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蔬菜中最容易产生寄生虫?这4种常见蔬果竟藏大量寄生虫
说到寄生虫,很多人会不由得头皮发麻、全身不舒服。
当然,也有一些人内心毫无波动。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平时吃素多,即使吃肉也会煮熟,寄生虫和自己有啥关系?
如果真这样想,可这些人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寄生虫的宿主除了动物,一些蔬果也是它们的极乐之地!
这4种蔬果,竟藏大量寄生虫
有一种寄生虫,主要以水生植物的根茎、果实为传播媒介,进入人体后可寄生在小肠中,这种虫即为布氏姜片吸虫,简称姜片虫。
它的传播过程是这样的↓↓↓
这4种蔬果,竟藏大量寄生虫!
姜片虫卵落入水中后,可侵入水中的小螺中暂居,待发育成熟才跑出来,常吸附在荸荠、菱角、莲藕、茭白等水生植物的表面或肉质内。
荸荠、菱角生吃爽口、甜度高,边剥边吃很方便;而生榨莲藕汁可清热去燥,也深受很多人欢迎。但如果人们食用了生的荸荠、菱角、莲藕等,便有可能吞入姜片虫的囊性幼虫。
囊虫进入胃肠道中,囊壁会被消化,此时童虫便会逸出,吸附在肠粘膜上汲取营养,1-3个月后便可发育为成虫,导致姜片虫病。
肠道内的姜片虫,会使肠粘膜发生炎症、出血、溃疡或脓肿,从而导致感染者产生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不适,后期或可出现浮肿、腹水,严重者可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甚至死亡。
是否会得姜片虫病,主要取决于感染姜片虫囊蚴的机会。
像是一些水生植物,常生长于肥沃的水域,其皮上和内部极易聚集及吸附姜片虫的囊蚴。如果不小心吃下肚,就可能被感染上而致病。
因此,对于荸荠、菱角、莲藕、茭白——这4种最常见的水生蔬果,大家食用时应注意:
1. 千万不要生吃,或是用牙去啃掉它们的皮。无论是生吃熟吃,都要去皮。
2. 姜片虫囊蚴不耐高热,在沸水中一分钟即可死亡。所以,吃之前最好彻底清洗干净,用沸水烫一烫。
如果怀疑自己或孩子得了姜片虫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当然,除了这4种特殊的水生蔬果,其它普通蔬果食用前,有个问题也需留意!
吃蔬果前犯一个错,小心寄生虫吃进肚
不少人吃水果时,喜欢切成块再吃,以便入口。还有一些人,喜欢自制蔬果沙拉,几片生菜叶子、几块鱼生等等,洗洗切切拌拌后,便送入嘴中。
可就在平时准备食物时,不少人会犯一个常识错误——生肉和蔬果未分开处理!
例如,很多人平时做饭时,常常用一把刀、一个砧板,切了生肉切蔬菜,切完蔬菜又切饭后水果。
可如果生肉中含有寄生虫或虫卵,可能会悄悄藏着刀具和砧板上,尤其是表面有些坑洼的木质砧板。如果接下来继续切生食的蔬果,则可能会被寄生虫沾上。
因此,建议大家平时下厨时注意:刀具和砧板要生熟分开、肉食和蔬果也要分开。平时切完肉,须彻底清洗刀具、砧板等,以免交叉感染。
其实关于寄生虫的文章,我们发过很多,但几乎隔不了多久,小编便会看到一些耸人听闻的人们感染寄生虫的新闻。
所以今天在这,小编不嫌麻烦,大家也别嫌啰嗦,我们再一起来复习一下“几种常见的内含寄生虫的美食”,来给自己和家人提个醒!
