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鱼类>正文

人工繁育鱼注意事项 鱼类人工繁育技术要点

人气:121 ℃/2024-03-22 16:41:04

深知养殖从业不易,共谋水产行业繁荣。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不标题党。用养殖人的语境,让你在短时间内享用一份真材实料的精品!

淡水鱼类人工繁育技术要点

徐伟,耿龙武,姜海峰,李晨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0)

鱼类人工繁育是渔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掌握苗种生产技术是产业化的关键。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养殖的四大家鱼主要靠捞取天然鱼苗,数量、质量、种类和时间等极大地限制了渔业生产的规模和水平。1958年鲢、鳙鱼人工繁殖成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产科技最为突出的成果,解决了大宗淡水鱼苗的供应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鱼类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已向多品种发展,名特优鱼类不断涌现,促进了地方特色养殖业的发展。

开展一种新的名优鱼类人工繁殖时,虽然已经了解该鱼的繁殖习性,掌握了一些鱼类人工育苗的操作要点,但常常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不知该从那些方面入手。为此,本文通过综述相关文献,总结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从不同角度分析淡水鱼类人工繁育中的几个关键点,以期为渔业生产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常见淡水经济鱼类的繁殖习性

1.我国常见淡水经济鱼类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

热带鱼类,如罗非鱼、鲮和胡子鲶等,生存水温多在10~40℃,生长适温为25~35℃,繁殖水温在25~30℃;

温水性鱼类,如青鱼、草鱼、鲢、鳙、鲤、鲫等,生存水温多在0.5~38℃,生长适温为20~30℃,繁殖水温在22~26℃;

冷水性鱼类,如虹鳟、哲罗鱼、细鳞鱼等,生存水温多在0~20℃,无明显的生长下限温度,生长最适温度为12~18℃,繁殖水温在15℃以下的水体。

2.在开展一种新的鱼类人工繁殖时,首先要查清该鱼的繁殖生物学,应掌握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性腺发育规律,如性成熟年龄,性周期等;

②繁殖时间,如繁殖季节,产卵时间等;

③繁殖水体条件,如泡沼、江河陆封性产卵,降海洄游产卵等;

④怀卵量和卵的性质,如绝对怀卵量和相对怀卵量,卵粒的颜色、大小和性质等;

⑤性腺成熟条件,在人工池塘养殖条件下,能正常成熟并繁殖,或性腺只能生长成熟需要人工药物催产繁殖等;

⑥鱼类生殖与行为,如雌雄鱼的判别,繁殖行为和过程,以及产卵的方式等;

⑦鱼类繁殖的环境要求,如对水温、溶氧、pH、盐度和肥度变化的适应等。

另外,还需了解该鱼是否有特殊的繁殖习性,根据以上基本情况,来制定不同的人工繁育策略。

二、常见淡水经济鱼类卵的性质

按照卵的性质,可将淡水经济鱼类大体归为4种性质的卵质:产浮性卵、粘性卵、漂流性卵和沉性卵的鱼类。由粘性卵粒孵出的水花苗个体较小,由漂流性卵粒孵出的水花苗个体较大。

(产浮性卵的乌鳢)

1.产浮性卵的淡水养殖鱼类较少,有乌鳢(乌鱼)、鲥鱼等,但海水性鱼类较多,有大黄鱼、大菱鲆、石斑鱼等。

产浮性卵球中有油球和脂肪颗粒,密度较水轻,因此漂浮在水面上。多数浮性卵没有黏性,卵粒分离,能自由浮动。在自然条件下,乌鳢在水草茂盛地区产卵,受精卵漂浮在水面上,常有水草遮荫,繁殖后亲本会停留在鱼卵周围,有护卵的习性。在人工养殖条件中,乌鳢能在水草较多的池塘中自然产卵,卵孵化时应避光遮荫,以防止光线照伤,或温度过高而死。

(鱼卵)

