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狗狗>正文

历史上指鹿为马的成语讲述:狗尾续貂这个成语背后

人气:281 ℃/2023-11-20 11:34:23

本章前言:权力握在短视的人手上,对整个国家而言,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如果贾南风的生,是晋王朝避免不了的劫难,那么贾南风的死,则是这个王朝,彻底毁灭的开始。

洛阳城所受的劫难,要远高于长安

大家一定都听过“狗尾续貂”这个成语。字面意思很通俗易懂,原本该用貂尾的地方,被临时改成了狗尾替代。

乍一听,这个成语充满了滑稽无厘头趣味,可是,在这个成语背后,却是一场华夏大地近三百年沉沦的真正开端。

贾南风的人生,在一杯金屑酒中结束了,原本被寄予着厚望的太子被谋杀了,帝国真正有才华的执政大臣们,也相继被杀,唯一站在舞台中央的,依旧是那个看起来痴傻的皇帝。

在这样的一瞬间,朝堂中央产生了巨大的权力真空,面对着巨大的诱惑,司马家的各路王爷们,开始了争权夺利的连续厮杀、内耗。华夏大地的近三百年腥风血雨,真正的起点,也正是这里。

借助着“除贾后、拥太子”的旗号,首先上场的是司马伦。在讲述司马伦是怎样真正开启了帝国大乱斗的光荣事迹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这个人物,做一个简单梳理。

司马伦,是司马懿最小的儿子,母亲是柏夫人,看过《军师联盟》的朋友应该对上面的人物都比较熟悉了。可惜,现实中的司马伦却与剧中聪明伶俐的少年形象大相径庭。

生在帝王之家,无才倒还勉强可以富贵终生,但是,无德,往往会招来杀身之祸,至于无才又无德 ,除了坑害自己以外,往往还会给国家招致事端。司马伦,就是这样的典型。

早期,司马伦作为赵王镇守关中,当时已经内迁的匈奴、氐、羌等少数民族也在司马伦管辖范围之内,但是,司马伦的执政管理能力显然不行,“伦刑赏失中,氐、羌反叛,征还京师”。在这里,要插入一个小故事,进一步加深大家对于司马伦的印象。

司马伦没有处理好的民族问题,被朝廷丢给了梁王司马肜,这位梁王能力仍然不行,最终,朝廷搬出了一员大将,这人的名字,大家都很熟悉,被列入课本中,作为浪子回头改邪归正典型案例的“周处除三害”中的周处。司马家的王爷们,充分发挥“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光荣传统,派周处孤军深入,并且不发兵救援,最终导致周处战死。

就像是间接害死了周处一样,司马伦,同样间接开启了整个华夏大地的沉沦。

打倒了贾南风,剩下最紧要的事,自然是瓜分胜利果实。司马伦功劳最大,大家毫无疑义(当时司马伦离间害死太子司马遹的事尚未暴露),但是,在对待其他功臣的态度上,司马伦却并不公道。

矛盾主要集中在两个人身上,一同起兵除贾后的淮南王司马允和齐王司马冏。

司马允,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九子,也是当朝皇帝司马衷的亲弟弟,根正苗红,而且是司马家族中少有的,比较正直刚毅的宗室亲王,在太子司马遹被害之后,朝中甚至有人提议把司马允立为皇太弟,作为皇位继承人。

刚刚除掉贾南风之后,本着树立良好形象的原则,司马伦对这位晚辈倒是比较客气。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等,官位给了一大堆,并且让司马允兼任中护军。

上述一系列官职,都并非最高职位,但是,中护军这个岗位却是异常重要的。我们可以简单横向对比一下,看看历史上担任过这一职位的都有谁:赵云、周瑜、夏侯玄、司马师、费祎。中护军是掌管宫中禁军的重要武官,我们可以简单猜测,司马允担任这个职位,更多的是包含了司马衷的意见在里面的,否则,单凭司马伦,不可能把这么重要的位置安排给这么一位潜在的竞争对手。

随着司马伦和孙秀专权跋扈的野心不断暴露,司马允,成为了那个最看不惯的人。于是,司马允学起了祖上的那招:秘密豢养死士。

司马伦和孙秀这边同样没有闲着。本着“能不动手,先动嘴”的原则,司马伦在孙秀的筹谋下,开始逐渐剥夺司马允手中的实权,仅仅给了一个“太尉”的光荣虚职头衔。

司马允自然明白“交权等于自杀”的道理,因此,称病,拒不接受实质上来自司马伦的任命,为此,司马伦三番五次派人前去催促,最后,终归是等不及了,干脆直接派人手捧诏书,前去逮捕司马允的下属官员,想要抠出一些司马允违法乱纪的罪证。

但是,司马伦和孙秀显然低估了司马允这匹宗室骏马的野性。司马允在审视诏书的时候,不由得火冒三丈:你丫的,这不是孙秀的字迹吗!这简直是赤裸裸的造反啊!

