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鱼类>正文

鱼病防治和治疗:鱼病预防的措施和方法

人气:186 ℃/2024-05-08 17:26:56

三、鱼病预防的措施和方法

(一)清整池塘

池塘是鱼类生活栖息的场所,也是鱼类病原体的滋生地。因此,预防鱼病必须从

控制和消灭病原入手,彻底清塘是预防鱼病、改善池塘环境的重要措施。经过一年的养

殖,池底万物积聚,淤泥增厚,污染加重(养殖中每经过一个食物链环节都会产生大量

未被利用的物质,以及大量使用鱼药造成渔业环境的自身污染)。长期养殖又不进行池

塘清整,会使水质变坏,产生以下不良影响: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毒性物质含量超标、

严重影响着鱼、虾、蟹健康养殖与生长;池塘底部拥有大量寄生虫、细菌、病毒等病

原体,极易引起鱼类发病:池塘底部积聚着大量残饵、粪便和死亡藻类等有机物,这

些有机物腐败分解,会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氧量,低溶氧会造成养殖的鱼、虾、蟹缺氧

浮头,甚至死亡;池底淤泥是由生物尸体、残剩饵料、粪便、各种有机碎屑以及各种有

机物和泥土沉积物组成的,它们通过细菌的分解和离子交换作用,源源不断地在水中溶

解和释放,为饵料生物的繁殖提供了养分,但如果淤泥过多,会产生大量的硫化氢、甲

烷,有机酸、低级胺类和硫醇等,这些物质在水中积累,会影响鱼的健康和生长,造成

池坡坍塌,淤泥增厚,池塘变浅,载水量下降,鱼类活动空间缩小,产量降低。因此,

清整池塘十分重要。

在养殖动物并塘或养成动物捕捉后应及时清整池塘,当鱼种或成鱼出池后,排干池

水,挖去池底过多淤泥(用泥浆泵吸去淤泥),清除的底泥用以修整堤埂滩脚或作为农田

肥料,平整池底,并让池底自然冰冻、阳光暴晒。养殖池周围的淤泥,经1-2天风干后

挖出,败贴于池壁,经2~3天,敲打结实,消除其裂缝。经阳光暴晒,可以加速土壤中有机物质转化和消灭病虫害,同时也便于清除池边滩脚的杂草,破坏寄生虫和水生昆虫

的产卵场所。清整池塘的重要性还在于,清除过多的淤泥可以减少底泥的耗氧,有利平

改善池塘环境,提高产量。

加强科学饲养管理,改善水体环境,注意生产操作,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1.鱼塘要有专人负责放养、投饲、施肥和防病

俗话说“三分养,七分管”,掌握“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尽

量避免鱼病发生,保证鱼类健康生长。鱼类容易患水霉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小

瓜虫病、斜管虫病等,虾、蟹的常见病有黑鳃病、烂肢病、甲壳病和纤毛虫病等,鳖的

常见病有腐皮病、红脖子病、赤斑病、腮腺炎等。要及早采取预防措施,把疾病控制在

初始阶段。同时,要防止鸟类、鼠类、水蛇等自然敌害对于养殖动物的危害。

2.抓好饲料投喂

当水温升到10℃以上时,一般的水产养殖动物已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的升高而

逐渐增大。

做好“四定”投饲。定质:要保证饲料新鲜、清洁,腐烂变质的不能投喂;定量:根

据不同季节和气候变化,水的肥瘦、鱼体大小和吃食情况,适量投饲,每次以鱼吃八成

饱以上为度;定点:固定位置投饲,养成鱼类在固定地点吃食的习惯,食台应设在投饲方

便、向阳的塘边为好;定时:每天按固定的时间,分2~4次投喂,投喂间隔时间应保持在

3小时以上。另外,饲料中添加水产用多维等,可增强抗病力,促进生长,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正确的投喂方法如下:

(1)准确估算投饲量:日投喂量塘内的存鱼总量×投饵率。

计算时应注意,鱼塘内的存鱼总量不包括滤食性鱼类(如花缝、白雏),不同鱼体

太小,不同天气、水温下投饵率也不尽相同。按“八成饱”计算每天的总投鲜量,“八

成饱”时鱼类饲料利用率最高。

(2)在使用配合饲料前必须对鱼进行驯化:驯化前停食1~2天,别化期5~7天。保

持水质优良清新,有利于驯化。要坚持“四定”原则。在驯化期内要有耐心,不能急于

求成。

(3)投喂饲料应坚持“四看”原则:即看天气、看水温、看水质、看鱼的摄食和活

动情况。

3.抓好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应掌握:春季以“小水大肥”,夏季以“大水不肥”,秋季以“大水大

肥”为原则。水质一般的要求为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不得低于2毫克/升,pH值在

7~8.5,氨氮总量不得高于0.6毫克/升,透明度在25一30厘米,不允许有硫化氢的存

在。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氧换水,要控制池水深度,采取分期注水措施,即不要一次灌

满水,应该由浅到深逐步加入,以利于提高水温,促进养殖动物快速生长,一般10~15

天加水1次,逐步加深到适合养殖的正常水位。定期调节好水质,坚持看季节、水温

尽气变化和鱼的活动情况适时注入新水,每隔10-15天应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注新水

20-30厘米,并适当排放老水。根据水色透明度灵活掌握,也可边注边排,平均注水可

与预防浮头结合安排。

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肥”指池中浮游动植物较多,品种齐全:

“活”指水色早晚有变化,具鞭毛藻类占优势:“嫩”指水质肥而不老,即优质优势藻类处于增长期:“爽”指水质清爽,浮游生物与悬浮有机物以外的悬智物不多,透明间

在25-40厘米。

正确使用增氧机,做到“三开两不开”,即晴天中午开机,阴天早展开机,连绵阴

雨天半夜开机,雨天白天不开机,傍晚不开机。浮头早开机,天气烫热开机的时间长,

天气谏爽开机的时间短:半夜开机时间长,中午开机时间短;负荷面大开机时间长,负

荷面小开机时间短。

定期撒生石灰(生石灰一般用量为每667立方米20-25千克)与微生态制剂(使用生

物制剂可以直接提供动物多种营养成分,增加动物体的免疫功能,抵闻感染,产酶并有

肥水作用),一般每1-2个月使用一次,轮流交叉使用,效果更佳。追施磷肥常用过磷

酸钙(含磷16%~20%),每月施1-2次,每次用量为每667立方米5~6千克。水体环境

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鱼类生长和疾病的发生,在饲养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观察水质变

化,及时采取培肥、加水、换水和增氧等措施,改善水体环境。

4.加强日常管理

每天早晨要巡塘1次,阴雨天气时气压较低,水体易缺氧,此时要加强巡塘,要多注

意观察鱼类的摄食情况和鱼塘有无浮头现象出现,若发现缺氧预兆应及时注入新水和开

启增氧机增氧,浮头现象严重时结合抛撒增氧剂;鱼病流行季节、阴闷恶劣天气和暴雨

后的早晨,更要勤巡塘,并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等情况,如发现死鱼要及时捞出,找出原

因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及时对鱼塘更换、加注新鲜水:视鱼塘底质恶化情况,使用

底净宁或施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保持鱼塘良好的水质环境。

5.做好疾病的预防

应当执行“防重于治”和“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实施综合防治。选择优质、体健的鱼种,以增强抗病能力。坚持“四定”投喂,防止鱼体受伤,注意生态防

