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孩的不建议养猫对小孩不好:养猫就像带娃那些猫咪告诉我们
严厉教育如果真能让孩子优秀,天下将尽是英才。
用养孩子的心情养猫
小区里偶然听到一位女士说她家收养了一只流浪小奶猫,本来想给它一个安稳的家,可是小猫从来了她家后经常不用猫砂,几乎天天都往地上沙发上甚至是床上洒尿,以致于她发愁是不是应该再把它扔出去,但又有些不忍心。
我凑上去问,是不是你们因为这事打过它?她说是,每次只要不在猫砂盆里尿就打,可是一点记性都不长。
我说,它不长记性就是因为第一次尿外面就挨打,然后总因为这事挨打,天性都被打得扭曲了。你改变一下方法,它尿外面不要打,不理就是了。每次发现它尿猫砂盆都马上给好吃的,并对它表示亲昵,这样慢慢就好了。
她当时半信半疑地点点头。过两天又遇到这位女士,高兴地对我说你的办法真灵,不打反而效果好,小猫现在已学会用猫砂盆了,完全不尿外面了。然后问我是不是也养猫,有经验。
我女儿养了两只猫,没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我自己没养过猫,之所以有此判断并给出建议,是知道万物有灵,小动物和小朋友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小猫小狗小马小猪小鸟……都有它内在的秩序,只要没有外部的破坏,都可以自然而然地发展出正常的功能,表现出得体。如果有变态,那是因为遭遇了连续不断的来自外部的攻击。我在这件事上的建议只是把我的教育学专业知识推广到了小猫身上。
人类是高智慧生物,天性优美,自我完善的能力绝不可能输给任何其它动物。如果一个孩子身上有某种根深蒂固的、反天性的毛病,那不是他的本性,而是他企图摆脱环境压迫的求救方式——提醒养育者,你们需要改变一下对待我的方式方法了。
如果一个成年人心理扭曲变态,或罹患精神疾病,这个苦果虽然需要他自己吞下,但我们也应该知道,他本来可以正常,他的不正常不是基因里带来的,而是后天小环境使然。他的“丑恶”是对他从小到大恶劣生存环境的展示和控诉,是对养育者无言的谴责。
家长的无知和残忍让孩子无处宣泄
我还见过一个4岁的孩子,父母都是高学历,奶奶曾是单位主管会计,也很能干,且非常爱干净。家长从孩子一岁半开始,就因为吃手的问题和孩子纠缠不清。
据家长讲,最初阻止孩子吃手,采用的是讲道理,告诉孩子手很脏,不能吃,他们感觉一岁半的孩子能听懂了,但孩子一如既往。发现讲道理没用,就来硬的,采用打手的办法,轻打不起作用,就狠狠打,但这只能起一小会儿作用,孩子一停止哭泣,就好了******忘了疼,又把手伸进嘴里。
后来,负责照看孩子的奶奶拿出缝衣针,只要孩子的小手一放进嘴里,就用针扎一下,并把针挂到墙上,故意让孩子看到,但这也不能吓住孩子。
后来家长还采用过给孩子手上抹辣椒水,每天24小时戴手套等各种办法,可是问题始终没能得到解决,并且越来越严重。听家长说,孩子还特别爱发脾气,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可以连续哭号两小时,甚至会用头猛烈撞墙,全然不知疼痛和危险。
我见到这个孩子时,他两只手的大拇指已被吃得变形,两只小手布满破溃的伤口,伤痕累累,但孩子好像完全没有痛感,还在用嘴啃咬双手,用指甲抠开血痂。更糟糕的是孩子的心理也出现严重障碍,不会和人交流,别人和他说话,他基本不回应,目光总是回避开来,神情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
这个孩子的遭遇,让我震惊于家长的无知和残忍。孩子吃手是多么正常的一种现象,婴幼儿最初是用嘴来感知和认识世界的,小手又是离他最近、唯一能让他自主支配的东西,所以吃手几乎是所有孩子的本能,根本不需要,也不应该制止。到他可以动用自己的其他感知器官认识世界时,自然就不吃手了,就像人学会站着走路后,自然就不愿意爬着走了。
对于这样一个自然的认知过程,家长却要想方设法阻止,而且采用打骂、针扎、抹辣椒水等做法,简直就是在刑讯逼供啊!一个弱小的孩子,在人生初期就莫名其妙地遭遇绵延不断的残酷对待,他的生命怎么能正常展开、怎么能不被扭曲呢?