2.产漂流性卵的淡水养殖鱼类较多,如我国的四大家鱼,还有大鳞鲃、鳜等。这些鱼类的卵无粘性,遇水后吸水膨胀比重稍重于水,在有水体流动时,可漂流在水体中,水静止时又沉于水底。在自然条件下,产漂流性卵的鱼类需要有水位的变化,每年在雨季到来时产卵。而在人工养殖池塘中的产漂流性卵的鱼类,其性腺只能达到生长成熟,无法到达生理成熟自然产卵,因此需要人工药物催产,并要有仿江河水流状态的催产孵化设备。

(江河人工鱼巢,便于产粘性卵的鱼类附卵)

3.产粘性卵的淡水养殖鱼类最多,如鲤、鲫、蒙古鲌、唇、鳊、泥鳅和鲟等。这些鱼卵具有次级卵膜或卵膜丝,遇水后产生粘性,下沉时附着在水草、木桩或岩石等物体上。在自然条件下,这些鱼类大多都在水草茂密的浅水区繁殖,一般将鱼卵产在树根、草根和水草上。在人工养殖池塘中,多数产粘性卵的淡水养殖鱼类性腺能够达到生理成熟,在池塘中自然发情产卵,无需药物催产,如鲤、鲫等。但在渔业生产中,为了获得优质、整齐和规模数量的苗种,也可以通过药物催产繁殖。

(罗非鱼产卵于坑中,雌罗非鱼吞下而保护鱼卵)

4.产沉性卵的淡水养殖鱼类中,冷水鲑鳟鱼较多,还有罗非鱼、黄鳝等。这些鱼类都有筑巢或挖坑繁殖的习性。卵的比重较水重,沉入到水底。在自然条件下,冷水性鲑鳟类需在水质澄清、具有石砾的河川或支流中产卵,一些种类还有洄游繁殖的习性。而在人工池塘养殖条件下,一般达不到自然繁殖的环境要求,需要通过人工挤卵或人工药物催产等方法而获得苗种。

三、亲鱼的选择与培育

亲鱼的选择是人工繁殖的基础。为了获得体型大、身体健壮的雌雄亲本,在前期池塘培育后备亲鱼时,放养密度应比商品鱼生产低20%~30%以上。要优质强化培育。每年春秋季捕捞出池时,需要将畸型、个体小、发育不良的个体淘汰。

(成熟良好的草鱼雌鱼)

在选择初次性成熟的亲鱼时,由于个体间的发育不同步,一般来讲,越是性成熟较晚的鱼类,群体中能够达到人工繁殖要求的个体比例越少。而群体要达到全部性腺发育成熟,需要延迟1年至数年。在人工繁殖过程中,如果选择初次性成熟的个体,由于性腺发育不完全,催产率、受精率和出苗率都会较低。建议根据不同鱼类的性腺发育规律,确认群体中80%以上的亲鱼性腺达到成熟时,才能人工繁育使用。如鲤在黑龙江地区个别雌性4年性腺即可成熟,但群体需要培育5年以上才能开展人工繁殖。

(成熟良好的草鱼雌鱼)

亲鱼质量是人工繁殖中的重要因素。要筛选个体大、身体健康、性腺发育较好的个体。在繁殖季节,有些鱼类从生殖孔、体色及副性特征即可看出雌雄。大多雌亲鱼的腹部膨大,生殖孔红肿突出,而雄性亲鱼在头部、鳞片和鳍条等部位有珠星或其它生殖副性特征。但也有些鱼类,如鲟、哲罗鱼、大鳞鲃等,雌雄鱼不易识别,需要人工挤压鱼体腹部,雄鱼选择有白色精液流出的个体,雌鱼选择腹部较大、较软的个体,有的种类还需长期工作经验来判别。

四、人工*********物的使用

目前,主要用于鱼类人工繁殖催情的药物有:绒毛膜促性腺激(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鲑鱼释放激素类似物(S-GnRH-A)和马来地欧酮(DOM),以及它们的混合制剂。最常用的是绒毛膜促性腺激(HCG)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两种。