病,保持水质良好,预防水质恶化和低溶氧综合征,改善鱼的生活环境,实施水质调控

综合技术,预防浮头、泛塘现象,采用药物预防,消灭病原体,如彻底清塘,用生石灰消

毒,鱼种消毒,食场、食台消毒,渔用工具消毒,投喂药饵等。鱼类易发病的季节,若忽

视预防极易诱发鱼病。主要易暴发及流行的鱼类疾病是腐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出血

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黏孢子虫病等。重点应做好细菌性、寄生虫病的预防工作,要

普遍用药,一次彻底预防。具体来讲,第一天可使用杀虫剂杀灭体表寄生虫(按说明书上

的用法用量使用),第二天每667立方米再使用生石灰(也可使用二氧化氯100克或二澳海因

200克)进行泼洒消毒,按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使用,还可在饲料中添加内服药、

(三)加强水质调控

“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自然水体有合理的动态生态系统,具备自净能力。

养殖水体由于经济生物的投放,破坏了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亟须干预调整,以使水体

建立新的动态平衡,人工环境的动态生态系统更易遭到破坏。因此,养鱼要先养水。

1.影响水质的因素

影响水质的五项指标为: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影响水质的

生物国素有:藻类、原生动物、细菌、虫卵。影响水质的环境因素有:天气、药物、水

源、底质。

(l)溶氧:造成溶氧缺乏的因素有:高温、养殖密度过大、有机物的分解作用、无

机物(硫化氢、亚硝酸盐)的氧化作用,浮游生物不平衡。

引起鱼类浮头的原因包括:上、下水层温差产生急剧对流:水质过肥或败坏;光合

作用不强;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氨氮,亚硝酸盐过高抑制鱼类呼吸;鱼类呼吸器官病变。增氧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肥、活、嫩、爽”;睛天中

午、后半夜、阴雨天气经常开增氧机;经常定期泼洒葡萄糖、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

生物制剂;使用粒粒氧或底质改良剂等来改良底质;有效控制浮游生物的过度繁殖。

(2)pH值:淡水养殖pH值应保持在6.5~8.5,最佳生长值是7.5~8.2。pH值决

定着水体中很多的化学过程,如氨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会由于pH值的不同产生不同

的毒性。pH值决定着一些藻类的繁殖,影响藻类的很多生物过程。酸性水中(pH值低

于6.5)可使鱼虾血液的pH值下降,削弱其载氧能力,造成生理性缺氧,尽管水中不缺

氧但仍出现鱼浮头。pH值过高则直接腐蚀鳃组织,引起鱼虾大批死亡。

pH值对水质的影响表现在:过高或过低的pH值均会使水中的微生物活动受到抑

制,使有机物不易分解。DH值高于8时,大量的离子铵转化为有毒的分子氨:pH值低于

6时,水中90%的硫化物以硫化氢形式存在,增大硫化物的毒性。总之,过高或过低的

pH值均会增加水中有毒物质的毒性。

调节水体pH值:水体偏酸时可用生石灰20克/米域小苏打3~5克/米全池遍酒;水

体偏碱时可通过用降碱灵、碱消(降碱酶)、醋精、乳酸菌或进行杀藻处理。

(3)氨氮:当水环境的氨氮增加时,大多数鱼类氨的排出量减少,因而血液和组织

中氨的浓度升高,这样对动物的细胞、器官和系统的生理活动带来严重的影响。当在碱

性条件下,离子氨大量转化成分子氨时,鱼类会发生急性中毒。

氨氮过高对鱼的影响表现在:水环境中氨浓度增加造成鱼类排氨困难,鱼类可能首

先减少或者停止摄食以减少代谢氨的产生:水环境中高浓度的氨增加了鱼类对水的渗透

性,从而降低体内的离子浓度,淡水生物是高渗透压的,排尿量增加会超过肾脏的吸着

能力,而引起氯化钠、葡萄糖、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耗;氨能严重损害鱼的鳃组织,降

