鸟儿,更让孩子明白大自然是人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大家要和平相处。”张薇说。
推荐
宠物
- 1爱狗人士对狗的看法:小区里的爱狗人士随处可见256
- 2小乌龟的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乌龟的饲养方法及注意事项498
- 3买房后悔的真实感受是楼上太吵了:花了6,7万一平买的房我居然天天被楼上电钻声吵到睡不着131
- 4雪橇犬不认主人吗?小雪橇犬被遗弃在路边436
- 5世界上最小的猫是什么样子的?奇特又可爱这是世界上最小的猫227
- 6十个搞笑冷知识,意想不到的冷知识又冷又搞笑347
- 7博美犬老是躲在角落里:被猪欺负到墙角里的博美犬231
- 8你看到过最可爱的猫咪吗?你了解你家可爱的猫咪吗367
- 9狗会投胎回来找主人吗?狗狗真的会投胎转世找原主人吗268
- 10收养金毛报恩完整视频,收养的大金毛每天走2公里看望一位老人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