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古天一秋拍巡回展广州,自有乐处好古敏求的四种方式

人气:428 ℃/2024-05-09 11:39:49

古天一2021春季拍卖会

预展:6月5日-6月6日

拍卖:6月7日

地点:北京金茂威斯汀大饭店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7号

自有乐处 | 6月7日12:30

I.

好古之僻

夫好古之士所藏之物

未必皆适世之用

惟其埋没零落之余

尤以为可惜

此好古之僻也

——欧阳修

1044

沉香木雕松竹梅大笔筒

明晚期

H17cm

口径最大17cm;重1150.5g

佳士得(纽约)2016.3.17《威尔逊伉俪文玩珍藏》Lot 1124

Butterfield's, San Francisco, 17 November 1994, lot 3158.

本件笔筒选用上等沉香木雕成,结香度高,香味自然醇厚,最重要的是尺寸硕大,筒壁较厚。存世沉香木雕刻多以杯为主,通常尺寸较小,难有大材。这件沉香木笔筒不仅尺寸大,施工技艺更是无与伦比,在同类沉香雕刻中属于佼佼者。

笔筒外壁以高浮雕技法,雕刻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树林山石图。徐徐展开,可见近十种树木生长于崖石之旁,有苍松、翠柏、梅、竹等,苍古朴拙,树叶茂盛,重重叠叠。每种树木的叶片表现均十分形象,仔细观察可见多种叶片层叠拥簇的形态,体现了工匠对自然树木形态的认知。整体纹饰层次分明,山石表现犹如文人水墨画中的各类皴法。

相比竹木牙角雕,沉香因其特性,雕刻难度更大,材质要求更高。现存沉香作品多见是粗犷的雕刻风格,是因为作为雕刻的沉香材料,多数属于材质松软、结香度不高的沉香木,是不允许表现细致雕刻的。此沉香笔筒纹理清晰,具有较高的硬度、密度和结油度,多种树木罗列分布,姿态各异,枝繁叶茂,栩栩如生,细节如松针、树叶,纤毫毕现,细腻丰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雕刻精度,这种雕刻细度在沉香雕刻中是极为少见的,显示出作者精湛的雕刻功底,非名家不能为之。

沉香在历史上从未脱离过主流。它是众香之王,一直环绕在历史的核心之中,环绕在帝国权力与财富的周围。沉香是帝王宠爱与炫耀的对象,清代宫廷尤其热衷于沉香制品。因沉香资源稀缺,可遇而不可求,历来以沉香雕刻的艺术品颇受收藏家珍视。故宫收藏有多件沉香杯,更有明代雕刻大家江春波之精品力作传世。从博物馆收藏及市场上出现的沉香杯而言,多是体型较小者,像此件大尺寸的沉香笔筒实属罕见,值得重点关注。

《威尔逊伉俪文玩珍藏》封面

佳士得(纽约)2016.3.17 Lot 1124

1082

铜三瑞兽尊

清代

H17.8cm

以铜为材,制成瑞兽纹尊,形制十分别致,装饰手法极为特殊。

尊周身凸起三组瑞兽纹,有牛、虎等,瑞兽四肢处理成云纹形态,写意而抽象,所有纹饰线条流畅,行云流水,不见雕琢痕迹。特别是瑞兽身旁火焰纹的表现,颇有六朝遗风。此器造型及题材均十分少见,是一件特立独行的古代艺术品。纵观历代铜器,此类器物实属罕见。

另外,此尊还有一个动物是只老鼠,当时应是一种风水局。

1052

玉手握

清代

L8.5cm

出版:《随方留圆》陈氏古玉珍藏

古玉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是社会等级的标志和象征。历代君王如秦始皇、宋高宗、清乾隆等都是玉器的大收藏家。

从艺术特点上而言,玉器雕琢大约有两种,一种是朴实无华,一种是工艺繁复。因于玉器的硬度及工艺限制,古典的玉器雕琢通常都是朴素的。这件玉器即是朴素工艺的代表。

手握是一直文人手上盘玩的物件,有玉石、竹木等各类材质的手握。此玉握的质地极好,近似半圆形,两侧各有一孔;造型中有着永不过时的极简个性,又因久历岁月,周身遍布红色,令人着迷。又经数代甚至数十代人的盘玩,此玉的宝光之气,到了无与伦比的水准。

△出版:《随方留圆》陈氏古玉珍藏

II.