低鳃血液吸收和输送氧的能力,由于血液的pH值较低,增加了氧的消耗,破坏了红细胞

和造血器官:氨的致死、半致死浓度可引起各种鱼类的肾、肝、脾、甲状腺和血液组织变化,鱼类长期生活在含氨的环境中,可引起死亡。

(4)亚硝酸盐:水产养殖中亚硝酸盐的正常范围为0--0.1毫克/升。

亚硝酸盐的毒性机制:亚硝酸盐的毒性主要是影响氧的运输和重要化合物的氧化以

及损坏组织器官。血液中亚硝酸盐的增加能将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而三

价铁血红蛋白(氧化型血红蛋白)没有运输氧的能力。亚硝酸盐还可引起小血管平滑肌松

驰而导致血液淤积。此外,亚硝酸盐可以氧化其他重要化合物。

(5)硫化氢:水产养殖中硫化氢的正常范围为0~0.1毫克/升。

一般在酸性条件下,硫化物大部分以硫化氢的形式存在。夏季在精养鱼池底部容易出

现缺氧状态,池底有机物经厌氧分解会产生较多的有机酸,使pH值降低,具备了产生硫化

氢的条件,此时硫化物大多变成硫化氢。当水中溶氧增加时,硫化氢即被氧化而消失。

硫化氢对鱼类的毒害作用是与血红素中二价铁化合,使血红素量减少,另外对皮肤

也有刺激作用。它对鱼类有很强的毒性,对其他水生生物也是如此,因此鱼池中是不介

许有硫化氢存在的。

(6)解决氨氮、亚硝酸盐及硫化氢毒害的办法:保持充足的溶氧,避免亚还原性物

质的形成:培养优良的藻相,转化吸收多余的养分;补充有益细菌,分解利用亚还原性

物质;改良底质,转化有机底泥;泼洒吸附、絮凝、沉淀、解毒等产品

2.水质快速检测

水质快速测定可采用简便式水质快速分析盒。这种水质快速分析盒有5种,可以分别

进行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pH值、硫化氢等5种常见水质指标的测定,具有携带方

便,精确度高、测定简便快速、价格低廉等优点。经常使用水质分析盒测定鱼池水质,

能及时靠握水质的变化情况,为施肥、投饵,用药提供参考,减少日常管理中不必要的

经济损失。

(一)清整池塘

池塘是鱼类生活栖息的场所,也是鱼类病原体的滋生地。因此,预防鱼病必须从

控制和消灭病原入手,彻底清塘是预防鱼病、改善池塘环境的重要措施。经过一年的养

殖,池底万物积聚,淤泥增厚,污染加重(养殖中每经过一个食物链环节都会产生大量

未被利用的物质,以及大量使用鱼药造成渔业环境的自身污染)。长期养殖又不进行池

塘清整,会使水质变坏,产生以下不良影响: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毒性物质含量超标、

严重影响着鱼、虾、蟹健康养殖与生长;池塘底部拥有大量寄生虫、细菌、病毒等病

原体,极易引起鱼类发病:池塘底部积聚着大量残饵、粪便和死亡藻类等有机物,这

些有机物腐败分解,会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氧量,低溶氧会造成养殖的鱼、虾、蟹缺氧

浮头,甚至死亡;池底淤泥是由生物尸体、残剩饵料、粪便、各种有机碎屑以及各种有

机物和泥土沉积物组成的,它们通过细菌的分解和离子交换作用,源源不断地在水中溶

解和释放,为饵料生物的繁殖提供了养分,但如果淤泥过多,会产生大量的硫化氢、甲

烷,有机酸、低级胺类和硫醇等,这些物质在水中积累,会影响鱼的健康和生长,造成

池坡坍塌,淤泥增厚,池塘变浅,载水量下降,鱼类活动空间缩小,产量降低。因此,

清整池塘十分重要。

在养殖动物并塘或养成动物捕捉后应及时清整池塘,当鱼种或成鱼出池后,排干池

水,挖去池底过多淤泥(用泥浆泵吸去淤泥),清除的底泥用以修整堤埂滩脚或作为农田

肥料,平整池底,并让池底自然冰冻、阳光暴晒。养殖池周围的淤泥,经1-2天风干后

挖出,败贴于池壁,经2~3天,敲打结实,消除其裂缝。经阳光暴晒,可以加速土壤中有机物质转化和消灭病虫害,同时也便于清除池边滩脚的杂草,破坏寄生虫和水生昆虫

的产卵场所。清整池塘的重要性还在于,清除过多的淤泥可以减少底泥的耗氧,有利平

改善池塘环境,提高产量。

加强科学饲养管理,改善水体环境,注意生产操作,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1.鱼塘要有专人负责放养、投饲、施肥和防病