于是,司马允立马登高一呼:司马伦和孙秀矫诏谋反,我现在要替国家除去这个祸患,是兄弟的,把右臂露出来,跟我走!

从淮南封地跟随过来,以及司马允一直豢养的死士们,立马齐刷刷的站了起来。司马允便带着这七百人,浩浩荡荡的杀奔赵王,也是当朝丞相司马伦。

要说淮南王司马允手下的这七百人,绝对都是一等一的剑客和战士,战斗力异常强悍。仅七百人,而与之对垒的司马伦,当时担任丞相,单是有记可察的推断,司马伦这个丞相府的府兵便不下万人,再加上一些私下豢养的甲士,人数绝对在万人以上。

就在七百对万人的绝对劣势下,司马允仍然不落下风,连战连胜,斩杀的司马伦丞相府府兵超过一千人,最终打得丞相府里面的人不敢开门迎战,司马允这边则是越战越勇,干脆直接在丞相府门前摆上军阵,对着丞相府不断倾泻着一阵阵的箭雨,司马伦险些死于箭雨之下。只是,终归人数太少,司马允也始终无法攻破丞相府的大门。

这个时候,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突然间手中握到了决定历史走向的大权。

朝中倾向司马允的官员众多,中书令陈允便是其中一个。陈允充分利用了当朝皇帝的低智商弱点,提了一个折中的建议,说是派人手持驺虞幡前去调解两王的战斗,而且,派出去的人,是之前一直跟司马允交情很好的都护伏胤。

按照常规剧情发展,获得皇帝权威支持的司马允,在本就已经占据了上风的情况下,将能够很快凭借驺虞幡击溃司马伦账下将士的心理防线,而后囚禁司马伦,从此,晋王朝走向光明大道。

但是,伏胤,这个名字在历史上本不该被记载的人物,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伏胤赶往司马允军中的时候,碰巧遇到了司马伦的儿子司马虔,司马虔一看这阵势,知道这人要对自己父亲不利了,于是连忙对伏胤许以重利,大概什么和将军共享天下啊、你就是开国功臣啊之类的,说了一大堆。

如果遇到的是一个内心有信仰的战士,这种虚假的说辞是难以产生说服力的,但是,偏偏这套说辞,就把伏胤说服了。

伏胤立马和司马虔合谋,拿了一份空白诏书,闯到司马允阵前,声称皇帝有诏书,要来帮淮南王司马允。眼见来的是自己的熟人,又声称是皇上派来帮忙的,司马允开开心心地命人打开军阵,跪地准备接受诏书,而伏胤,则趁着司马允不注意,手起刀落,这个一向有贤名的淮南王,人生便就此终结,晋国的命运,也从此开始跌落深渊,再也没有人,能够拯救这个王朝了。

司马允死的时候,只有二十九岁。刚开始的时候,城中的人听说司马允要胜了,便齐声欢呼,可后来,突然听说司马允被人杀死了,便不断叹息,或许,生活在这座都城的人,也在默默地祈祷能够出现一个值得依靠的明君吧。

在这些生活在都城洛阳的观战者中,便有潘安和石崇。潘安知道自己之前和孙秀有过节,孙秀一定不会放过自己,而石崇,因为绿珠惹怒了孙秀,也知道孙秀必然会找自己麻烦,因此,这二人一直都在支持司马允,现在,司马允就这么突然地被杀了,潘安与石崇,也就自然落得了我们上一章所说的结局“白首同所归”。

司马允死了,司马冏也被排挤出了权力中心,被外派到了许昌,司马伦拥有了更加强大的自信与更加巨大的权威。

能够让自己克制野心的因素都被拔除了,野心也就不需要再克制了。

于是,曾经被上演过无数次的套路再次上演:加九锡。其实也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诉天下人:我要准备篡位当皇帝了,有意见的抓紧提哈,提完了我来处理你,处理完了,或者是没人提意见了,那我就要当皇帝了。所以,加九锡这三个字,简直成了历史上所有篡位者们,对支持者与反对者的直接试探。

只是,大殿上那个皇帝毕竟还坐着好好的,虽然有点傻,但是,也没干什么罪大恶极的事,要把他废了,总得需要些理由吧?