观物之乐

凡物皆有可观

苟有可观

皆有可乐

非必怪奇玮丽者也

——苏轼

1040

檀香木漆彩绘无量寿佛

清康熙 宫廷

H11cm

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之意译,在藏传佛教体系中,其既为理想的佛国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之教主,同时又是可以赐予众生今生世寿的长寿佛。

清代康熙朝,因康熙对祖母孝庄皇太后慈孝,多有塑造无量寿佛之举。这件作品或是康熙孝心之下的杰作。佛像施金色、朱色、蓝色,朱色与金色的色调相间,形式独特,极有美感。

佛像尺寸虽然不大,但整体呈现出恢弘整肃、光芒照耀的视觉效果。达到信仰与艺术的和谐统一,突出了宫廷特有的审美品位。而宫廷佛像,多以金铜。用檀香木漆彩绘塑像,多半是用于特定的场合或是皇家的特殊需求。因而,此像之珍,不言自明。

1074

铜鎏金思维菩萨

清代

H7.5cm

思维菩萨形象为中国所创,是佛教艺术史上的经典形象。

作品身姿飘逸,神态典雅,充分展现出古代佛像的经典神韵与风雅。菩萨发髻特殊,面相丰盈,身躯塑造显得修长而优美。裙裾簿薄地贴在身上,褶纹清晰,极好地表现出服饰质感,犹如丝绸在身。

菩萨盘膝而坐,左手屈肘撑于腿上,右手屈肘上抬,头向右倾斜,双目微合,作思维状。其姿态之优美,神态之从容,结构之准确,刻画之高超,均达到彼时塑像的最高水准。一言蔽之,这件思维菩萨塑造得极为成功。

中原佛像艺术既吸收了外来因素,也融合了本土要素,成为一个百花齐放的佛像时代。此像即极富特色。虽然具有外来因素,但是许多细部,如头饰、五官、衣纹等造型样式,明显融入了中原风格。可以说是佛教艺术西来与东渐的具体化身。

在佛教艺术史上,思维菩萨是时代的产物,虽然耀眼,但数量极其稀少。到了今天,存世的思维菩萨已是凤毛麟角,且多收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里。此精美的铜鎏金思维菩萨,在民间几乎是硕果仅存。

这件思维菩萨,就是佛像史上的灿烂烟花;如今望去,仍然依心像意,仍然动人。

1005

玉山笔架

清代

H7cm;L17.5cm

笔山在宋代开始流行于文人墨客的案头,属于文房中的必备之物。笔山形态多样,有玉石、铜、水晶、象牙等多种质地,造型与纹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件玉笔山山峰数量较多,布局高低错落,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笔山素面无纹,仅以山形呈现,属简约式风格。由于山峰众多,形成四处凹槽,用于架笔。

1069

铜龙纽方印

清代

H5cm;4.8×5cm

印文:皇帝奉天之宝

此印以铜为材,形制方正,纽为盘龙造型,圆雕而成,螭龙盘踞印体,向上方仰视,整体姿态威严又不失灵动,显示出精湛的动物圆雕功底。印文为白文篆书“皇帝奉天之宝”,书体正统规矩,排列整齐。此铜印形制端庄,皮壳光润,包浆醇厚,盘龙纽更显品级极高。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方清早期碧玉盘龙纽“皇帝奉天之宝”方形玺,为乾隆帝钦定二十五宝之一。《交泰殿宝谱》记此宝“以章奉若”之用,以示皇帝对上天的尊崇和礼敬。但这只是一种象征,实际上,迄今还未发现钤盖此宝的档案文书,表明此宝极少使用。

关于此宝的含义,乾隆帝在乾隆十一年(1746)厘定国宝时曾有过如下考辨:“至谓‘皇帝奉天之宝’即传国玺,两郊大祀及圣节宫中告天青词用之,此语尤诞谬。大祀遵古礼,用祝版署名而不用宝。圣节宫中未尝有告天事,或道箓祝厘时一行之,亦不过偶存其教耳,未云命文臣为青词,亦未尝用宝。且此玺孰非世世传守,而专以一宝为传国玺,亦不经。盖缘修《会典》诸臣,无宿学卓识,复未曾请旨取裁,只沿用明时内监所书册档,承伪袭谬,遂至于此。”指出康熙朝和雍正朝《大清会典》对此宝的认识错误及其原因,并最后将其确定为敬天之表征物。

III.