(绒毛膜促性腺激(HCG)、简称绒膜激素。图源:网络)

HCG直接促进生殖细胞成熟、排卵或精子生成;LRH-A先诱发亲鱼脑垂体中GTH细胞分泌GTH,再由内源GTH影响到生殖细胞成熟、排卵或精子生成;DOM是起到阻断多巴胺抑制GTH分泌的作用,从而促进鱼类排卵和产卵。

有大量研究和生产实验证明,采用“林彼方法”即DOM LRH-A或S-GnRH-A对30多种淡水养殖鱼类都有较好的效果。

(给花鲢亲鱼注射催产药物)

(给草鱼亲鱼注射催产药物)

使用药物进行鱼类催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了解该鱼的自然繁殖生态条件,尽可能模仿自然环境,如温度、水流、光照、鱼巢,以及其它因子;

②注射的药物种类以及剂量要根据不同的鱼类来选择,可参考亲缘关系相近鱼类的催产方法,经多次反复试验找出适宜剂量

③经药物催情后,亲鱼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是鱼类自然发情产卵受精,如果是产粘性卵的鱼类,需要注意布置产卵巢;产漂流性卵的鱼类,需要及时将鱼卵收集,倒入孵化设施。有人特别认为:鱼类自行发情繁殖或者虽经人工催注药物后但自然产卵繁殖的仔苗,比采用强力外源手段比如人工挤卵、挤精甚至剖腹绞碎精巢而人工授精后的仔苗要好。道理也许很简单,性腺发育进度涉及到后代的优劣。卵胚和精巢的发育不好,会导致产卵不遂虽人工助产,一些发育不好的卵粒也会顺带强行挤出,想当然,后代仔苗难免会有一些先天性不足。卵胚和精巢的发育好和人工催产技术好的,根本不用人为野蛮干预。

(鱼类自然繁殖排卵射精)

另一种是鱼类不能自然发情产卵受精,虽然鱼卵已达到生理成熟,但不排出体外,这时需要人工授精,即人工挤卵、挤精,然后再授精。这种情况要特别注意人工挤卵的时间,过早了,绝大多数鱼卵还没有从滤泡膜中完全游离,只能挤出部分的卵子;太晚了,鱼卵又会过熟,受精率大幅下降;这种情况需要反复实验,依据催产药物的效应时间找到适宜的操作时间。

(鱼类人工授精,先挤出雌鱼的卵子)

依笔者多年的经验,当鱼卵生理成熟游离后,一般温水性鱼类,如鲤水温20℃左右在腹腔中可保持2~3h,挤出体外在冰箱4℃可保持12h以上,而冷水性鱼类,如虹鳟水温4℃左右在腹腔中可保持5~6d,其受精率变化不大。

(鱼类在不同时期的胚胎发育过程)

五、受精卵的人工孵化

目前,常见的鱼类孵化器有:孵化槽、孵化环道、孵化桶、立式孵化器、叶轮式孵化器、管道式孵化器、平列槽孵化器、人工鱼巢和洞穴型人工鱼巢等,应根据鱼类产卵的性质使用不同的孵化器

(孵化槽,图源:可为渔业)

产漂流性卵的鱼类可使用孵化环道、孵化桶、孵化槽等;产沉性卵的鱼类可以使用立式孵化器、平列槽孵化器等;产粘性卵的鱼类可以使用人工鱼巢等,也可以通过鱼卵人工脱粘的方法使用漂流性鱼卵的孵化器,但需加大水流,以鱼卵被冲起滚动为准。

(经催产后产出的漂浮性鱼卵,鱼卵收集)

在受精卵孵化过程中,还需要掌握鱼的胚胎发育时间及胚胎的敏感期。如鲑鳟胚胎在外包期至原肠期,震荡就会造成较高的死亡率。还要控制死卵的水霉菌,一定要早防勤防,在受精卵放入孵化设备时就应立即消毒处理。目前,常用硫醚沙星、亚******兰(非食用鱼用药)、甲醛和苯扎溴铵等药物定期消毒来控制水霉菌。