俗话说“三分养,七分管”,掌握“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尽

量避免鱼病发生,保证鱼类健康生长。鱼类容易患水霉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小

瓜虫病、斜管虫病等,虾、蟹的常见病有黑鳃病、烂肢病、甲壳病和纤毛虫病等,鳖的

常见病有腐皮病、红脖子病、赤斑病、腮腺炎等。要及早采取预防措施,把疾病控制在

初始阶段。同时,要防止鸟类、鼠类、水蛇等自然敌害对于养殖动物的危害。

2.抓好饲料投喂

当水温升到10℃以上时,一般的水产养殖动物已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的升高而

逐渐增大。

做好“四定”投饲。定质:要保证饲料新鲜、清洁,腐烂变质的不能投喂;定量:根

据不同季节和气候变化,水的肥瘦、鱼体大小和吃食情况,适量投饲,每次以鱼吃八成

饱以上为度;定点:固定位置投饲,养成鱼类在固定地点吃食的习惯,食台应设在投饲方

便、向阳的塘边为好;定时:每天按固定的时间,分2~4次投喂,投喂间隔时间应保持在

3小时以上。另外,饲料中添加水产用多维等,可增强抗病力,促进生长,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正确的投喂方法如下:

(1)准确估算投饲量:日投喂量塘内的存鱼总量×投饵率。

计算时应注意,鱼塘内的存鱼总量不包括滤食性鱼类(如花缝、白雏),不同鱼体

太小,不同天气、水温下投饵率也不尽相同。按“八成饱”计算每天的总投鲜量,“八

成饱”时鱼类饲料利用率最高。

(2)在使用配合饲料前必须对鱼进行驯化:驯化前停食1~2天,别化期5~7天。保

持水质优良清新,有利于驯化。要坚持“四定”原则。在驯化期内要有耐心,不能急于

求成。

(3)投喂饲料应坚持“四看”原则:即看天气、看水温、看水质、看鱼的摄食和活

动情况。

3.抓好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应掌握:春季以“小水大肥”,夏季以“大水不肥”,秋季以“大水大

肥”为原则。水质一般的要求为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不得低于2毫克/升,pH值在

7~8.5,氨氮总量不得高于0.6毫克/升,透明度在25一30厘米,不允许有硫化氢的存

在。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氧换水,要控制池水深度,采取分期注水措施,即不要一次灌

满水,应该由浅到深逐步加入,以利于提高水温,促进养殖动物快速生长,一般10~15

天加水1次,逐步加深到适合养殖的正常水位。定期调节好水质,坚持看季节、水温

尽气变化和鱼的活动情况适时注入新水,每隔10-15天应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注新水

20-30厘米,并适当排放老水。根据水色透明度灵活掌握,也可边注边排,平均注水可

与预防浮头结合安排。

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肥”指池中浮游动植物较多,品种齐全:

“活”指水色早晚有变化,具鞭毛藻类占优势:“嫩”指水质肥而不老,即优质优势藻类处于增长期:“爽”指水质清爽,浮游生物与悬浮有机物以外的悬智物不多,透明间

在25-40厘米。

正确使用增氧机,做到“三开两不开”,即晴天中午开机,阴天早展开机,连绵阴

雨天半夜开机,雨天白天不开机,傍晚不开机。浮头早开机,天气烫热开机的时间长,

天气谏爽开机的时间短:半夜开机时间长,中午开机时间短;负荷面大开机时间长,负

荷面小开机时间短。

定期撒生石灰(生石灰一般用量为每667立方米20-25千克)与微生态制剂(使用生

物制剂可以直接提供动物多种营养成分,增加动物体的免疫功能,抵闻感染,产酶并有

肥水作用),一般每1-2个月使用一次,轮流交叉使用,效果更佳。追施磷肥常用过磷

酸钙(含磷16%~20%),每月施1-2次,每次用量为每667立方米5~6千克。水体环境

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鱼类生长和疾病的发生,在饲养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观察水质变

