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三人隐居深山多年:13岁孤儿蜗居,狗窝
图|潘必成居住的茅棚
上图是用几根木棒和烂稻草搭建的一个茅棚,茅棚非常简陋,既遮不了风也挡不了雨。看到这大家可能会下意识地认为,是农村给牛羊或者猪狗建的牲畜棚。
但是,如果说这是一个13岁的小男孩住的房子,你会相信吗?
住在这里边的孩子叫做潘必成,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当记者发现他的时候,已经是深秋时期,外边北风呼啸,人们已经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和羽绒服。
而当时年仅13岁的潘必成穿着破旧的拖鞋,破烂的单衣,蜷缩在用稻草搭建的茅棚里,用那个年纪不该有的神情静静地看着远方。
图|潘必成无助的眼神
陪伴他的没有亲人,只有一只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看到这样的场景,在场志愿者含着泪水发出感慨:这哪是给人住的房子啊,分明是个狗窝!
与潘必成住的茅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旁边的别墅,这是一栋二层小洋楼,装修得富丽堂皇,在满是平房的农村里显得格外扎眼。
这栋别墅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潘必成的亲姑姑!
按说,在孩子无父无母的情况下,姑姑便是孩子最亲近、最值得依靠的人。
而这位亲姑姑怎么会自己住在豪宅里,让苦命的侄子住在连狗窝都不如的茅棚里呢?
这还要从多年前说起。
图|潘必成三姑家的房子
苦命的孤儿
虽然潘必成当时才年仅13岁,但是他经历的苦难可能要比一般人一辈子经历的都多。
潘必成出生在一个四口之家,父亲在外打些零工,母亲和爷爷奶奶在家务农。虽然一家人生活的不算富裕,但也美满幸福。
但是,从潘必成一岁开始,噩运接踵而至!
潘必成一岁时,父亲因为突发心脏病去世,家里的顶梁柱没了,潘必成的母亲也舍弃了他,选择了和别的男人远走高飞。
留下了潘必成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两个老人成了潘必成唯一的依靠。
在爷爷奶奶无微不至的爱护下,潘必成度过了8年幸福的时光,就在一家人刚刚从“妻离子散”的痛苦中走出来时。
又一场更大的灾难,突如其来地落在了这个脆弱家庭的身上。
图|车祸现场
2007年,10岁的潘必成同奶奶一块去邻村的二姑家做客。年幼的潘必成在二姑家开心地玩了三天。
三天后,二姑送奶奶和潘必成去附近的公交站牌等车。
就在这时,一辆货车突然冲向站满人的公交站牌,现场惨不忍睹。
因这场车祸,潘必成的奶奶、二姑和三姑的孩子当场去世,年幼的潘必成身受重伤,右腿和右胳膊粉碎性骨折。
用村民的话来说:
这一家子是老的老、小的小、死的死、残的残!
车祸发生后,警方和法院立即对这起事故进行了处理,法院认定货车司机陈凤欢承担全部责任,赔偿潘必成一家住院费和丧葬费一共五万元。
图|赔偿合同
五万块钱和这场灾难相比微不足道。但是对于潘必成来说,却是救命钱。
当他在医院里忍受着疼痛,等待救命的五万块钱时,丧尽天良的货车司机却畏罪潜逃了。
最后,还是好心的村民凑了几万块钱,给受伤的潘必成交上了住院费。
经过大半年的治疗和恢复,潘必成逐渐地恢复了健康。
虽然病好了,但是潘必成身上却留下了永远抹不掉的******。
身体上的******虽然难看,但是毕竟是康复了。但是,心灵上的******呢?
图|潘必成
听村民们说,在潘必成出院以后,他经常独自一个人躲在墙角默默地流泪。
在他看来,没有了父母以后,奶奶就是最亲近的人,是唯一一个可以用母性的光辉,一次次抚平潘必成心灵创伤的人。如今,再也没有人能给他这种温暖了。
奶奶去世后,潘必成只能和年迈的爷爷一块生活。
本以为,上天给潘必成一家降下的灾难已经够多了,该让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喘口气了。
结果没想到,一年后,灾难再一次降临。
和潘必成相依为命的爷爷也去世了,这直接让年幼的潘必成陷入了绝境。
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奶奶车祸、爷爷去世,年仅十岁的潘必成承受了太多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苦难。
这一切让一个本该充满天真无邪的孩子,逐渐变得忧郁起来!
