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必背91个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汇总
最近,有学生和家长私下问有没有初中生物的知识点总结,一直也没有时间来做,有些抱歉!现在一次性发布出来七、八年级的全部知识点,希望大家满意!
总语:
1、生物学(定义):
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学研究对象:
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观察
2、生物的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如 鲸副处水面换气)
③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 人出汗,植物的落叶等)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如 含羞草对刺激作出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如 种子萌发、破壳而出幼鳄等生物都能由小长大,到一定阶段开始繁殖下一代)
(1)生长: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也就是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的结果。
(2)发育:指生物体中各种器官逐渐达到成熟,并具有生殖能力。(3)生殖:指生物体产生下一代的现象,通过繁殖保持种族的延续。
⑥生物都有遗传很变异的特性
(如“种豆得豆”是遗传、“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变异现象)
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的。但病毒作为一种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3、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的步骤:
①明确调查目的;
②确定调查对象;
③制定调查方案;
④填写调查记录;
⑤整理调查结果;
⑥撰写调查报告。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2)按照生活环境不同,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3)按照用途不同,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圈(定义):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生活环境:
生物的生存空间和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生态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分类:
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等
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
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
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讨论和交流。
4、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光对鼠妇生活影响
设计对照试验几点注意事项:
①实验结束后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③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少偶然因素。
5、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捕食关系(兔以某些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竞争关系(水稻和田中杂草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
合作关系(蚂蚁、蜜蜂等群体生活的昆虫)
寄生关系(蛔虫、猪肉绦虫等寄生在人和其他动物的体内)
6、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2、生态系统组成:
⑴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
⑵生物部分
生产者—植物
消费者—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分解者——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3、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
食物链特点:
①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③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
④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
4、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5、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6、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7、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如: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
8、从总体看,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多于草食动物,草食动物多于肉食动物。
9、在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凡是以相同的方式获取相同性质食物的植物类群和动物类群可分别称作一个营养级。
第三节 生物圈市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范围:
以海平面来划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共20千米。 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分类:
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 “地球之肺”之称)、
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为代表,有“地球之肾”之称 )、
淡水生态系统 、 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第二单元 生物体结构层次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1、光学显微镜,其结构及各部件功能:
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镜筒、
转换器(安放和调换物镜)、
载物台、压片夹、
通光孔(光线通过)、
遮光器(有大小不等光圈,调节光线强弱)、
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调焦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前者升降幅度大,后者升降幅度小)
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面,调节光线亮度)、
镜臂、镜柱、镜座。
2、显微镜使用步骤:
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③观察④收镜
3、显微镜成像时光的的途径:
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薄而透明)→物镜→镜筒→目镜→眼
4、从目镜内看到物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5、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6、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体积越大,视野较暗。
7、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8、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之间的关系:方向相反(即偏哪就向哪移)。
第二节 植物细胞
1、玻片标本分类,
(1)按照材料分:①切片②涂片③装片
(2)按保存时间分:①临时玻片②永久玻片
注意: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载玻片(托载标本的玻璃片)和盖玻片(覆盖标本的玻璃片)。
2、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①擦
②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撕
④展:
⑤盖:盖上盖玻片,从水滴一边逐渐放下,防止产生气泡
⑥染: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⑦吸
3、植物细胞结构及功能: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
细胞膜:保护并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细胞质:缓缓流动,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液泡:含细胞液,其内溶解有多种物质和色素。
叶绿体:能量装换器,将光能→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线粒体:能量装换器,分解有机物将化学能释放出来,呼吸作用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注意:
(1)植物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的部分是细胞膜
(2)西瓜汁在生物学上被称为细胞液,存在于液泡中。
(3)不是所有绿色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只有绿色部分的细胞含有叶绿体。
(4)给细胞染色中,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
第三节 动物细胞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①擦
②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在这样的生理盐水中,动物细胞形态、功能可保持正常。)
③刮: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消毒牙签从口腔侧壁处轻轻刮几下,牙签上就附着了一些碎屑。
④涂
⑤盖
⑥染
⑦吸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
①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②不同点:绿色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
1、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成两类
(1)无机物:包含有 水、无机盐、氧
