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大义灭亲朱老太爷以死相逼:猪队友常遇春深夜活埋三千人
朱元璋手下有一悍将,名叫常遇春,是朱元璋手下的“常胜将军”。朱元璋十分看重常遇春,只是这常遇春嗜杀成性,而且他极爱杀降,这是极不道德的,也正是因为常遇春的这一个坏毛病,给朱元璋惹下一场弥天大祸。
至正十五年,朱元璋攻克和州,在当地修整军队之时,一个叫常遇春的莽汉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常遇春为人张狂,刚来就扬言自己是来当先锋的,要求朱元璋将先锋印给他。朱元璋只当他是个说大话的莽汉,并不搭理他。
后来,在采石一战中,元朝军队在岸边列阵,朱元璋的水军一时无法靠近。想要攻克采石,就必须上岸与元军一战,但是此时元军地理位置更好,贸然上岸不一定能占到便宜,想到这些,朱元璋正头疼呢,忽然看见常遇春的船只来到身边,于是他对常遇春说:证明你能力的时候到了!
常遇春闻言,手持长矛独自乘船,来到岸边后将手中长矛向元******去,然后顺势翻身上岸,连杀数人,为朱元璋的队伍开辟出一块安全的登陆之地。就这样,朱元璋的军队顺势上岸,成功占领了采石。
这件事情过后,朱元璋见识到了常遇春的能力,他的确是个很好的先锋官,朱元璋很看重他,还亲自授予他先锋官的职位。
朱元璋一步步地成长起来,想要除掉他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朱元璋最大的敌人,当属徐寿辉。徐寿辉这个傀儡皇帝其实不足为惧,但是他背后的陈友谅却是个硬茬子,朱元璋真正的劲敌,其实是陈友谅。
当时朱元璋正处于腹背受敌的状态,一边是张士诚,一边是徐寿辉,究竟应该先攻打哪一只呢?几乎所有人都建议朱元璋从相对弱小的张士诚下手,但是朱元璋却认为应该先攻打徐寿辉。
倘若先攻打张士诚,陈友谅定然出手,他们二人联手,朱元璋必败无疑,反之,张士诚器量小,率兵进攻徐寿辉,张士诚定然不会出手,这样一来,朱元璋就能专心攻打陈友谅,尚有胜算。
至正十九年十一月,常遇春率兵攻克池州,陈友谅不服气,想要暗中派兵夺回,却没想到朱元璋早有准备,陈友谅仓皇逃跑,常遇春俘获敌军三千人。常遇春对徐达说,要杀了这三千人泄愤,徐达不同意,并准备将此事上报给朱元璋,却没想到常遇春未经请示,连夜活埋了这三千人!
常遇春并没有将所有人活埋,他留下了几个活口,目的就是让他们回到陈友谅的军中给陈友谅报信。就是因为常遇春的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陈友谅,也给朱元璋带来了大祸。
自陈友谅从军以来,几乎都是顺风顺水,从未受到如此大的侮辱,而常遇春此举,无异于是向陈友谅下战书,陈友谅自然不会示弱,这一次,他发誓要将朱元璋赶回老家种地!
至正二十年,陈友谅带着他的战船向应天出发,朱元璋得到消息的时候,陈友谅的军队已经占领了采石,随后又攻破了太平,此时应天就暴露在陈友谅的十万大军面前,情况十分危急!其实此时,在陈友谅眼里,应天已经是囊中之物了,朱元璋除了逃跑,似乎再无其他选择。
可是天不亡他朱元璋!陈友谅南下之前不久,朱元璋意外得到一个人才,名叫刘基。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之下,大多数人早已收拾好行囊准备逃跑,可此时,一向沉默寡言的刘基突然发话了:倘若应天破防,我们能逃到哪里去呢?他先是狠狠训斥了那些主张逃跑的大臣,随后冷静地分析了局势,他认为只要诱敌深入,还是有机会可以战胜陈友谅的!
朱元璋听了刘基的话,思索片刻之后,斩钉截铁地说出四个词:“此地决战!”
后来,朱元璋将龙湾定为决战之地,并且让康茂才假意倒戈,方便给陈友谅传递假消息。这里要解释一下为什么选择康茂才作为间谍,因为康茂才原本是陈友谅手下一员大将,后来转投朱元璋,但是在朱元璋的指示下,康茂才一直与陈友谅有着联系,也就是说,康茂才本就是一个双面间谍,所以康茂才说的话,陈友谅一定会信!一切,都在朱元璋的算计之中。陈友谅果然中计,按照朱元璋的设想,于龙湾登陆,陈友谅大败,逃回了江西。
常遇春的挑衅,虽然给朱元璋带来了杀身之祸,同时也给朱元璋创造了机会,死路突然变成了活路,朱元璋也狠狠地挫了挫陈友谅的锐气。其实很多时候,绝路不一定是死路,因为绝处可以逢生,但就看你敢不敢拿命搏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