图|潘必成再田垄上看书
潘必成的“狗窝”与姑姑的豪宅
爷爷去世后,没有人照顾的潘必成处于半流浪状态。
运气好的时候好心的邻居会给他做一些饭菜。如果实在饿得受不了了,他就蹲守在垃圾堆旁边,捡别人吃剩的馒头和米饭。
身上穿着满是窟窿的破旧单衣,腿肚子都漏在裤子外边。一双拖鞋从盛夏穿到深秋,除了这双拖鞋以外,没有其他御寒的鞋子。
潘必成的这种境况,让附近的村民心疼不已。
图|潘必成
潘必成的大姑和大姑父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且身患疾病,但是知道了孩子的这种情况以后,主动找到孩子所在的村委会,申请抚养可怜的潘必成。
虽然不是孩子的父母,但是大姑父和大姑对潘必成的照顾无微不至,给潘必成准备了可口的饭菜,置办了合身的衣服。
这让潘必成感受到了久违的家的温暖,也让关心潘必成的乡亲们松了口气!
但是好景不长,潘必成在大姑父家的幸福生活被三姑的突然造访而打破!
图|潘必成大姑父家的生活条件(条件也比较差)
原来,自从潘必成被大姑父接走以后,同样亲疏关系的三姑,心里犯起了嘀咕。
在她看来,潘必成一家是低保户,虽然潘必成的父亲、爷爷奶奶相继去世,但是国家发给低保户的钱一分都不会少。
而这些钱,只能通过收养潘必成来得到,既然有钱那就不能让孩子的大姑父一家独吞。
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潘必成的三姑开始有意无意地向外界传播一种信息:大姑父一家收养潘必成就是为了钱!
可怜的大姑父一家就这样卷入了舆论的漩涡!老实本分的他压根就不知道潘必成还有国家低保钱这码子事。
随着舆论的不断发酵,大姑父一家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图|潘必成三姑
虽然他们是真心收养潘必成,但是舆论的压力让他们一家备受煎熬。
就在大姑一家因为村民嚼舌头而苦恼的时候,潘必成的三姑突然造访,并提出要抚养潘必成。
这让大姑父一家眼前一亮,因为如果三姑接走潘必成,那他们“为了钱抚养潘必成”的谣言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同时大姑父一家想到,潘必成的三姑和自己是同样的亲疏关系,再加上三姑年轻,经济条件又比较好。潘必成跟着她肯定也不会受罪。
就这样,潘必成又来到了三姑家。
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三姑并不是想真心地抚养潘必成,她的目的就是为了钱!
三姑接走潘必成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当地信用社,查询了低保户补助金的问题。
图|当地信用社
但是,查询结果却让她大失所望!
原来,潘必成的补助金每月只有200元,因为没有记住密码,所以只有等到潘必成成年以后重置密码,才能把钱取出来。
但通过这次查询,间接还了大姑父一家的清白。
这样的结果让三姑懊悔不已,不但没有拿到钱,反而多了一个累赘!
为了解决掉潘必成这个“麻烦”,三姑想了一个“万全之策”!
她压根就没有让潘必成进自己的家门,而是在自己豪华洋楼的旁边用茅草席子和几根木棍搭了一个茅棚。
图|茅棚里的潘必成
茅棚内极其阴暗潮湿,既没有灯也没有电。很难想象幼小的潘必成是如何度过一个又一个寒冷阴森的夜晚的。
与潘必成相伴的只有一只无家可归的流浪狗。看到这样的场景,在场知情人士含着泪水发出感慨:这哪是给人住的房子啊,分明是个狗窝!
为了混淆视听,潘必成的三姑找了一个理由——房间不够住!
这个理由显然是把别人当傻子了!