化,及时采取培肥、加水、换水和增氧等措施,改善水体环境。

4.加强日常管理

每天早晨要巡塘1次,阴雨天气时气压较低,水体易缺氧,此时要加强巡塘,要多注

意观察鱼类的摄食情况和鱼塘有无浮头现象出现,若发现缺氧预兆应及时注入新水和开

启增氧机增氧,浮头现象严重时结合抛撒增氧剂;鱼病流行季节、阴闷恶劣天气和暴雨

后的早晨,更要勤巡塘,并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等情况,如发现死鱼要及时捞出,找出原

因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及时对鱼塘更换、加注新鲜水:视鱼塘底质恶化情况,使用

底净宁或施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保持鱼塘良好的水质环境。

5.做好疾病的预防

应当执行“防重于治”和“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实施综合防治。选择优质、体健的鱼种,以增强抗病能力。坚持“四定”投喂,防止鱼体受伤,注意生态防

病,保持水质良好,预防水质恶化和低溶氧综合征,改善鱼的生活环境,实施水质调控

综合技术,预防浮头、泛塘现象,采用药物预防,消灭病原体,如彻底清塘,用生石灰消

毒,鱼种消毒,食场、食台消毒,渔用工具消毒,投喂药饵等。鱼类易发病的季节,若忽

视预防极易诱发鱼病。主要易暴发及流行的鱼类疾病是腐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出血

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黏孢子虫病等。重点应做好细菌性、寄生虫病的预防工作,要

普遍用药,一次彻底预防。具体来讲,第一天可使用杀虫剂杀灭体表寄生虫(按说明书上

的用法用量使用),第二天每667立方米再使用生石灰(也可使用二氧化氯100克或二澳海因

200克)进行泼洒消毒,按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使用,还可在饲料中添加内服药、

(三)加强水质调控

“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自然水体有合理的动态生态系统,具备自净能力。

养殖水体由于经济生物的投放,破坏了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亟须干预调整,以使水体

建立新的动态平衡,人工环境的动态生态系统更易遭到破坏。因此,养鱼要先养水。

1.影响水质的因素

影响水质的五项指标为: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影响水质的

生物国素有:藻类、原生动物、细菌、虫卵。影响水质的环境因素有:天气、药物、水

源、底质。

(l)溶氧:造成溶氧缺乏的因素有:高温、养殖密度过大、有机物的分解作用、无

机物(硫化氢、亚硝酸盐)的氧化作用,浮游生物不平衡。

引起鱼类浮头的原因包括:上、下水层温差产生急剧对流:水质过肥或败坏;光合

作用不强;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氨氮,亚硝酸盐过高抑制鱼类呼吸;鱼类呼吸器官病变。增氧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肥、活、嫩、爽”;睛天中

午、后半夜、阴雨天气经常开增氧机;经常定期泼洒葡萄糖、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

生物制剂;使用粒粒氧或底质改良剂等来改良底质;有效控制浮游生物的过度繁殖。

(2)pH值:淡水养殖pH值应保持在6.5~8.5,最佳生长值是7.5~8.2。pH值决

定着水体中很多的化学过程,如氨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会由于pH值的不同产生不同

