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小麦灌浆期如何加强管理?与小麦灌浆期管理有关

人气:451 ℃/2024-06-01 06:48:39

众所周知,5 月中旬左右是小麦抽穗灌浆的关键时期 , 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管理重点 是保叶绿叶、养根护根、预防早衰、延长功能叶光合作用、促进灌浆鼓粒、提高千粒重。小麦灌浆期要做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预防干热风的危害。抓好小麦灌浆期的管理是实现夏粮丰收的关键。

要了解灌浆期籽粒发育特点

小麦进入灌浆期,麦穗上生成大量的花粉,授粉后会产生大量的麦粒,这一时期是增加麦穗籽粒数的关键,能够确保小麦丰产稳产。茎、叶通过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淀粉,转化的蛋白质经过同化作用贮存在小麦种子里面,确保小麦籽粒饱满,增加小麦千粒重。小麦灌浆期也是小麦加速生长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管理得好,小麦产量就会增加,反之产量就会减少。

小麦灌浆期是小麦生长发育的最后一个关键期,一般需要经历20天左右,茎叶停止生长,叶面积达到最大,茎叶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质开始向籽粒内输送。根据籽粒发育特点,将灌浆期又分为乳熟期和面团期。

灌浆期一般需要经历大半个月,籽粒先纵向生长,当籽粒达到最大值后,再进行横向生长,宽度和厚度逐渐增大,随着籽粒体积的不断增大,籽粒内的干物质也快速增加,千粒重增加迅速,籽粒内含水量随着干物质的逐渐增加而逐渐减少,籽粒外部颜色逐渐由绿色转化为绿黄色,籽粒表面开始出现光泽。

当含水量降至45%左右时,籽粒进入面团期。一般需要经历3天左右,干物质增加转慢,籽粒含水量逐渐降低,由45%逐渐降低至35%,表皮颜色由绿色逐渐变为黄绿色,表皮失去光泽,胚乳呈面团状,当胚乳呈面筋状时,灌浆基本停止,灌浆期结束。

小麦灌浆期管理的三部曲

小麦灌浆期的管理是决定小麦最终产量的关键。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籽粒重是小麦产量的决定要素,而籽粒重是由灌浆期的管理情况决定的。因此,小麦灌浆期的任务是做好田间管理、浇好灌浆水,防止小麦植株出现早衰,确保茎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科学施肥,保护植株根系,防旱、防涝和防倒伏,做好条锈病、纹枯病、******病及吸浆虫、蚜虫等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小麦安全度过灌浆期。

除草是第一步。农户要经常到田间观察小麦生长情况,发现野燕麦、节节麦、雀麦等杂草要及时清理出麦田,避免杂草影响小麦茎叶光合作用和正常生长,严禁使用除草剂,以防污染小麦,造成土壤农药残留,影响下茬作物种植。

浇水是核心。小麦灌浆期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大,但也不是越大越好,要根据土壤和天气状况合理确定是否浇水,一般选择在小麦开花后半个月内浇好“灌浆水”。“灌浆水”浇得好,有利于小麦丰产增产。如果掌握不好,不仅不能增产,还可能导致小麦返青时间长,引起晚熟或倒伏。如果种植小麦的田地土壤肥力和墒情好,可不用浇水,反之则要及时浇好“灌浆水”。如果出现降雨天气,降水量达到20mm以上时就不要浇水,并注意田间积水情况,及时排涝。如果田间小麦生长过旺,具有倒伏风险的麦田尽量不要浇水,小麦出现倒伏影响生长,造成减产风险更大。需要注意的是,浇“灌浆水”不要大水漫灌,应用小水轻浇。

施肥是点睛之笔。根据土壤墒情,适时做好施肥管理,一般在扬花期后10~15天追施氮肥,可以提高穗粒数,增加千粒重,可结合浇水亩施尿素3~5kg,一周后再追施一次,补充氮肥。灌浆期的小麦处于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下降,由于连年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可结合施肥喷施叶面肥,促进叶面吸收营养,可以满足小麦的生长,增强光合作用和抗倒伏能力,减轻干热风危害,促进小麦加速灌浆。建议晴朗的的下午16∶00后,用磷酸二氢钾与尿素混合后,喷洒叶面,或与其他生态活性肥喷施叶面,间隔一周再喷一次,促进小麦生长和灌浆,提高千粒重,改善籽粒品质。科学控制叶面肥施用量和施用次数,一般隔一周施用一次,连续施用2~3次为宜。

注意小麦倒伏和热干风

小麦发生倒伏,叶片重叠,光合作用受到影响,养分运输也受阻,导致小麦不能正常吸收营养。不同时期发生的倒伏恢复程度也不同。小麦灌浆期前倒伏,由于麦穗轻,一般会随着植株生长恢复直立。灌浆后发生的倒伏,则不易完全恢复直立,此时期麦穗头相对重,如果及时补救,穗下茎可以慢慢恢复直立。风雨过后,发生的小麦倒伏,农户可在雨过天晴时,用杆子轻轻抖落茎叶上雨水珠,减轻植株压力帮其抬头,也可用手扶麦捆把固定。

小麦灌浆期往往正好是干热风的高发期,干热风是黄淮海冬小麦主产区春末夏初最容易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在干热风的影响下,大量水分会蒸发散失,造成植株因过度失水而提前枯死,严重影响籽粒灌浆,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做好“一喷三防”,及时给病害植株治病

小麦灌浆期主要防治的病虫害有******病、锈病、赤霉病、蚜虫、吸浆虫等。小麦病害已经在一些地区爆发,防控形势非常紧迫。防治小麦病虫害,一定要做到早防、早治,统筹兼顾,可以适时加大药剂用量,喷匀喷透,达到一喷多防的效果,对于已经发病的田块,也要及时施药治疗,尽最大可能减小损失。

喷药时要现配现用,均匀喷雾,尽量能喷到中下部叶片。在小麦灌浆期做好小麦一喷三防是延长籽粒灌浆时间、确保小麦获得丰产丰收的保障。具有防治范围广、持效期长、省工省时、节约投资成本等优点,目前在小麦生产上广泛应用。可在小麦灌浆期,每亩推荐用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70mL,对水20~30kg均匀喷雾,不仅能有效防止病虫危害和蔓延,还能补充叶面肥,预防干热风,防止植株早衰,延长籽粒灌浆时间,确保小麦获得丰产丰收。

此外还要注意的是蚜虫有怕高温的特点,灌浆期温度升高后,蚜虫会爬到穗上直接为害穗部,影响小麦的籽粒灌浆,降低籽粒数量。调查研究显示,出现蚜虫后会减产三分之一,甚至会损失一半。推荐释放瓢虫和蚜茧蜂等天敌,效果非常好。也可以选择10%吡虫啉和40%氧化乐果,能够提高防治效果,在防治蚜虫的同时也能有效防治******病和赤霉病。在用药过程中要控制好浓度,结合土壤墒情用药,否则会灼伤小麦叶片。小麦进入蜡熟期后可以收获,该时期的籽粒品质好,能确保小麦产量和质量。此外,也可以选择在蜡熟初期阶段到全中期阶段收获,结合小麦品种合理安排收获时间,保证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搜索更多有关“小麦灌浆期如何加强管理?与小麦灌浆期管理有关”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