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如果你的孩子被伤害了你会怎么做?当孩子受到伤害我拿什么来辨别

人气:182 ℃/2024-09-12 03:13:24

近日,几家“亲子园事件”先后被曝光,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将事件推到了风口浪尖,个别无良老师对孩子造成的种种伤害,令人感到十分的愤怒和痛心。但凡是家里有孩子的,大概都像我一样,流着泪看完视频和报道,随即不敢再看第二遍。

可是,不敢看不代表事实不存在,不去听不代表没有类似的事件一再发生。在心情沉重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在我们不知道的某处,在某个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也许还有更多的侵犯和虐待事件尚未曝光!

作为一个有两个孩子的母亲,自从有了孩子,自己的心便变得异常的柔软,从来听不得、见不得这样的恶情事件的发生,无法想象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我的身上,我会不会即刻赶去手撕了那个禽兽不如的虐童老师。

记得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介绍自己两岁两个月的孩子刚上幼儿园托班时的各种不适应,有很多妈妈纷纷在后面留言说现在老师虐待孩子至死至伤的太多,都不敢让孩子去幼儿园了,想到孩子这么小就要去混社会,太恐怖太可怜了。还有人说建议取消幼儿园制度,不上孩子幼儿园也不影响上小学的吧。

可是,即便是屡次曝光,我始终还是相信这只是个例,有良知、有信念、有情怀的幼儿园和幼师还是大有人在!

但是,假如真的遇到那些没有操守、没有良知的幼儿园和幼师,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如何留意和观察孩子是否有异常呢?甚至如何得知孩子在外是否被欺凌呢?

有一个细节问题不知道大家关注到没有,事件曝光之前,都是家长们发现孩子有异常后,抽丝剥茧才采取的一系列行动,以至事情进一步的曝光,试想如果家长没有发现,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还要遭受多久的磨难。

作为一个家长,是否是一个有心人,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非常关键的。

那么,孩子在校园里的种种情况,家长如何得知?

首先,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在受到伤害和欺辱后的反应是不同的,而幼儿阶段的孩子,更是因为语言和思维系统还不是很完善,不能清晰的表达和描述所经历的事情,但却也会发出一些信号,而有心的家长往往能通过这些信号来捕捉更多的信息,以采取必要的行动来保护孩子免受更多的伤害。

  • 情绪上的变化

较小的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或者是承受了一定的压力,但又不会表达,情绪就会变得很焦躁,学龄前的幼儿一般表现出来的身体语言是:缺乏安全感,恐惧周围的环境,变得爱哭,莫名的流眼泪,跟父母一起的时候紧紧抓住爸爸妈妈的手,身体变得紧绷甚至有些发抖。

  • 身体上的变化

家长应及时关注孩子的动作变化,平时很正常的孩子,突然间身体某些部位出现快速、突然、频繁、不自主地、无目的地抽动,如眨眼、牵嘴、耸肩等,特别是眨眼最为常见。动作单调、重复、不能控制,频率随情绪紧张而增强。这就要引起家长的注意,是否是因为受到了外界伤害,还是自身身体出了问题。

晚上休息时,家长应每天晚上养成检查孩子身体的好习惯,看看孩子身上有没有抓痕,如果孩子身上无缘无故出瑞淤伤、抓伤、青紫等现象,此时就要提高警惕,孩子可能受到了伤害。

  • 睡眠问题

孩子睡觉的时候是否会失眠,如睡梦中突然惊醒、瞪目起坐、躁动不安、面露恐怖表情等,甚至会出现尿床等问题,很有可能是因为外界的刺激而导致作息上的变化,此时就很可能是受到了伤害。

  • 习惯发生改变

孩子出现“无缘无故”的恐惧,如怕狗、怕猫、怕黑、怕暗、怕过马路等反常情绪,不愿意在家庭以外的地方上厕所,另外出现触碰抵触情绪,对触碰变得非常敏感,出现过度反应。如情绪波动、脾气暴躁、多动不安,像摸头发、穿衣服、洗澡、搔痒、剪指甲等日常生活的行为,都容易让他们感觉到不舒服,出现粘人与厌恶触摸并存的矛盾状态。家长们就要注意了,很有可能是孩子已经遭受了身体上的侵害而表现出来的行为上的抵触。

  • 与人交待能力变弱

平时很乖巧,突然间不愿意去上学了,曾经经常提到幼儿园的种种,现在变得闭口不提了。突然在上学前大发脾气,找各种理由拒绝出门,行为性格发生突变,如从好脾气变得易怒、暴力。跟小朋友们在一起玩时,表现出孤独、胆小、害怕、退缩、不愿与其他人交朋友等异常行为。

  • 孩子的个人物品是否齐全

孩子每天回来之后,家长都要及时整理和检查孩子的书包,重点关注一下孩子的个人物品是否有遗失或者损坏,如文具、衣物经常丢失或者破损,家长一定要留心了。

如果确定孩子受到了伤害,家长怎么办?

