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去猫咖的大部分都是女生?那些在广州开猫咖的人
“这只叫汤圆,是我接生的。”环保皮草设计师Linda爱猫,家里养、办公室养、工厂里也养,养到60多只的时候,她开了一家猫咖。这家猫咖两个月大了,在经历了热度起伏、有着5年猫咖历史的广州,它还是个探索中的新生儿……
萌猫 美食?当两项当代年轻人最热爱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吸引力似乎也成倍增长。2015年,日本经济学家在《朝日新闻》中提出“猫咪经济学”的概念——大众对猫及其相关产品的热情永远高涨,只要商家正确使用“猫”这个概念,就能吸引关注,并从中获益。
猫咖即是以猫为主题的咖啡馆,它正是“猫咪经济学”的绝佳案例。20世纪末在中国台湾出现最早的猫咖,随后传到日本,引起热潮。2014年起,猫咖的风潮开始席卷广州。在年轻人聚集的天河南、江南西和北京路商圈,不经意间就能邂逅一家萌猫当家的咖啡厅。5年过去,猫咖的热度经历了起伏,一波猫咖倒了,另一波再生长起来。近日,记者走访广州的猫咖,揭开猫咖的面纱以及猫咖店主探寻的转型之路。
记者实地探访猫咖:当萌猫遇上咖啡
“这只叫汤圆,2016年9月3日我接生的。”环保皮草设计师Linda对她的猫了如指掌,“我就是给60多只猫一套别墅,让它们聚集在这里。”两层楼,四百平方米,猫的壁画、贴纸、猫的抱枕……踏进这家猫咖,在任意一个角落,都容易发现猫的元素。同时,猫咖内有很多特别设置的装置,比如二楼猫房间的地板,是特殊的水泥搭配马赛克瓷砖填充而成的,这样的地板不容易吸附味道。
猫咖的一楼是吧台和座位,猫在旁边的玻璃房间里,客人可以隔着玻璃看猫;二楼的猫可以自由出没,和客人互动。一楼消费不受限制,二楼则需要购买单人吸猫小吃套餐才可以进入,68元一份,包括一份饮料,两份小吃,一份逗猫零食和一根逗猫棒。
戴上蓝色一次性鞋套,用免洗消毒液洗过手,就可以上楼。布偶猫、红虎斑异国短毛猫、曼基康矮脚猫、拿破仑猫……店里的猫有的懒洋洋地伏在窗台的榻榻米处晒太阳,有的躲在房间里睡觉,有的在猫树上嬉戏,有的躺在客人的怀里,有的则和客人玩得不亦乐乎……猫在猫咖里有足够的自由。但也有些猫只能在封闭式的房间内活动,比如刚出生的小猫、做完绝育手术的母猫。
店内每只猫都有自己的疫苗本,也会定时洗澡和修剪指甲,修剪指甲根据每只猫的特性,长得快的就修剪得频繁;洗澡的话无毛的猫一到两个月洗一次。不过Linda觉得,猫本身就是爱干净的动物,它会将自己舔干净。所以做好店里的卫生就好了,一日打扫两次,用食用级别消毒液消毒地板。
也有一些猫咖会在店内的每个角落装上紫外线灯等。要照顾猫的卫生,也要照顾客人的卫生。“因为猫吃猫鲜食,所以掉毛比较少。”Linda对此没有太大的担心;也有猫咖会在客人离店之前,提供清洁的工具给客人清理猫毛;有的店还会规定一旦弄脏了地板,服务员要在半分钟内拿拖把和消毒剂来清理。
猫咖一般对小孩有限制,Linda这家二楼不接待1.1米以下的小朋友;而有的则是限制1.1米的小朋友需要成人陪同才可进门;有的是15岁以下的小朋友禁止抱宠物。Linda最怕熊孩子,“有熊孩子就有熊家长。”曾有一次,有对父母硬是带了两个小孩上二楼,两个小孩争抢唯一一根逗猫棒,在地上又哭又闹。Linda只好将他们请下楼,尽管最后客人要求退单。但也有猫咖鼓励小孩甚至婴儿进来,店主觉得儿童和宠物接触对儿童的成长有好处。
撞上爱猫人士,Linda很愿意和客人交流养猫心得。有一回一个客人的猫生病了,咳嗽,喘气,客人带猫去看了几回宠物医生都没治愈,Linda便让客人将猫的视频和照片发给她看。她请教了相熟的宠物医生,给了客人一些建议,客人按照建议去买了药,猫一吃,见效了。平日里,Linda也会跟客人交流抱猫、喂猫的经验。
猫咖里的猫一日喂食两顿。一般猫咖是不允许客人带猫粮来喂猫的,也不能带自己的猫来做客。
Linda的猫咖里的猫可以领养,有偿,“不付出代价你是不会珍惜的。”价格比市场价低,还会送上猫鲜食和猫的日常用品,她称之为“嫁妆”。有些猫她不让客人领养,她偏爱的,或者是有先天缺陷和疾病的,“我担心别人不会像我一样爱它们。”
店内有五十多个座位,座无虚席是周末晚上才能见到的现象,工作日的白天生意是最淡的,有时只有一两桌。这家规模比较大的猫咖有独立的厨房和厨师团队,中餐和西餐都可以吃到。营业时间是上午十一点半到晚上十点。
也有一种猫咖是比较小型的,一般藏在居民楼里,在一层店面位置的也有。松哥的猫咖就在居民楼的第二层,只有80平方米,店内有十几猫。店内只出售小吃和饮品,没有正餐。松哥的店是在下午两点开始营业到晚上十点。
关于猫咖是以猫为主还是咖啡为主,每个店主都有自己的答案。
猫咪经济:情怀派猫咖和商业派
猫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1984年到1989年,日本漫画家小林诚画了连载漫画《猫咪也疯狂》,其中第一次提出以各种品种猫为橱窗模特的“赏猫咖啡屋”的假想。
20世纪90年代,假想落地。1991年,第一家有猫作陪的餐厅——布猫餐厅在台北开业。而1998年在台湾开业的“小猫花园”咖啡馆被认为是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猫主题咖啡馆,随后猫咖传到日本,由此引起了第一波猫咖热潮。