(2)有机物(大分子,一般含有碳可燃烧)包含有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注意:小麦燃烧实验, 烧掉物质是有机物, 剩下灰烬是无机盐。
2、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和出
3、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①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②二者区别:
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叶绿体
叶绿体: 二氧化碳 水———→有机物 氧气(光合作用)
光
线粒体
线粒体:有机物 氧气———→二氧化碳 水 能量(呼吸作用)
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1)遗传信息:受精卵内具有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信息,这些信息是由父母传下来的,因而叫做遗传信息
(2)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
①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做DNA的有机物,存在于细胞核中,具有双螺旋结构
②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做基因。
5、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第一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体由小长大,细胞的变化有:
细胞的生长(体积由小长大)、分裂(一个分裂成两个,数目增多)和分化(形态功能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
2、细胞分裂的步骤:
①细胞核一分为二
②细胞质分成两份
③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3、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4、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经历:(1)复制加倍(2)平均分配。
5、细胞分裂染色体变化的意义:
①完成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均分
②使遗传物质能准确无误地从上一代细胞传给下一代细胞。
③保证了生物物种正常、稳定地延续。
6、癌细胞最初是由正常细胞变化而来,其特点:
①分裂速度快,②容易转移。②遗传物质改变。
第二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新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多细胞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
2、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3、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组织的形成:细胞分化的结果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4、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5、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6、动物器官一般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并且以某种组织为主。器官的结构特点与它的生理功能相适应。
第三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植物体与动物体相似,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2、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3、植物的组织: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1)分生组织: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分化形成其他组织。如果掐去植物一根枝条的顶端,那么这根枝条就不能继续往上生长了,因为在枝条的顶端有分生组织。
(2)保护组织: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3)输导组织: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
(4)机械组织 :分布在叶柄、花柄、果皮、种皮,功能是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5)营养组织:有贮藏营养物质的功能。
4、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被称为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结构及作用:
纤毛:运动、
表膜:呼吸、
口沟:摄食、
食物泡:消化吸收、
胞肛:排出残渣、
伸缩泡、收集管:收集排出废物、
细胞核:生殖遗传
食物进入草履虫体内消化及排出的途径是:
口沟→食物泡 →胞肛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益也有害
益处:①鱼的饵料;②净化污水
害处:①引发疾病;②形成赤潮
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含氮、含磷的有机物排入海水中,而导致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类群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其中前三种植物生长到一定的时期会产生一种叫做孢子的生殖细胞。
2、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如 淡水:水绵,衣藻 海水:紫菜、海带),
(1)形态结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
(3)繁殖方式:用孢子进行繁殖。
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
(1)生物圈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2)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如 鱼类饵料)
(3)供食用(如 海带 紫菜)
(4)药用
4、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葫芦藓、地钱、树干苔藓)。
(1)形态结构: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只起固定植物体作用)。
(2)营养方式:苔藓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
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蕨类植物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如 里白、贯众、满江红)。(1)形态结构: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2)营养方式:蕨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
(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
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可供食用,如蕨菜。
(2)可供药用,如卷柏、贯众等。
(3)作为绿肥和饲料,如满江红。
(4)煤的来源
第二节 种子植物
1、种子植物的分类:根据子叶数目分为
(1)双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叶脉网状),营养都储存在子叶中。如 蚕豆、大豆、花生。
(2)单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叶脉弧形),营养大部分储存在胚乳中。如 水稻、小麦、高粱。
2、种子的结构:
(1)种皮:保护作用。
(2)胚(包含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能发育成一个植物体。
(3)只有单子叶植物有胚乳。
子叶、胚乳中储藏的营养物质是胚发育成幼苗时养料的来源。
3、种子和孢子的比较:
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适应环境的结构特点,如果环境过于干燥或寒冷,它可以处于休眠状态。
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有散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萌发。
4、种子植物的分类: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分为
①裸子植物(如:松、银杏、苏铁、红豆杉、水杉、圆柏、侧柏)
②被子植物
5、被子植物成为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原因:
被子植物一般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从而保证了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高效率地运输;它们一般都能开花和结果,所结的果实能够保护里面的种子,不少果实还能帮助种子传播。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的条件:
(1)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与光照无关)
(2)自身条件:
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
2、种子的发芽率
(1)抽样检测: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抽样检测。
(2)发芽率的计算公式:
种子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供监测的种子数×100%
(3)重复测定1~2次,取几次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3、种子萌发的过程
(1)吸水;
(2)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3)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4)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注意: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1、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① 根冠:具有保护作用。
② 分生区(分生组织):分裂产生新细胞,不断补充伸长区的细胞数量。
③ 伸长区(生长最快的部位):下部细胞较小,越往上细胞越大,最后成为成熟区细胞的一部分。
④ 成熟区: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幼根的生长:
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
