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二级保护鱼类一览表:陕西加强种质资源保护
图为野外发现秦岭细鳞鲑。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中新网西安5月25日电 (李一璠)记者25日从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在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的2022年十大农作物、畜禽、水产优异种质资源中,陕西省秦岭细鳞鲑位列十大特色水产种质资源之首。
据了解,秦岭细鳞鲑是冷水鱼类,生活中在秦岭地区海拔900至2300米的山涧溪流中,仅分布于渭河上游及其支流和汉水北侧支流湑水河、子午河的上游溪流中。
经过多年的科研攻关,陕西省先后攻克了亲本驯化、人工催产、苗种孵化等技术难题,系统掌握了秦岭细鳞鲑人工繁育技术,2021年突破秦岭细鳞鲑子二代规模化繁育技术难题,年培育苗种2万尾,对于扩大秦岭细鳞鲑种群数量、恢复生物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为秦岭细鳞鲑产业化利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近年来,陕西省立足资源禀赋和渔业发展实际,强保护、重发展,抓住“种子”这一要素,探索出了一条种质资源保护与科学开发利用有机结合的现代水产种业健康发展之路。
该省不断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共建立10个国家自然保护区、20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0个秦岭细鳞鲑重要栖息地(其中秦岭细鳞鲑各3个),26个保种场(其中秦岭细鳞鲑6个),强化种质原地保护,近三年来,统筹1000万元全面提升保护区保护能力。
图为野外发现秦岭细鳞鲑。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同时,陕西省加强土著品种开发利用,秦岭细鳞鲑人工繁育技术进一步成熟,基本具备了人工保护开发利用基础;多鳞白甲鱼、齐口裂腹鱼原种种质资源保有量均在2万尾以上,年生产苗种400多万尾,初步形成商业化生产能力。
例如大鲵的开发利用,该品种年产量达8900吨,规模养殖企业近500家,加工企业7家,从大鲵速食产品到大鲵小分子肽加工,延伸到护肤品、保健品生产,大鲵系列产品齐全,全产业链发展逐渐完善。
此外,陕西省还强化技术保障,支持建立了桂建芳院士专家工作站和10家专家工作站,深化院地、校地合作,攻克土著品种的人工繁育技术。
据悉,陕西将进一步坚定水产种业振兴信心,提升民众资源保护意识,激活深挖资源禀赋潜力,增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内生动力。(完)
推荐
- 1新手养狗狗各种疑难,初养狗狗需要知道的那些事183
- 2詹森成功的秘密:詹森老麦克斯的作育方法174
- 3蓝猫为什么对主人爱答不理的?蓝猫不忍心主人离家热泪盈眶挽留主人264
- 4把狼和哈士奇养在一起好不好:把狼和哈士奇养在一起170
- 5怎么判断宠物身上有没有跳蚤?如何发现宠物身上的跳蚤以及关于人们对跳蚤的误区447
- 6昆明犬在市场上多少钱才能买到:人均单只宠物犬年消费达6082元126
- 7猫头鹰课外学校,梦猫头鹰,学校469
- 8关于雪的名言名句和成语:这些与雪有关的成语故事475
- 9周末休息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周末宁愿躺着也不出去活动243
- 106万元新车推荐这几款买了不后悔:3款热度颇高的8万级电动小车盘点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