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细小病毒病的特性有哪些?浅谈犬细小病毒病
人气:496 ℃/2024-06-21 02:50:34
1、流行病学
犬细小病毒病呈地方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发病,9月龄以下幼犬易发,纯种幼犬比杂交幼犬更易发,死亡率更高;病犬及康复后带毒犬可作为本病的传染源,可通过粪便、尿液,唾液等向外排毒,犬科动物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目前常见心肌炎型(3-12周龄,发病迅速,难治愈,死亡率高)和肠炎型(3-9月龄,较心肌炎型病程长,治愈率高,死亡率低)。
2、病原
细小病毒,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DNA病毒。病毒外观呈圆形、椭圆形,不存在囊膜,对外界抵抗力较强。
3、临床症状
潜伏期:1-2周
(1)心肌炎型:常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
(2)肠炎型:多发于3-9月龄幼犬,发病初期表现:食欲减退、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随后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典型症状是出现番茄酱样粘性血便,伴有腐败血液的腥臭味,严重患犬呕吐物中可见黄绿色胆汁和血液;病程中后期患犬出现严重脱水症状:鼻镜干燥,眼球下陷,皮肤弹性下降等。
4、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注意区分:冠状病毒病、肠炎型犬瘟热病、细菌性肠炎等)。
(2)目前常用准确率较高的诊断方法:CPV快速诊断试纸。
5、治疗
(1)心肌炎型:死亡率高、一般预后不良
(2)肠炎型:
对症治疗:补液、退烧、防感染、止血、抑吐、抗病毒
支持疗法:补充营养、能量、抗休克
整个治疗期间,严格禁食
6、总结
犬细小病毒病多发于9月龄以下幼犬,纯种幼犬较杂交幼犬更易感更难治愈,分心肌炎型和肠炎型,心肌炎型较肠炎型死亡率高,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同时配合使用CPV快速诊断试纸,治疗过程中使用对症治疗 支持疗法相结合,同时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胰腺炎、肠套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