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3、芽的分类
①顶芽
②侧芽。
芽的发育: 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
枝条由幼嫩茎、叶、和芽组成的,其上的芽还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4、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需要量最多的是
含氮的(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
含磷的(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
含钾的(缺钾时,植株的茎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5、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的原因:
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仅是水分和无机盐。
给植物打针输液:输入的液体中含有水分和无机盐,以促进植物的生长,针头应插入树木的输导组织中。
“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这句农谚说的是对于庄稼来说,它的成活、生长和收获,在于浇水的方式、方法;而庄稼收获的多少,在于对它施肥的时间、方式和施肥量。这说明了水、肥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1、花的主要结构:
(1)雌蕊 ①柱头 ②花柱 ③子房(内有胚珠含卵细胞)
(2)雄蕊 ①花药(内有花粉含精子)②花丝。
2、传 粉: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传粉的类型:
① 自花传粉(如 小麦、水稻、豌豆。)
② 异花传粉 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
异花传粉靠媒介主要是风和昆虫。花朵的色彩和香味可以把昆虫吸引过来,昆虫在采食花蜜或花粉时,帮助植物传粉。
在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果树减产。原因是因为果树的传粉受到了影响。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玉米的果穗有缺粒的;吃瓜子时,子粒常有空瘪的原因是传粉不足,解决办法是人工辅助授粉。
3、受精的概念: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的过程:
(1)长出花粉管。
(2)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
(3)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珠被发育成为种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5、黄瓜、南瓜、丝瓜这些植物在同一株植物上,有的花是雄花,有的花是雌花,一般情况下雄花的数量会多于雌花。那些只开花不结果的花是雄花。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
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
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这使得根尖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因而具有强大的吸水能力。
2、导管(属于输导组织)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
导管:从下往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从上往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3、蒸腾作用:水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主要通过叶片实现。
4、叶片由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叶肉与叶脉三部分组成。
表皮分布有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城的空腔,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关闭。
5、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动输;
②通过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③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6、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作用:
①植物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②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③树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补充地下水。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步骤:
暗处理、遮光处理、酒精脱色、漂洗叶片 、滴加碘液 、清洗叶片、观察叶片颜色。
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
(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 淀粉 全部 转运 和 消耗 。)
②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部分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③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盛有 酒精 的小烧杯中 隔水加热
(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④染色:用清水漂洗叶片,再用碘液染色。
(现象:由于淀粉遇碘变蓝,观察到 见光部分变蓝色 ,不见光部分不变色)
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得到如下结论:
①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②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③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3、光合作用概念: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4、光合作用实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5、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①用来构建植物体;
②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意义:
①满足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
②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食物链、食物网,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普利斯特利实验得出的结论:
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2、探究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步骤:
暗处理、把插有天竺葵的两个小烧杯分别放入装有清水和25%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去,编号A、B组,放在日光下、酒精脱色、漂洗叶片 、滴加碘液 、清洗叶片、观察叶片颜色。
3、光合作用表达式:
原料:二氧化碳、水,
条件:光,
场所:叶绿体,
产物 有机物和氧气
光能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储存在能量)
4、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合理密植,让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2)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给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贮存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这种方法称为气肥法,二氧化碳被称为“空中肥料”。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卧室里摆放多盆绿色植物是不科学的原因是:
有光照时,绿色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以更新居室的空气。在黑暗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仍在进行,会消耗居室内的氧气,将二氧化碳排放到居室中,影响居室内的空气质量。
2、呼吸作用(概念):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其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呼吸作用的表达式
线粒体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4、呼吸作用意义:
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量散发出去。
5、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①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
②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6、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7、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8、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六章 爱护植被 绿化祖国
1、植被: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
2、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六种):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
4、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人均森林面积减少
②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趋势
③草原退化、沙化严重
5、从我做起,保护植被:
我国相继颁布防止我们生存环境恶化的法律: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2003年《退耕还林条例》开展了开展了植树、种草等活动,确定每年的3月12日为植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