(即将要脱膜而出的鱼卵中的小鱼)

在鱼卵破膜出苗时,还要注意清除破碎卵膜,以防过滤网被堵死,而造成溢卵逃苗事故。当受精卵孵出大量鱼苗时,需要经常换水,及时将水花鱼苗移出,防止小鱼苗密度过大或水质变坏而出现大量缺氧死亡现象。

(正在脱膜的鱼卵中的小鱼)

六、鱼苗的人工培育

鱼卵出苗后,要经常观察仔鱼的发育状况,当卵黄囊几乎消失,鱼鳔能平游时,就应及时下塘。青鱼、草鱼、鲢、鳙等温水性鱼类一般出苗2~3天后才摄食,不要过早投喂,大量残饵使水质变坏。我国的鱼苗培育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静水发塘培育,另一种是微流水投饵培育。

(刚脱膜带有卵黄囊的三文鱼苗)

(带有卵黄囊的不能平游的小水花苗。图源:YEE水族世界)

1.静水发塘培育鱼苗,大多采用室外的土池塘,水体面积相对较大。前期需要清塘,利用漂白精或生石灰等消毒,最好曝晒1~2天后,将土池边的小水洼晒干,然后再加水、提温和施肥。先期水深30~50cm,这样升温快,以后逐渐加深水位。

根据池底的情况施肥,新鱼池施底肥较多,如熟鸡粪、肥水剂、化肥类等,而老池塘和底质较厚的池塘,少施或不施肥。一般肥水5~8天后,轮虫高峰时鱼苗下塘。每亩放鱼苗20~30万尾,具体数量还需根据出售鱼苗的规格、水质和时间等而定。在鱼苗培育过程中,还应注意:每日早上必须巡塘,观察水质和鱼苗的生长情况,捞取池边的蛙卵,经常加水保持池水清爽。水体中饵料生物不足时,可以投喂熟蛋黄或微颗粒饵料,也可泼撒生豆浆或增加有机肥料。

(脱膜大约三天后可以下塘的水花鱼)

2.微流水投饵培育鱼苗,大多采用室内或室外的小型池塘,即"小水体无泥设备",比如帆布池、水泥底池塘等。再人工控制投饵的流水培育模式。根据鱼类的摄食习性选择不同的饵料,有些鱼类开口后可直接投喂人工颗粒饲料,如虹鳟、细鳞鱼等冷水性鱼类,有些鱼类开口后只摄食活饵,如鳜鱼、加州鲈鱼、乌鱼等。

(小水体无泥设备---帆布池)

但是,除开以上两类鱼类外,大多数鱼类因开口食性不同,小水体无泥设备不可用。在不同生长阶段投喂适口的活饵。还有些鱼苗先期需要投喂活饵,提高苗种成活率,后期可逐渐驯化摄食人工颗粒饲料,如鲟、哲罗鱼等。

当鱼苗培育到一定规格时就需要销售、分池饲养,进入鱼种养殖阶段。

七、小结

我国的淡水鱼类有800余种,近年来,又从国外引进了许多淡水名优经济鱼类。每种鱼类的繁殖生物学不同,本文从常见淡水经济鱼类的繁殖生物学、鱼卵性质、亲鱼培育和筛选、*********物种类、以及鱼类受精卵孵化和苗种人工培育等方面,分析了淡水鱼类人工繁育中的几个关键点。建议生产者习惯查阅文献资料,到相关的生产单位参观和学习,找出不同鱼类人工繁殖的异同点,灵活运用已有的相关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来源:水产学杂志2018年5期)

(本文内容有少许修改,图片由西南渔业网配置)

水产实践人士,共谋渔业繁荣!敬请关注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西南渔业网和养鱼第一线公众号,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西南渔业网和"养鱼第一线"公众号,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

搜索更多有关“人工繁育鱼注意事项 鱼类人工繁育技术要点”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