司马伦和孙秀,选择了最直接,也是最愚蠢的一种:托梦。而且,是司马懿托梦给牙门将赵奉,让司马伦抓紧登基称帝。这个剧情,简直无厘头到极度搞笑,司马懿竟然托梦给了这么一个不是司马家的人?不过,从这种无厘头中我们还是能够看得到一条亘古不灭的真理:一切和爹亲,自己想当皇帝了,还是从老爹那里拉点支持,自己才放心。

估计司马伦自己都感觉到这个梦的说服力不是太强,于是,又本着民主发言的原则,把朝中的众位大臣全部集合到大殿上,然后高声询问道:我想当皇帝了,大家有没有什么意见?朝堂中跪坐着的大臣们刚有人想说话,转脸看了看背后手握明晃晃长刀的武士,立马低下了头。

“好,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我就不推辞了哈”随着司马伦一声令下,手下的爪牙们立马开始了逼宫的传统情节。只是,这一次的逼宫,绝对是历史上最独特的一次。

面对着一众人马的各种言语恐吓,御座上的司马衷就是不动。估计也只有司马衷才能干得出来这么无所畏惧的事,抱着御玺,就是不给,谁说都不行,而且嘴里还不断嘟哝着:这是我爹(先帝)给我的宝贝,谁都不能给。最后,司马家的远房宗室,义阳王司马威没了耐心,直接跑上去抢。

历史众多禅让中,最克制也是最无厘头的一幕发生了。低智商皇帝司马衷抱着御玺不给,义阳王司马衷奋力的去司马衷怀里抢,这种考验体力的游戏,司马衷显然不是对手,很快御玺便被义阳王抢走递给了新皇帝司马伦,而此时的司马衷,只能像个孩子一般,在大殿上不住的放声大哭。

只是,哭,丝毫无法改变他的命运,很快,司马衷被送入金墉城,那个他的妻子和孩子都丧命于此的地方,不知道走入金墉城的司马衷,会不会在内心,产生一种悲悯和阵痛。

新的皇帝,就这样诞生了,或许还有人对司马伦抱着一丝美好的期望,幻想着帝国能够产生一丝复苏的曙光,只是,接下来的两个迹象,所有人都要失望了。

司马伦本身才能平庸,也不是勤政爱民的君主,于是,朝中的大事自然而然都变成了孙秀一手遮天。

新皇登基,按照常理,自然要大赦天下,但是,司马伦显然对于仅仅大赦天下并不满足,而是充分本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原则,把但凡和自己有点关系的人,全部封官,又把在朝的官员,全部晋升,前面杨骏玩失败的把戏,司马伦不仅又重新体验了一次,而且玩的更大,以致于,用来装饰官帽的貂尾都不够用了,只能临时用狗尾巴来补,“狗尾续貂”这个典故就此诞生。

司马伦空有野心,孙秀又对于权势过于心急,盲目乐观得认为自己已经可以掌握天下局势了,皇帝的宝座就在眼前,唾手可得,可是,他们却忘了曹操的那句话。当年孙权劝曹操称帝的时候,曹操很精明地对手下人解释道“这下子,是想把我架到火上烤呢”。

现在,司马伦和孙秀,像是大小两头乳猪,自己蹦跶着就站到了烤箱上,很快,他们便能够感受到,来自权力的烈火烘烤。

下一章预告:司马伦,作为八王之乱的肇始元凶,把原本局限于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迅速演变为全国性的大乱斗,并且,在乱斗中,逐渐让原本依附的周边民族,看到了晋王朝的虚弱不堪,于是,天下大乱,也就不远了。


点关注,带你了解一段,比三国更加精彩的真实历史。

搜索更多有关“历史上指鹿为马的成语讲述:狗尾续貂这个成语背后”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