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芯片的品种,千笔楼丨有一种忧患叫

人气:123 ℃/2024-05-18 18:07:37

“猪芯片”不是芯片,而是种猪。

把智商不怎么样的“二师兄”和聪明绝顶的“芯片”放在一起,组成的这个新名词,有几个意思?

彭博新闻社网站的消息说,“猪芯片”是中国人对技术驱动生猪养殖的半开玩笑的简称。

真的仅仅是半开玩笑吗?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猪粮安天下。猪肉和粮食,都是“天”字号的头等大事。

百度说:芯片是高端制造业的“核心基石”,是现代社会的“工业粮食”,是关乎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战略型产业。

看到了没有,种猪和芯片,说法听上去固然有高低,但就重要性而言,一个涉及农业基础,一个事关工业安全,都是“国之大者”。

今天,“千笔楼”就和你聊聊“猪芯片”这件大事儿。

2020年4月2日,重庆市荣昌区兴旺种猪养殖场负责人郭平在查看即将出售的仔猪(4月2日摄)。新华社发(黄伟 摄)

中国人的饭桌上,猪肉的地位无可撼动。

我国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生猪生产与猪肉消费第一大国:国人每年大约要吃掉7亿头猪,猪肉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4%、46%,人均每年要吃约40公斤猪肉。

猪肉也是中国人最主要的动物蛋白来源,占主要畜禽肉类消耗量的60%左右。

这么大的生产和消耗体量,一般国家,根本hold不住。

但是,生产量和消费量都占据全球半壁江山的我国生猪产业中,90%的出栏生猪,都有“国外血统”。也就是说,中国人餐桌上的猪肉,九成都是外国种猪的后代。

如果有一天,突然有人说,中国人吃他们国家种猪繁殖的猪肉,威胁到了他们的国家安全,也要“脱钩断链”,也要“去风险”,我们还有“猪肉自由”吗?

这会不会是智慧的中国网友,创造“猪芯片”这个名词的另一层用意呢?“猪” “芯片”,生动形象,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看看你碗里的肉,再想想华为手机,就问你怕不怕?

正应了那句网络语言:“细思极恐”。

“猪芯片”,大概在中国人的认知中,不光是半开玩笑,更多是居安思危吧。

2022年10月28日,在湖北省鄂州市拍摄的2栋26层养猪大楼,左侧一栋已投产(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考古发现,我国养猪的历史在六千年到八千年。甲骨文的“家”,就是房子下面圈着一头“豕”(猪)。北宋文豪苏东坡,不但自己动手制作“东坡肉”,还写下美文《猪肉颂》以记之。

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养猪资源。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本土猪还占据着90%的市场份额。

是什么原因,短短40年时间,“土猪”和“洋猪”的占比,从土猪90%,到洋猪90%,倒了个个儿?

曾几何时,一家煮肉,半街飘香。炖一锅猪肉,是短缺时代,记忆深处最诱人的味道。但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又香又嫩的本土猪肉,开始赶不上急速扩大的吃肉需求了。

虽然“肉不像肉”的洋猪肉有点硬有点柴,也“不怎么香”,但和本土猪相比,洋猪具有无可比拟的市场竞争力:吃得少、长得快、瘦肉多、出栏率高,饲养效率高出本土猪60%,非常适合商业化养殖,在圈内特别能“打”。

从20世纪80年代起,以美国杜洛克猪、丹麦长白猪、英国大约克猪为代表的一批进口种猪,开始进入并迅速占领中国市场,很快成为我国生猪养殖的主导品种,我国本土种猪日渐式微。

在生猪养殖产业链中,种猪处于金字塔的顶端,优质种猪价格昂贵、利润丰厚。

那为啥我国不培育自己的种猪呢?因为“引进”要比“育种”来钱快得多!

种猪新品种的培育,至少需要10—15年,因此猪的“育种”周期长、见效慢、投入多;而“引进”则一手交钱一手交猪,用完再买,简单粗暴。这导致许多养猪企业“重引进,轻育种”。

在过度追逐经济效益、不断引进国外种猪的过程中,许多猪企丧失了自己的育种时机,形成对国外种源的路径依赖。

“重引进,轻育种”的结果,就是外来种猪繁育几代后,“优势基因”不进则退;另外受疫病影响,每隔几年,又得花大钱重新引进,陷入“引进—扩繁—再引进—再扩繁”的低水平重复。

目前我国会不定期向美国、丹麦、法国、英国引进种猪。观研报告网《中国种猪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2021年我国从国外引进种猪24000多头。

据测算,加上空运陆运费、手续费、人工费等等,一头种猪从引进到落地,价格在3万元到5万元之间。

令人宽慰的是,国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2021年,中央深改委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这是继1962年出台《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决定》后,时隔近60年后,中央层面再次对种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自此,“猪芯片”提升到更高层级,纳入国家种业振兴的大盘子里,“猪芯片”发展迈入快车道。

2021年4月,农业农村部推出《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明确了未来15年种猪遗传改良的目标任务和技术路线。

新“改良计划”要求,到2035年,我国种猪核心种源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并形成“华系”种猪品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猪企业3—5个。

2022年8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扶持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发展的通知》,提出加快构建“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企业阵型,25家主攻种猪研究的生猪企业被纳入“补短板”类型,将得到国家重点扶持。

走进重庆荣昌猪资源保护场,智能化饲喂、温控、除臭、检测、安防装置一应俱全,干净、整洁、科技,颠覆了人们对养猪场“臭、乱、脏”的传统概念。

这个建在森林和茶园里的猪场,正是当地金字招牌“荣昌猪”的“芯片基地”。去年4月,这个保护场成功入选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现保有荣昌猪种猪11000余头,血缘12个。

目前,全国这样的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已有100来个,覆盖全国27个省份,并组建起15万头优秀种猪组成的超级核心育种群。

其实,我国已经在其他牲畜家禽的育种本土化方面,蹚出了成功的路子。比如,曾经长期依赖国外品种的白羽肉鸡,本土化育种成效明显,有望很快结束40年来对进口种鸡的依赖。再比如,广东南美白对虾品种培育取得突破,打破了国外的长期垄断。

这些做法,是构建国家大食物安全观的需要。

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活将近20%的世界人口,粮食及其建立在粮食基础上的大食物安全,始终是悬在中国人头顶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剑。

2022年9月23日,在位于海南陵水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核心区安马洋基地,工作人员记录水稻育种材料的抽穗日期。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种业是另一种形式的“大国重器”。盯牢种业“芯片”,把更多安全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守好我们食物安全的门,守住我们生存发展的根。

也许有一天,当我们实现了“猪肉自由”,再谈论起“二师兄”的时候,不会再联想到“芯片”,猪是猪,芯片是芯片,而不是“猪芯片”。

出品:李俊

监制:常爱玲、齐慧杰、周宁、令伟家

统筹:令伟家

终审:于卫亚、张越、安涛

文字:令伟家、李代祥、熊嘉艺、李雄鹰

漫画:潘红宇

编辑:缪异星、陶虹、伍越、李永锡

搜索更多有关“芯片的品种,千笔楼丨有一种忧患叫”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