因为三姑一家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能盖起二层小洋楼的家庭,装修的也是富丽堂皇。
图|农村别墅概念图
这样的一栋小洋楼,十几个房间肯定是有的,怎么可能会出现房间不够住的问题呢?
村里知情的乡亲们一语道破天机:
她就是为了钱,钱没拿到,她心里不平衡!
潘必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爱心志愿者发现的。面对志愿者的询问,潘必成乐观地解释道:
没事,住这样的房子凉快!
一句话道出了多少潘必成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无奈!看看我们身边的孩子,真不知道潘必成是怎么熬过来的。
图|潘必成吃的饭(白米饭加咸菜)
志愿者这样描述潘必成的状态:
吃不饱,穿不暖,没人疼,没人爱!没有人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这个孩子承受了生命当中太多的苦难,虽然年龄很小,但心里的阴影已经很多了,他总是一个人坐在田垄边看书,或许在书里,他才能找到一点慰藉吧!
看到在场志愿者的热心帮助,潘必成说了两个再简单不过的愿望:
“希望爸爸妈妈每天能接我放学。”
“希望奶奶能再活过来。”
听到潘必成的话,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对别的孩子来说,再简单不过的愿望,在潘必成这里却成了永远都不会实现的奢望!
既然让爸爸和奶奶再活过来的愿望不能实现,那给孩子再找个温暖的家还是有希望的!
随后,志愿者开始了给潘必成寻找新家的工作!
图|潘必成
大姑父再次收养潘必成,最终有了好归宿
在与潘必成交流的过程中,志愿者得到了一条很重要的线索,就是潘必成的母亲。
既然潘必成的父亲、奶奶、爷爷相继去世,那妈妈就是最有责任抚养潘必成的人。
顺着这条线索,志愿者来到潘必成的姥姥家,希望可以在姥姥那里打开突破口,找到妈妈。
但是姥姥的回答震惊了当场的志愿者:潘必成的妈妈已经改嫁了,而且精神有问题,没有办法照顾这个孩子!
随后,志愿者又问了孩子的姥姥姥爷是否可以抚养这个孩子,考虑到年事已高且受“外孙就是外家人”观念的影响,老人同样拒绝了抚养潘必成。
图|潘必成的外婆
无奈之下,志愿者又多方走动,在当地村委会的帮助下,找到了潘必成的三个姑父、姨、表叔等血缘关系比较亲近的人。让他们坐在一块,谈论潘必成的抚养问题。
这场谈论很快变成了一场诉苦大会!在座的人是你有你的苦衷,我有我的不容易!
虽然大家进行了几个小时的讨论,但是最后还是莫衷一是!谁都不愿意表态。
最后,志愿者提议让孩子自己进行选择,潘必成在环视一周以后,还是走到了大姑父的身边。
图|亲戚们协商抚养潘必成的问题
看到这个可怜的孩子如此信任自己,大姑父也破防了,含着泪水抱住潘必成,当即表态:
“孩子我可以养,也愿意养,刚在最所以一直不表态,就是需要大家给我正名,给我一个说法,我不是因为贪图低保钱才抚养这个孩子的,不要让我在思想上有压力。以后孩子的吃喝拉撒我全管了,花多少钱我也愿意!”
听到大姑父的表态,潘必成紧紧抓住他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就这样,潘必成又回到了大姑父家,又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图|潘必成和大姑父开心的笑了
几个月后,志愿者又去看望潘必成,这时的潘必成面带笑容,活泼可爱,又有了同龄人该有的那份纯真。
相比于之前,潘必成的话多了很多,他不再沉默不语,而是主动和志愿者交流,称自己的学习进步了很多,并高高兴兴的拿出了自己的奖状。
看到这里,志愿者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随后,记者对潘必成和大姑父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和慈善组织的广泛关注,爱心人士的捐款和慰问源源不绝。让潘必成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相比与三姑让潘必成住茅棚的恶劣事迹,大姑父一家勇于承担抚养责任,对潘必成无微不至的照顾与抚养,也赢得了社会的认可!
图|潘必成的大姑父
最后用两句经典名言结束文章: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
【完】
参考资料:《<传奇故事>住茅棚的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