“这里是猫猫的家,我们就是在帮猫猫招呼它们的客人。”这是Linda开猫咖的理念。这也是在走访猫咖过程中,很多猫咖主人开店的初衷。
“养猫的人越来越多,我就是看中了这个商机。”刚开了一家猫咖的Sam则坦言,他是冲着商机来的。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6年,中国宠物行业年复合增长率为49.1%,是各行业增长之首。仅2016年,中国宠物行业的市场总体消费规模就达到了1220亿元。火爆的市场是资本垂涎之地。
如此,开猫咖的店主可以大致分为情怀派和商业派。
当然也有集合两者的,Lily的猫咖是圈内公认广州最早的一家猫咖,它便是从情怀开始,慢慢发展成为有规模的产业。
“想开一家治愈型的餐厅。”抱着这样的想法,2014年Lily在广州开了第一家赛级猫主题餐厅。对萌宠的喜爱和对新鲜事物的好奇驱使顾客登门拜访,Lily的店一跃成为追赶潮流的年轻人都要“打卡”的网红店。
开店之初,火爆程度超乎Lily的想象。每桌顾客规定只能用餐2小时,但是就算晚上9点去店里,都只能拿到90多号的号码牌。
利润给了Lily信心,这一行可以做。2016年,她又改造了一间2层楼,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厂房开分店。这家店装修风格华丽优雅,宛如皇宫。二楼是猫咪的专属区域,而一楼则被宠物狗占领了。
作为广州首家猫咖,Lily的店有它的江湖地位。在一些餐饮点评软件内,店铺的评论数量是其他猫咖的数十甚至数百倍。
彼时,猫咖接二连三地在广州的街头巷尾出现。尤其广州年轻人最爱流连的几大商圈:天河南、江南西和北京路,各式各样的猫咖冒了出来。截至目前,记者在某餐饮点评软件上,发现广州有36家入驻的猫咖。
从2017年起,Lily的猫咖的人流量开始减少,甚至在2018年店里出现了亏损。
行业震荡:一波猫咖转型,另一波前赴后继
从第一家猫咖冒出来开始,5年过去,猫咖的热度在广州经历了起伏,有一波猫咖倒了。比如David2015年开猫咖,半年前完全转型做中餐馆了。当时,两百多平方米的店面,20多只猫,十几个店员,就开门营业了。后来经历搬迁、升级,他店里的食物从简餐变成正餐,也邀请了更专业的厨师团队。“但你会发现,客人是冲着你的猫来的,没人在意你的食物,但你的利润点却是食物。”David说。
算上店内的装修,买猫、养猫的成本,店铺员工的成本……David发现转型升级后的店也只是盈利了两年,到了第三年,明显发现客户流失了60%,慢慢开始亏本,收入支撑不了每日的开支。
David归结了亏本原因——一是客户群体太局限了,大部分是年轻人,还要是爱猫的年轻人,甚至是一个或者两个人一起才会选择猫咖;二是客人不会每日都来,“动物园不是每日都要去,餐馆才是每日都去”,而且只有周末生意好,工作日只有一两桌客人;三是客人大多选择下午茶时间来喝下午茶,和猫玩一下,晚餐选择别的餐厅。
扛了一段时间,恰好有人要和David谈合作,他就将店里的猫卖给了熟客,转型完全做餐饮了。
不过,喜欢猫或者看中商机的人还有很多。
今年10月,筹备了一年半,Linda的猫咖开业。目前的营业额刚好与支出持平,她未来的方向是以猫为Ip做更多猫的周边产品,基于多年的设计经验以及搭档有多年的运营经验,她很有信心,但她又补充说:“熬到耗完积蓄再说。”
今年12月,松哥的猫咖也开张了,他的想法是以猫为主,做线下和线上的平台,未来计划邀请一些专业人士来做与猫相关的沙龙。
刚试营业了几天的Sam说,他结合了猫咖和宠物店发展出一个猫的4S店,供给客人玩猫,也做猫的买卖、租赁、培育、护理等。他有更多的想法,比如打造猫明星,让猫去拍电影;比如拍猫的短视频做商业项目,已经有公司和他谈了合作,承包这些猫的日常影片。
亏损了的Lily也有对策,她停止了本来计划要开的第三家分店,还透露明年可能会调整店内的运营模式。
而目前已完全跳出猫咖这个圈子的David则表示,从商业角度来说,他对这门生意没信心了,“你能想象到每日盼一桌客人进来坐的心情吗?”
链接:各式各样的宠物咖
除了猫咖,近年国内还涌现了各种宠物主题咖啡馆,比如狗咖、蜥蜴咖、猪咖、鸭咖、羊驼咖……有了宠物的陪伴,待在主题咖啡馆里的客人就更放松了。流连在宠物咖的客人甚至和店内的宠物产生了感情。
Lily的宠物咖里有宠物狗,她曾遇到过一位女客人,和店内的一只泰迪狗Ponpon成了朋友,经常到店内看望她的朋友,平日还会给店里的员工打电话问候Ponpon的情况,“可以拍一段视频给我看吗?”每年Ponpon生日的时候,女客人再忙也会抽出时间给它准备礼物,来到店里给它庆生。
策划: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钱佳芸、张宇、曹腾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何钻莹、缪璟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苏韵桦、何钻莹、缪璟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彭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