格古之论

平生好古博雅

素蓄古法帖名画

古琴旧砚

彝鼎尊壶之属

置之斋阁,以为珍玩

——曹昭

1043

吴昌硕 寿山石方章

清末民国

H4cm;1.8×1.8cm

印文:颜

边款:甲寅谷雨节,昌硕为瓢翁刻。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吴昌硕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是承前启后,艺术全面的巨匠。

吴昌硕篆刻从“浙派”入手,后专攻汉印。善于留白,或对角欹斜,气象峥嵘,构图块面体积感极强。刀融于笔,篆刻雄而媚、拙而朴、丑而美、古而今、变而正。上取鼎彝,下挹秦汉,以“出锋钝角”的刻刀,将钱松、吴攘之切、冲两种刀法相结合治印。此印即为吴昌硕的篆刻典范。

颜,瓢翁,即为颜世清(1873-1929),字韵伯,广东连平人,寄居北京。善鉴赏,收藏之富为北京之最。收藏有苏轼《寒食帖》,此帖是苏轼书法的代表作,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寒食帖》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有寒木堂、龙髯、颜世清印等,即《寒食帖》曾为颜世清递藏。

1001

金北楼 石鼓诗十首其六 纸本

清代

45.5×37cm

释文:猷作原作导徒我除帅皮阪草为卅里微逌罟栗柞棫其椶庸庸鸣亚箬其花为所游盩导二日树五日

钤印:北楼

此文为石鼓诗十首其六,作原篇。

鼓文,是先秦时期的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发现于唐初,共计十枚,分别刻有大篆四言诗一首 ,共十首,计七百一十八字。内容最早被认为是记叙秦王出猎的场面,故又称“猎碣”。宋代郑樵作《石鼓音序》之后,“石鼓秦物论”开始盛行。

清末震钧断石鼓为秦文公时物,民国马衡断为秦穆公时物,郭沫若断为秦襄公时物,今人刘星、刘牧则考证石鼓为秦始皇时代作品。石鼓刻石文字多残,北宋欧阳修录时存四百六十五字,明代范氏天一阁藏本仅四百六十二字,今之“马荐”鼓已一字无存。原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石鼓馆。

金北楼(1878-1926),名金绍城,字巩伯,一字拱北,号北楼,又号藕湖,浙江吴兴人。先生博学多才,书画篆刻金石六艺无所不精。山水承继马、夏,人物楷模唐、仇,花卉擅袭恽南田之没骨画法,为清末民初画坛之巨星。另外,金北楼还有一个为世人所熟知的外甥——王世襄。

1094

帕拉王朝时期黑石雕释迦牟尼佛成道像

清代

H16cm

作品主要描绘佛陀成道前后事迹,以黑石雕琢。以黑石材质雕塑佛教艺术题材,是喜马拉雅山脉两麓的特色。特别是印度东北部,来自帕拉时代的黑石佛教题材,是佛教艺术史上耀眼夺目的一段。

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修行成佛,在毕波罗树下发誓不证无上菩提道,宁可碎此身而终不起于座。这件作品雕刻了这段事迹。

佛以金刚跏趺坐姿坐于莲座上,身着袈裟。主像容貌圣美,天眉似弯月,双目微开;线条简洁而流畅,比例完美。两侧各刻有数弟子,及周围景象皆修饰得当,刻画高明。一件信仰、叙事、美学结合而成的艺术品,无论题材、质地、工艺,均为上乘,为稀少而宝贵古代黑石雕塑遗物。

1077

木雕释迦牟尼佛像

明末清初

H60cm

此尊释迦牟尼佛体量较大,制作严谨华丽;虽历数百年但风规依昔,其出处自是不凡。

躯体浑厚,造型敦实,比例匀称,动态舒展,线条流畅,身披法衣,结全跏趺坐。螺发排列规整,面庞圆润,宽额高鼻,垂耳,眉细目长,双目垂视,嘴含微笑,嘴唇满彩绘,显现了佛陀超于凡俗的庄严和寂静的圆满法相。整像木雕呈现,施以彩绘,衣纹采用汉地传统的写实手法,衣褶线条自然流畅,具有较强质感。

IV.

