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英文版观后感:作为妈妈的我看完后不再焦虑了

人气:264 ℃/2024-09-13 01:52:51

教育是永远的话题。

在帝都生活的父母更热衷于对孩子的培养,并且更重视孩子的教育,一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便从孩子的出生开始贯穿,早教班、托育班、各种益智玩具、英语分级绘本......不菲的价钱让人不得不感叹孩子就是“碎钞机”。

上学后孩子们更是有上不完的补习班、各种各样的特长班、应试教育的压力与升学的紧迫感......无形中,似乎作为家长的我们比孩子更焦虑,生怕孩子得不到最好的教育资源,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学区房、占学位、跳级等,在特有的大环境下,大多数的家长遵循着上一辈的教育模式,势必要把孩子培养出“优秀”的模样。

热播于2019年的一部关于教育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豆瓣评分9.1,一经播出便引起热烈反响,虽然已经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但纪录片中关于异国的教育理念有很多值得借鉴与学习的地方。

《他乡的童年》是由战地女记者周轶君导演的,并且是她成为两位孩子母亲后,以此角度来探访了世界上五个教育强国的所见所闻,这部纪录片有六集,分别是

①日本:日本集体式教育从小做起

②芬兰:领跑全球的芬兰教育

③印度:印度用《哈利·波特》上法律课

④英国:体验贵族绅士养成之路

⑤以色列:破解以色列的教育密码

⑥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藏

一.教育强国的育儿经

日本:高度自律与极强的民族意识

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国,纵使在历史上有很大的遗留问题,但不得不说的是日本这个民族有非常明显、且值得敬佩的特性。

众所周知,日本国民推崇集体主义教育,从小就很注重磨炼孩子的意志。日本通常会被称为做事严谨到变态的国家,在大家的印象里,日本人做事非常遵循规矩,被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公认为:一个追求极端完美主义的民族。

俗话说:三岁看老。这跟日本从小的幼儿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纪录片中探访了日本的两所网红幼儿园——大阪的莲花幼儿园和东京的藤幼儿园。

莲花幼儿园倡导孩子在“疯玩”中去学习,去锻炼。早晨的莲花幼儿园是充满嬉戏的,小朋友们光着脚丫在操场上尽情地玩耍,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去探索。

2019年4月前,莲花幼儿园的孩子甚至一年四季都会赤裸上身锻炼身体,之后迫于舆论压力才不得不中止。

纪录片中还记录了一位叫若松花果的小朋友的一天,从早晨妈妈叫她起床到自己洗脸、挂毛巾、收起小板凳,再到幼儿园自己的东西自己拿,自己换鞋子等一些细节,看出了日本的教育是从学会尊重孩子开始,孩子才能更好地学会自己独立。

在国内老一辈的教育中经常能听到这种声音,“不懂得分享就不是乖宝宝,不懂得分享小朋友就不喜欢和你一起玩了......”但在日本这位院长的教育理念中,我们没必要一定教孩子无私,真正的分享是基于在对立和平等之上。

位于东京的藤幼儿园以独特的圆形设计闻名于世,孩子可以自由地出入各个教室,空间中没有隔离。自由、随心所欲是幼儿园的宗旨。

与此同时,园区的一些微妙之处在对于细节的关注。

日本人的遵循的教育是不给别人添麻烦,从小会被教导要在意和照顾他人的心情和感受。

孩子是大人的父母。秋田园长每周都手写条幅,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句“孩子是大人的父母”,是的,正是因为孩子的到来,我们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影子,从真正意义上说孩子在成长的同时,父母也在不断地成长。

芬兰: 平等与自由、富足与希望

芬兰因为高福利待遇在世界上是幸福感最高的国家之一,正因为如此,芬兰有着极富人性化的教育,优质的教育资源。

孩子的“免费教育”(包括6岁儿童的学前教育)和“免费午餐”是芬兰教育体系中的重点政策。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由国家提供资金支持,不管是首都的学校还是在北极圈内的偏远学校,都能获得政府资源,力求将学校之间的差异减少到最小。

在芬兰的教育体系里没有说教、没有考试,不鼓励竞争,教育却是“全球第一”。孩子们不用为了成绩和升学挤破头皮,取而代之的是自由、平等的学习氛围。

在芬兰的学校里,开课音乐替代了刺耳的铃声,孩子们跳着舞步进了教室。

孩子们所认为的成功是快乐、平等的生活,没有人是最好的,大家都是平等的。

就像游戏“愤怒的小鸟”的联合创始人彼得·韦斯特巴卡说的,最好的学校,就是离家最近的学校。

芬兰这集中周轶君观察孩子们在画画,而当她得知邻座的老太太从未学过画画,但十几年来来依然坚持爱好时,她心生感触,委屈地哭了,或许并不是因为自己画的不好,而是因为她像太多的中国孩子一样,从小到大反复经历着各种否定。