其实,比起孩子在外面受到的伤害,家长要追究施暴者的责任外,更重要的是要及时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家长是否处理得当,直接影响到孩子以后的身心健康。其实本身在孩子不知道反抗却又闭口沉默的背后,就有更深刻的心理原因存在。所以处理得当,也许孩子能走出阴霾健康成长,而一旦处理不得当,也许孩子一生都会承受童年的阴影。

  • 保持冷静,不要把更多的恐慌带给孩子

我知道这很难做到,但作为父母、作为此时孩子最信任、并且是唯一能信任的人,我们必须要这样做!

孩子在受到伤害后,哪怕是表面很平静的跟我们讲述,其实内心也是害怕的。父母要态度平静地询问孩子事情发生的具体细节,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愤怒或吃惊等情绪,那会使孩子被惊吓,不敢说出实情和具体细节,这样父母就了解不到孩子受到的具体伤害。

此时的他更希望他最亲爱的家人能够很好的倾听并及时作出回应,让他知道,这种情况下不要害怕,有爸爸妈妈在,一切都是能够解决的。所以此时的你一定要冷静,哪怕内心已经万马奔腾,也要坚定的回应孩子:不要怕,现在有爸爸妈妈和你一起面对一切,我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也要告诉孩子:无论发生过什么,无论将要面对什么,爸爸妈妈都永远站在你这一边,永远支持你,保护你!

  • 与孩子产生共情

如果孩子在外面受到了伤害,不要一味的去安慰孩子或者指责孩子,用否定、拒绝、建议、提问、过分同情、逻辑分析等态度来否定孩子的感受,是不可取的。主动倾听并接纳孩子的感受,与孩子产生共情,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他们,才是沟通的良好开端。

要鼓励孩子将全部细节讲出来,消除孩子惧怕被父母责备和打骂的心理,父母要抱着孩子对他说:“宝贝,你能够将这件事情告诉爸爸妈妈,我们非常感谢你,说明你信任我们!”

你的共情会对孩子此时的情绪产生莫大的帮助,并且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对于你遭受到的事情感觉非常痛心以及感同身受,但你所遇到的事情只是成长过程中的“特例”,不要因此而怀疑人生。

  • 接纳孩子,无论发生过什么,家永远是你温馨的港湾

孩子受到欺凌,很容易出现极端情绪,也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无心做作业、不愿意与人交往等问题,这是孩子的心理创伤反应,不是孩子正常态度的问题。此时的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宽容对待,因为孩子正处于应激状态,千万不要再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耐心等待并帮助孩子从创伤中恢复。

并且要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了什么,爸爸妈妈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没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问题!

  • 做好安抚工作,不要责怪孩子

孩子在缺乏安全感的时候,更看重亲人的关爱和鼓励,而此时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这些。

父母一定要抱着孩子,告诉他(她):“你永远是爸爸妈妈的宝贝,我们永远都会爱你!”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永远不会抛弃他。更要让孩子从父母的拥抱和言语中感受到坚定不移的爱,这是孩子修复心灵创伤的精神力量源泉。

在应对此事的时候,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发泄情绪和议论此事的处理方式,也不要因此事而显得紧张不安,这会使孩子感觉自己做了什么错误的事情使父母如此不开心。

更不可以责备孩子没有保护好自己,不可以以打骂受害孩子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愤怒,不可以带着孩子上门讨说法,不可以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因此事而丢脸,这会让孩子感到失去最后的保护之地而陷入绝望的深渊。

  • 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和孩子的合法权益

当孩子被暴力以及其他伤害时,父母一定要勇于站出来,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好自己的孩子,而不是选择逃避。一定要让侵害孩子的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千万不要觉得息事宁人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这样的态度就是纵容害人者以另外一种方式再去伤害更多的人。

父母的勇敢也会给予孩子真正的力量,让孩子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对坏人的心软,就是对自己的残忍,遇到伤害一定要勇于反抗,用正确的手段,借助法律的力量来保护自己。

相信法律是公正的,坏人一定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 不要让孩子反复叙述受伤害的过程

父母可以让孩子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取证,但不要让孩子对公安机关或其他机构或媒体多次叙述被侵害的过程,这会一次次将孩子带回创伤情景,从而带来又一次的心理伤害,加重孩子创伤后的表现。

而大范围的媒体报道会使孩子陷入同伴关系的困难中,被同伴孤立或被嘲弄,或将此事作为攻击孩子的材料。

在此,也提醒广大父母,平时一定要注意和孩子相处的态度,对待孩子一定要像朋友一样,这样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愿意和你沟通和交流,而不是一出了问题首先想到的是会不会得到父母的责骂,以至于事情最终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我们不溺爱孩子,但也要孩子知道:个人权益必须得到尊重,受到侵害一定要懂得反击,隐忍只会让自己受到更大的伤害!爸爸妈妈一定要永远站在你的背后,保护你、支持你!

搜索更多有关“如果你的孩子被伤害了你会怎么做?当孩子受到伤害我拿什么来辨别”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