当然有的孩子对吃手表现出固执的喜好,到四五岁,甚至十来岁,还在吃,这种情况往往和孩子的寂寞或自卑有关,是其他教育问题积淀的一个后果,吃手不过是孩子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遇到这种情况,家长更不该制止孩子吃手。应该做的是反省自己和孩子交流得多不多,相处方式是否和谐,等等,并努力从这些方面去解决。单纯制止吃手,是对孩子自我心理安慰的粗暴剥夺。即使从表面达到了阻止的目的,但孩子内心的压抑和痛苦必须要找到一个出口,长此以往将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和其他生理问题。
眼前这个年仅4岁的孩子,他的心已像他的一双小手一样伤痕累累。他揭血痂、用头撞墙等自残行为,并不是不懂得痛,而是内在的痛苦难以承受,又无法陈述和宣泄,只好用肉体的疼痛来转移和缓解。
不能说他的家人有主观恶意,他们的主观愿望一定是好的,也许他们比一般的家长更希望孩子成长得完美,所以对于吃手这样一件小事也难以容忍,更何况从他们的陈述中我还了解到,在吃饭、睡觉、玩耍等几乎所有的生活小事上,家长都同样严格要求孩子。
教育的真正准备是研究自己
家长希望用各种规矩培养出孩子各种良好的习惯,而这对孩子来说,却是自由意志被剥夺,活在日复一日的冷酷对待中。他的世界一直以来太寒冷了,已被厚厚的冰雪覆盖,所以他下意识地要把自己严实地包裹起来,回避和外界交流,直到失去正常的沟通能力。这是一个弱小生命对抗恶劣环境的本能反应,畸形的生态环境只能让他变态地成长。
专门研究儿童精神病的蒙台梭利博士说过:我们常常在无意中阻碍了儿童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对他们的终身畸形负责。我们很难认识到自己是多么生硬和粗暴,所以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尽可能温和地对待儿童,避免粗暴。教育的真正准备是研究自己。
教育学和心理学对于严厉教育所带来的损害的研究已经很成熟了,但时至今日,人们对严厉教育的破坏性仍然没有警觉。在我们的教育话语中,人们仍然特别愿意谈规矩,很少谈自由。哪个青少年出了问题,归结为家长管得不严,太溺爱;相反,哪个青少年成长得比较优秀,尤其在某个方面做得出色,会归功为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和打骂。
这样的归结非常简单非常肤浅,但越是简单肤浅的东西,越容易被一些人接受。于是:
一顿“要么好好弹琴,要么跳楼去死”的威胁可以让孩子成为钢琴家,
一根鸡毛掸子随时伺候可以让孩子上北大,
一通把孩子骂作“垃圾”的侮辱可以逼孩子考进哈佛……
诸如此类的“极品”行为最容易得到传播。甚至是一些专业教育工作者,也会一边谈尊重孩子,一边毫无愧色地宣扬棍棒教育。
在某个场合,有一位教育专家侃侃而谈,他说孩子可以打,但要艺术地打。闻此言,我当时就很想请这位专家解释一下,什么是“艺术地打”,并希望他示范,最好让他扮演那个挨打的儿童,那么别人艺术地打他一顿,他是否很受用?做人最基本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谈论儿童教育时,怎么就不成立了呢?
身教重于言传
人们不肯往深了想一想,严厉教育如果真能让孩子优秀,天下将尽是英才。成年人想收拾一个孩子还不是容易的事嘛,谁都会!既威胁不到自己,又能把孩子教育好,省心省力,痛快淋漓——可教育是件“秋后算账”的事,虽然儿童的缓慢成长给了一些人以暂时的幻觉,但栽下罂粟不会结出樱桃,恶果不知会在哪个枝条上结出。
有位家长,听人说孩子有毛病一定要扼杀在摇篮中,所以她从女儿一岁多,就在各方面对孩子进行了严格的管教。
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饭,妈妈会把孩子碗中的饭全倒掉;如果孩子不好好刷牙,家长会把牙刷一折两半,丢进垃圾桶;不好好背古诗,就用戒尺打手心……
在家长的严厉教育下,孩子确实被训练得很乖,按时吃饭,认真刷牙,会背很多古诗。但她发现,刚刚三岁多的孩子,一方面表现得胆小怕事,到外面都不敢跟小朋友玩;另一方面在家里脾气又很大,且表现出令人不可思议的残忍。比如虐待家里的小猫,把猫尾巴踩住用脚跺,或用沙发靠垫把小猫捂到半死,看小猫痛苦的样子,她则表现出满足的神情。
一般小女孩都喜欢芭比娃娃,她则对这些娃娃好像有仇,动不动就肢解芭比娃娃,把娃娃的头和四肢揪下来,甚至用剪刀剪破。妈妈不能理解,她的孩子怎么这样?
儿童天性都是温柔善良的,如果说一个孩子表现出冷酷和残忍,一定是他在生活中体会了太多的冷酷无情。媒体不时地报道家长虐待孩子或子女虐待老人的事件,手段之恶劣,令人发指。同时,追究一些恶性刑事案件的犯罪分子的成长史,几乎全部可以看到他们童年时代极端严厉的家庭教育。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极端残忍者,都有一个精神或肉体严重受虐的童年。
经常被苛责的孩子,学会了苛刻;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学会了仇恨;经常被批评的孩子,很容易变得自卑;经常被限制的孩子,会越来越刻板固执……“身教重于言传”是教育中的一条被时间和无数事件验证过的真理性的结论,严厉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示范,如果成年人对孩子拿出的是经常性的批评和打骂,怎么能培养出孩子的友善与平和呢?
推荐
- 1塘湖新鲜好吃的蓝莓快来采摘 快来采摘呀这里的蓝莓太好吃啦369
- 2狗狗正常每天吃多少东西,有很多原因会影响狗狗的食量156
- 3狗狗突然狂吠极度恐惧乱窜的视频:狗狗半夜突然狂吠抓门473
- 4狗狗冬天需不需要穿加绒衣服:寒冷冬季要不要给狗狗穿衣服459
- 5猫咪毛球症怎么治疗最好?一次搞懂猫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58
- 6猫咪被哈士奇按在枕头下视频 捡了一只小奶猫带回家491
- 7吃鲜核桃对身体有哪些好处?劝你多吃鲜核桃好处都在这里了456
- 8喂流浪猫救助流浪猫4年心好累:瘸腿流浪母猫守护幼猫260
- 9狗疫苗打了两针可以不打了吗?关于狗狗疫苗的五大谣言178
- 10冬天猫咪为什么不喜欢睡猫窝里面?窝在被窝的猫咪究竟有没有危险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