这5种常见美食,是寄生虫的最爱
1. 鱼生有虫,酒酱醋等都拿它没招
淡水鱼生中,常携带有肝吸虫活囊蚴。常吃可能会被感染,导致肝吸虫病。此病可能会发展成胆管炎、胆结石、肝硬化甚至肝癌等。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吃之前喝高度酒,还是蘸醋、酱油等,想要杀虫至少需浸泡2小时,顺手轻轻蘸一下,根本杀不了虫。
2. 爱吃羊肉串,2种寄生虫盯上你
烤羊肉串属于高温速制,很容易吃到夹生的。此时容易感染弓形虫或(和)旋毛虫。
孕妇如果感染了弓形虫,可能会造成胎儿流产、早产、畸胎、死胎。
而得了旋毛虫病的人,常表现为眼睑水肿、长期发热,肌肉疼痛、胃肠道症状和皮疹等。
3. 爱吃醉虾醉蟹,身上会长“能乱跑的包”
螃蟹、淡水虾是肺吸虫的中间宿主,其特点是会在人体内乱跑。它跑到皮肤下时,可看到如蚕豆或核桃大小的鼓包。
当肺吸虫进入感染者的肺、肝、大脑等部位时,可出现咳嗽、胸痛、腹痛、腹泻、头痛、癫痫、视力减退、瘫痪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危及生命。
注意:醉虾醉蟹不会经过充分蒸煮,仅用盐腌制,或用醋、酒浸制,根本奈何不了肺吸虫。
4. 一只福寿螺,竟含上千条虫
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温床”。一只福寿螺,可内含600~3000条广州管圆线虫。
这种寄生虫进入人体消化道后,继而会进入血液、大脑等,从而破坏人体神经系统,使感染者头痛、发热、颈部僵硬,严重可致失明、偏瘫、痴呆,甚至死亡。
注意:福寿螺价格低廉,因此有些不法商贩会用福寿螺冒充田螺,大家在外购买或食用田螺时,可要好好辨认一番。
5. 吃蛙肉、蛇肉,“脑子长虫”没商量
蛙蛇类动物的体内,常寄生着一种叫做裂头蚴的寄生虫。
它一旦进入人体,会穿肠破壁到处乱晃,或跑到皮下,或钻进内脏,或潜入大脑,从而造成全身不良反应。
注意:田鸡火锅、凉拌蛇皮等,都属于高危菜式。
当然,生活中会招惹寄生虫的食物,不止以上提及的几种。为避免我们深受其害,大家平时做饭时应牢记以下3点:
生熟食、肉食蔬果分开处理!
食物要煮熟了再吃!
安全第一,口感第二!
推荐
- 1养猫太难了你家猫咪好养吗?你家的猫咪真的能认出你吗400
- 2灾后防病知识:防止,大灾之后有大疫个人如何做好防护和常见病预防472
- 3京巴犬咳嗽怎么办?京巴犬出现奶水不足该怎么办226
- 4福建省启动防暴雨级应急响应:泉州提升防暴雨应急响应为Ⅱ级289
- 5为什么柴犬价格能差很多?为什么老说1000块钱买不到纯种柴犬447
- 6脆肉鲩和普通鲩鱼是同种的吗?脆肉鲩,是什么鱼为什么广东人那么喜欢吃297
- 7猫咪打喷嚏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猫咪老是打喷嚏是怎么回事432
- 8猫尿路痉挛症状:猫下泌尿道疾病.286
- 9流浪狗无能为力却又无可奈何:流浪狗羡慕宠物狗有人疼爱464
- 10狗狗这7种表现可能是在向你求救:狗狗在感到恐惧时有哪些行为表现250
宠物
- 1快递柜里的小孩怎么逃生?那么小的快递柜爬出来一个11岁男孩260
- 2训狗注意事项和方法,6步训狗法,让新手养狗也能一步到位352
- 3专业的训练狗狗听话教程 如何训练狗狗看护物品493
- 4怀孕的猫妈妈要注意什么?路遇孕期猫妈妈先等等173
- 5脑炎链球菌反反复复怎样治疗,脑炎型链球菌的正确治疗方法435
- 6猫接种三针的疫苗是什么疫苗?最全疫苗文章新手必看170
- 7冬季滋补一碗鸽汤赛过人参:浓情蜜意,冬季滋补养生之鸽肚汤290
- 8猫咪最不想让铲屎官做的七件事,铲屎官这5种行为会被猫咪258
- 9捡来的小土狗两天没拉屎 网友捡回一只小土狗却遭邻居嫌弃487
- 10大量鱼到货入缸要不要换水 刚买的鱼入缸之前做好这几步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