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孩子老是尿裤子哪有毛病 孩子总是尿裤子上了再说尿尿

人气:100 ℃/2024-08-18 23:56:51

最近跟闺蜜聊天,她说起一个很头疼的问题,考虑到天气热起来了,打算给孩子戒尿不湿,可每次都是先跟孩子说的好好的,要尿尿了一定要跟妈妈说,孩子嘴巴上答应的好好的,结果每次都是尿到裤子上了才跟妈妈说:我尿尿了。

一次两次,怎么打骂都不顶用,一个如厕训练做了一个月,还是经常尿裤子上,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

不少妈妈遇到过这个问题,记得之前有位奶奶就跟我抱怨说,孩子真的是喜欢跟我对着干,让他拉在马桶里他偏不要,一转身就给我拉裤子上,而家长看到这种情况,总是觉得气不打一处来。

其实,还真不是孩子要跟家长对着干,如果家长因为觉得孩子对着干而对孩子打骂的话,反而会让如厕训练成功的时间不断地延长。

为什么孩子通常会尿完了才跟家长说呢?

  1. 孩子的身心发育还不成熟

一般来说,孩子的尿道括约肌发育要到1.5岁至2岁之后才开始成熟,孩子才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大小便。而如果过早地进行如厕训练,孩子不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大小便,即使有尿意,这个时候如厕训练的过程就变得很漫长。

孩子的语言发育不成熟,不能把尿意跟便意与语言中的“尿尿”“大便”结合起来。比如我家宝宝刚开始的时候,有便意的时候会说:我要放屁了,结果后来发现是想大便,但是她没法精准表达。

研究表明,婴幼儿通常在22个月左右才会开始表达上厕所的需求,而到30个月左右,才会轻松自如地运用。所以,即使在2岁左右孩子开始如厕,要学会轻松自如的运用还需要磨合,偶尔尿裤子是正常的现象。

  1. 家长过于严厉让孩子产生心理压力

“怕什么来什么”,许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发现。

孩子从使用尿不湿到用马桶,改变一个习惯本身就需要时间,而家长如果一直盯着孩子,或者不断地隔几分钟就催促孩子去尿尿,甚至在孩子尿裤子后,采用责骂甚至打的方式,希望孩子因此长教训,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延长如厕训练成功的时间。

  1. 孩子处于肛欲期

弗洛伊德将一个人的人格分为5个阶段,而1-3岁这个阶段处于肛欲期,孩子会通过憋尿、憋大便,以及自己对排泄的控制来获得快感。

所以会出现,父母叫孩子去尿尿,孩子偏偏不,等父母一转身,孩子就已经尿在裤子的现象。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引导适当,给孩子提供轻松的如厕氛围,用合适的方式去引导,孩子会父母产生和谐的关系,学会控制自己,养成有秩序的习惯。

应对孩子尿完才说,父母可以这样做

  • 抓住时机,不断引导强化

在孩子1岁以后开始,家长就要注意引导,在孩子尿尿或者便便的时候,跟孩子说,你这个是要便便,这是要尿尿,让孩子把自己的感觉跟相对应的词汇连接起来。

通过不断地引导强化,孩子就会熟练地知道,这种感觉是要“便便”还是要“尿尿”,开始如厕训练的时候,孩子就会熟练地运用。

  • 允许犯错、把掌控权还给孩子

有的家长在如厕训练的时候,会不断地提醒孩子,叫孩子去尿尿,而在不断提醒之后,孩子还尿裤子上,家长就会特别地上火:提醒你这么多次还尿裤子。

2岁以上的孩子对括约肌有一定的掌控力,而且也有了很强的自主性,所以不凡把掌控权还给孩子。把不断催促改成提醒孩子:尿尿的时候跟妈妈说。

在孩子尿裤子的时候跟孩子说:这次尿裤子上了,没关系,下次有尿的时候,忍一下,提前跟我说,然后坐马桶上尿哦。

在孩子有成功的经验之后,给予表扬,让孩子感受到自主控制的成就感。

  1. 借助绘本,让过程变得有趣

比起大人的语言,孩子更喜欢模仿卡通形象以及其中有趣的语言。所以比起直接教导,可以借助绘本,让过程变得更加有趣顺利。

我曾经使用的绘本行为习惯养成绘本中的《拉粑粑》《尿床了》这两本。

里面的形象是孩子最喜欢的小兔子,可以在如厕训练之前就跟给宝宝讲:以后要拉粑粑的时候,可以跟小兔子一样,坐在马桶上。

这个阶段也是孩子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阶段,比如让孩子养成不要挑食、好好睡觉,好好刷牙等习惯,在这些行为习惯养成阶段,父母也要注意正面引导,而不是采用责骂的方式。

这套绘本里的其他内容都是关于行为习惯养成的,家长可以给孩子选择一套作为睡前亲子阅读的内容。

总之,在给孩子进行如厕训练时,孩子尿完才说,是很正常的现象,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给孩子自主如厕的控制权,温和引导,孩子很快就能脱离尿不湿了。

搜索更多有关“孩子老是尿裤子哪有毛病 孩子总是尿裤子上了再说尿尿”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