的毒性。pH值决定着一些藻类的繁殖,影响藻类的很多生物过程。酸性水中(pH值低

于6.5)可使鱼虾血液的pH值下降,削弱其载氧能力,造成生理性缺氧,尽管水中不缺

氧但仍出现鱼浮头。pH值过高则直接腐蚀鳃组织,引起鱼虾大批死亡。

pH值对水质的影响表现在:过高或过低的pH值均会使水中的微生物活动受到抑

制,使有机物不易分解。DH值高于8时,大量的离子铵转化为有毒的分子氨:pH值低于

6时,水中90%的硫化物以硫化氢形式存在,增大硫化物的毒性。总之,过高或过低的

pH值均会增加水中有毒物质的毒性。

调节水体pH值:水体偏酸时可用生石灰20克/米域小苏打3~5克/米全池遍酒;水

体偏碱时可通过用降碱灵、碱消(降碱酶)、醋精、乳酸菌或进行杀藻处理。

(3)氨氮:当水环境的氨氮增加时,大多数鱼类氨的排出量减少,因而血液和组织

中氨的浓度升高,这样对动物的细胞、器官和系统的生理活动带来严重的影响。当在碱

性条件下,离子氨大量转化成分子氨时,鱼类会发生急性中毒。

氨氮过高对鱼的影响表现在:水环境中氨浓度增加造成鱼类排氨困难,鱼类可能首

先减少或者停止摄食以减少代谢氨的产生:水环境中高浓度的氨增加了鱼类对水的渗透

性,从而降低体内的离子浓度,淡水生物是高渗透压的,排尿量增加会超过肾脏的吸着

能力,而引起氯化钠、葡萄糖、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耗;氨能严重损害鱼的鳃组织,降

低鳃血液吸收和输送氧的能力,由于血液的pH值较低,增加了氧的消耗,破坏了红细胞

和造血器官:氨的致死、半致死浓度可引起各种鱼类的肾、肝、脾、甲状腺和血液组织变化,鱼类长期生活在含氨的环境中,可引起死亡。

(4)亚硝酸盐:水产养殖中亚硝酸盐的正常范围为0--0.1毫克/升。

亚硝酸盐的毒性机制:亚硝酸盐的毒性主要是影响氧的运输和重要化合物的氧化以

及损坏组织器官。血液中亚硝酸盐的增加能将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而三

价铁血红蛋白(氧化型血红蛋白)没有运输氧的能力。亚硝酸盐还可引起小血管平滑肌松

驰而导致血液淤积。此外,亚硝酸盐可以氧化其他重要化合物。

(5)硫化氢:水产养殖中硫化氢的正常范围为0~0.1毫克/升。

一般在酸性条件下,硫化物大部分以硫化氢的形式存在。夏季在精养鱼池底部容易出

现缺氧状态,池底有机物经厌氧分解会产生较多的有机酸,使pH值降低,具备了产生硫化

氢的条件,此时硫化物大多变成硫化氢。当水中溶氧增加时,硫化氢即被氧化而消失。

硫化氢对鱼类的毒害作用是与血红素中二价铁化合,使血红素量减少,另外对皮肤

也有刺激作用。它对鱼类有很强的毒性,对其他水生生物也是如此,因此鱼池中是不介

许有硫化氢存在的。

(6)解决氨氮、亚硝酸盐及硫化氢毒害的办法:保持充足的溶氧,避免亚还原性物

质的形成:培养优良的藻相,转化吸收多余的养分;补充有益细菌,分解利用亚还原性

物质;改良底质,转化有机底泥;泼洒吸附、絮凝、沉淀、解毒等产品

2.水质快速检测

水质快速测定可采用简便式水质快速分析盒。这种水质快速分析盒有5种,可以分别

进行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pH值、硫化氢等5种常见水质指标的测定,具有携带方

便,精确度高、测定简便快速、价格低廉等优点。经常使用水质分析盒测定鱼池水质,

能及时靠握水质的变化情况,为施肥、投饵,用药提供参考,减少日常管理中不必要的

经济损失。

搜索更多有关“鱼病防治和治疗:鱼病预防的措施和方法”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