但在芬兰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从不是带着功利心去培养,教育的本质是:比起一时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思维和能力。

“哪怕我们中的某个孩子不擅长数学或是科学,也不擅长艺术,他们依然能发现自己的力量。”

《他乡的童年》中还有印度篇,在印度的教育中是让孩子们勇于表达自我,敢于挑战权威

英国篇中对于精英教育的重新定义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在以色列篇中始终贯穿教育的理念是:失败并不可怕,重要是如何在这一过程中汲取经验,继续前进,孩子真正的成功就是成为自己。

二.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他乡的童年》真正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让身处国内传统教育体系的为人父母们,看到了教育更多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对于我们的启发意义,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是孩子的挑灯夜读拿到一张满分的成绩单?

还是占用一切课余时间去学各种特长班?

可能我们的答案不尽相同,在特定的教育体系下,我们确实也无法改变太多,但作为妈妈的我,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所幸看到了这样一部高品质的纪录片,也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当前浮躁环境下作为父母的焦虑情绪。

比起一切重要的光环,孩子一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幸福感会远远高于其他。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没有完美的教育理念,也没有完美的孩子,教育是一生的功课,也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引用一段周轶君在采访的话来做总结:

“我们只是通过记录,希望能为大家开阔眼界。当你看到世界那么大,教育方式也很多元时,相对来说就没那么焦虑。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希望纪录片提供一种‘看到’的力量。多走多看,你就被赋能了。”周轶君说,“很多时候,开阔眼界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推荐给大家几本与童年教育相关的书籍,从不同方面讲述了童年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并探索如何在教育中重塑童年,重建自我。

《不平等童年》 豆瓣评分:8.9

作者: [美]安妮特·拉鲁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阶级、种族与家庭生活

译者: 宋爽 / 张旭

出版年: 2018-6

页数: 492

定价: 79

装帧: 平装

ISBN: 9787301270936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最好的照顾和教育,然而,父母能够给予自己深爱的孩子们的资源、天赋、机会却不尽相同。

本书以内容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极富洞察力的生活细节,考察了贫困家庭、工人阶级家庭、中产阶级家庭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的生活,从而确认了,父母的社会地位会以一种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形的但又是强有力的方式冲击着孩子的人生经历,并标识出了不平等的社会地位是如何影响教育方式的。

《与内心的小孩对话》豆瓣评分:7,7

作者: 金伯利•罗斯 / 弗雷达•弗兰德曼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副标题: 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

译者: 王小亮

出版年: 2011-8-1

页数: 187

定价: 26.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

ISBN: 9787802518940

《与内心的小孩对话: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由金伯利·罗斯、弗雷达·弗兰德曼博士所著,拥有不理想的童年,其实你并不孤单。很多父母因其自身的人格障碍而把欲望强加到孩子身上,导致孩子的各类生理及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在很小的年纪就承受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对于外界事物感到害怕恐慌,产生童年阴影。

《与内心的小孩对话: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即是治愈童年创伤的良药。作者从过去、现在、将来这三个时期入手,深入剖析了童年阴影产生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进行逐步治疗,帮助你克服各种心理障碍,重建自我。

《缝不起来的童年》 豆瓣评分9.0

作者: 〔美〕戴维•斯摩尔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原作名: STITCHES

译者: 廖美琳

出版年: 2017-9-1

页数: 320

定价: 8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99图像小说

ISBN: 9787020125234

本书是一部自传性图像小说,入围二00九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最终提名。一九四0年代,戴维•斯摩尔出生于美国底特律。从出生起,他的鼻窦和消化系统就一直问题不断,身为放射科医生的爸爸彼时坚信X光会对缓解儿子病情有好处,因此给他做了超过四百次的放射治疗,这最终导致戴维年仅十四岁就罹患喉癌。两次手术在他脖子上留下了触目惊心的疤痕,也使他从此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说话,与此同时,更大的家庭秘密接连暴露在他的面前……未经讲述的过去不会过去,半个世纪后,早已成为著名插画家的戴维•斯摩尔决意讲述那段黑白无声的童年记忆。

搜索更多有关“他乡的童年纪录片英文版观后感:作为妈妈的我看完后不再焦虑了”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