长物之志

古人制器尚用

不惜所费,故制作极备

上至钟鼎刀剑盘匜之属

下至隃糜侧理

皆以精良为乐

——文震亨

1061

德化窑观音立像

清代

H47.5cm

款识:博及渔人

德化窑大名鼎鼎,马可·波罗就曾经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对德化瓷器的生产和销售有过专门介绍。在海外,德化瓷被誉为中国白,盛名一时,而其中的白瓷造像更是久负盛名。

这件观音立像,低首垂目,面形饱满丰润,神情慈祥,似在俯瞰尘世众生。胎质厚重,坚细洁白,釉面莹亮温润,亮色中闪呈乳白色。头顶发髻高盘,面露笑意;胸前璎珞亮丽,身穿长裙,衣褶流畅,随风飘动。落有“博及渔人”款。

德化窑位于福建德化,宋代已有。宋应星《天工开物》称:德化窑善烧造瓷仙精巧之人物玩器。德化瓷因釉色光润明亮,貌白如凝脂,故有猪油白、象牙白之称。这件观音是德化瓷观音的典范,质地如凝脂,其超凡脱俗的塑造、和蔼可亲的形象历历在目。

博及渔人,是杰出的德化瓷雕艺术家苏学金的雅号。苏学金出身于雕塑世家,一生潜心钻研瓷雕艺术,深得何朝宗等大师之艺术技巧与优秀传统精华。其作品皆工重脸型、神态刻画。衣纹线条处理讽逸流利,疏密深浅得宜。生产制作采用土模印制,再加捏塑雕刻,得意作品背部盖有“蕴玉”或“苏蕴玉”或“博及渔人”等印章。

1013

铜释迦牟尼佛坐像

清代

H8.8cm

释迦牟尼佛铜坐像,来自妙香佛国。

佛的发式为肉髻螺发,面部表情惟妙惟肖,两眼微合,笑容微露,神态轻松自然,给人以慈眉善目之感。身着通肩式大衣,半跏趺坐,说法形象。整体造型生动优美,衣饰刻画细腻流畅。妙香佛国由于政权存续时间短,存世的佛像也十分稀有,此佛像实为赏鉴之罕物。

妙香佛国位于西南边陲,早在公元八世纪前后,就与印度、西藏、四川有文化交流,因此,佛教传入较早。佛教从此在洱海地区盛行,亦有印度僧人到访传播佛教的记载,其中赞陀崛多即是一个深受器重的印度高僧,被尊为 “国师”。如诗云“叶榆(大理)三百六十寺,寺寺半夜皆鸣钟”、“伽蓝殿阁三千堂,般若宫室八百处”,都是妙香佛国佛教兴盛的写照。

1018

“芸窗珍赏”款铜马槽炉

清代

H7cm;L13.8cm;1478g

炉款:芸窗珍赏

此铜炉呈双耳四方状,为经典的“马槽炉”。此炉造型方正,平直精确,沉稳凝练,铜质精细,皮色精明隐映,款识静逸古茂,致持之坠手,叩之音清脆亮,颤越悠扬,细密厚实,实为精铜所制。

马槽炉样式,系由《宣德彝器图谱》之台几炉式衍化而成,按照“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方炉为礼地之器,后世去台几炉型之繁复,遂成此器之形。马槽炉历来被认为是方正耿直之器,因此除作礼器之用外也备受文人崇尚,多用作文房清供,而其中品质精工者耗费颇奢,多为官宦富贵人家的定造之物。

马槽炉有“马槽多私款,私款多佳器”之说。此炉底款“芸窗珍赏”,即为私家款,极为少见。明代陈鼎,字邦器,号芸窗,著有《大竹集》。擅诗,如《西岩为徐孟时赋》:爱山不费买山赀,寄迹烟霞趣自宜。一径苔香粘屐齿,半窗岚气湿琴丝。松间枕簟知秋蚤,竹里帘栊得月迟。他日宦成功业著,毋忘泉石旧襟期。

1056

铜钵式炉

明代

H7cm;腹径13.5cm;1130g

炉款:淡居清玩

钵,钵多罗(梵文Patra)的略称,僧徒之食器。此钵圆体,口微内敛,口沿平齐,底部浑圆如釜。器型完满,器壁厚重,入手沉着。

钵形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的陶器中就已经出现。“钵”字是佛门盛贮器的音译,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人多用之。明代永乐、宣德时,皇家崇信佛教,宫廷上下亦与藏传佛教往来密切。因而,此类炉形也随之应运而生,得到发展。

炉款:淡居清玩。明末法锴大师,字忍之,号淡居。法锴生而颖慧,是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紫柏真可大师的弟子。

古天一2021春季拍卖会

预展

6月5日10:00-21:30

6月6日10:00-17:00

拍卖

6月7日12:30 自有乐处-杂玩书房

6月7日14:00 金和轩-玉器专场

6月7日15:00 清玩聚珍

6月7日19:30 缘起-藏传佛教艺术

6月7日20:30 帝胤至宝

地点

北京金茂威斯汀大饭店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7号

搜索更多有关“古天一秋拍巡回展广州,自有乐处好古敏求的四种方式”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