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狗狗>正文

退役搜救犬和训导员离别催泪:搜救犬,无言的英雄我们生死与共

人气:493 ℃/2025-04-20 01:09:07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天地浩劫,牵动着世界各地善良人们的心,爱的大潮从四面八方涌向灾区。在灾难面前,我们的搜救犬朋友们与往常一样,和我们生死与共,并肩奋战!

智慧加爱心,顽强奋战在第一线

5月14日,在一处废墟里,一个名叫“麦兜”的救援犬突然趴下,发出了呜咽般的哀鸣。平常训练时,都是以隐藏的活人为搜寻目标,训犬员要求它们嗅到人的气息就吠叫“报告”,但这一次,吠叫变成了呜咽。训犬员分析,被埋在下面的人很可能已经遇难。后来,挖掘出来的果然是一具已被压扁了的遇难者尸体。莫非它也通人性,即便面对的是一个死去的陌生人,仍然会难以自禁地痛哭失声?莫非它和人类也心心相印,愿意跟苦难的人们一起分担巨大的悲伤?

工作中的搜救犬,嗅到了幸存者的气息,显得非常激动。在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中,70%都是由搜救犬发现救出的

面对巨大的废墟,面对悲痛的人们,充满灵性的搜救犬也会悲伤落泪,为素不相识的遇难者哀泣。懂得用不同的叫声报告不同的发现,这不仅是因为它们的智慧,更源自犬这种动物对于人类与生俱来的依恋与热爱。

比起生命探测仪来,搜救犬在很多时候往往更为迅速、灵敏和准确。对那些被埋在20米以下深层,又因奄奄一息而无力呼救的幸存者来说,生命探测仪往往已无能为力,而搜救犬却有可能发现深藏的极为微小的生命痕迹。事实上,在汶川大地震现场,许多幸存者都是在生命探测仪并无任何反应的情况下,由搜救犬发现并最后被成功解救的。而由搜救犬首先发现、定位并最终成功获救的幸存者,在此次大地震中所有获救者中占了七成之多。

救援现场,消防搜救队和搜救犬紧张工作着

随着救援工作的深入,关于搜救犬的感人事迹不断传来:有的搜救犬们经过长达20小时的飞行,刚一到达现场,就以高度的工作热情冲进废墟。正在都江堰抢险的北京军区某工兵团在废墟中救出38名幸存者,全部是由搜索犬定位后救出的,其中8名被埋在深层的幸存者是搜索犬率先发现的。由于救援现场瓦砾成堆、碎玻璃遍地、钢筋裸露,加之连续作战,许多消防搜救犬的爪子和身上被刮破划伤,还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加之为了搜救,它们常常用爪子奋力刨挖,一只搜救犬工作数十个小时后,爪子都已经磨光,留下四五厘米长的伤口;一只脚爪已露了白骨的搜救犬在被命令接受治疗时,它仍然将身体探向废墟,鼻子不停地用力嗅着;另一只搜救犬在废墟中搜救苦难的幸存者时被一根突然倒塌的横梁压断了脊梁,却依然挣扎着不愿下岗;还有一只搜救犬跟着主人连续工作了2天2夜直到晕倒在岗位上……废墟上留下的一路斑斑血迹,那是它们用生命书写的伟大诗篇。

为脚爪受伤的战友疗伤

灵敏又准确,为灾民带来生机

在艰难的搜救工作中,救援的战士们依靠两大法宝:搜救犬和生命探测仪,搜寻废墟中那些顽强求生的人们。相比之下,搜救犬更为迅速、灵敏和准确。特别是那些被埋在深层(即使深达20米)、无力叫喊的幸存者,基本依靠搜索犬发现。靠电力工作的生命探测仪把探头深入缝隙中,只能探测到很小的区域,而搜救狗则在更大的区域内迂回搜索。一旦发现废墟下有生命迹象,便发出叫声,提醒训练员。它们能辨认出活生命体和死生命体,还能区分压在废墟下的是人还是动物。在2003年5月阿尔及利亚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搜救犬“超能”在生命探测仪毫无反应的情况下,发现了一名躺在废墟下的小孩,并因此荣立二等功。

连续的救灾工作让这些第一时间冲到灾难前线的消防战士和搜救犬十分疲倦

优异的嗅觉、听觉和耐力,天生的救援高手

西谚曰:“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它们忠诚,它们敬业,它们勇敢,它们聪明,它们奋不顾身,它们的自我牺牲精神,和来自国内外的救援队员同样可歌可泣,同样令人肃然起敬。它们就是天生的救援高手,我们值得信赖的兄弟。

犬类的嗅觉是人的一百万倍,嗅细胞数量是人的40倍,能辨别10万种以上的气味。犬的听觉是人的16倍,能分辨高频率的声音,睡觉时都能听到半径1公里以内的声音。犬有超感觉,可以帮助它辨别方向,预感自然灾害的发生,甚至预知癫痫等疾病的发作。

消防队员和他的搜救犬战友,在经过近八十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后,趁救援命令间隙休息片刻

搜救犬在我国的出现是几年前的事情,但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950年。瑞士一位修道士训练圣伯纳犬进行雪地救援,为遭遇雪灾的人们带去温暖和希望。其后300年间,有记载的搜救犬仅在该地区就挽救了2500多人的性命。

现在训练搜救犬一般选用中型犬,如金毛猎犬,拉布拉多犬,德国牧羊犬,比利时牧羊犬,史宾格犬等。一般来说,出身猎犬家族,但性格又较为温顺的犬种均具备训练为搜救犬的潜质。在欧美诸国和日、韩等国,通常选择的犬种包括:金毛犬、拉布拉多犬(也称拉拉犬)、史宾格犬、德国牧羊犬、荷兰牧羊犬、马犬等等。

灵敏的嗅觉,加上好奇心、超强的耐力,是成为搜救犬的前提;但仅有前提是远远不够的。

它们在最危险的灾难前线,以自己无畏的勇敢和禀异的天赋,谱写了生命的动人篇章

培训,往往是严谨、耗时甚至还有点枯燥乏味。挑选出来的狗最好早8-10周大就开始接受训练,通常在12-18个月后能正式上岗,服务至5-10岁便根据不同个体情况告老退休。训练任务可分为三大项,即坍塌现场被困人员搜救、火灾现场遇难者搜救和森林救援、水上救援等户外搜救。一只出色的火灾搜救犬至少需要两年时间训练。在训练中,它们要克服内心的恐惧,习惯在火焰中穿行,在爆炸声中找到幸存者,在复杂危险的地形中攀高钻低,甚至被空投到海面上,拖着救生圈,独自游到遇难者身边,或是象现在这样,在不断的余震中冒险救援……

而一只训练有素的雪地搜救犬更被要求有能力读懂主人作出的点头、摇头、摆手、邀请、同意、反对、过来、过去等20余种身体语言;有的救援犬甚至还能分辨主人脸上显示的发怒、遗憾、伤心、欢乐等不同表情,区别主人是真笑还是冷笑,并继而以不同的吠叫声或身体动作(如摇尾、欢跳、趴下等)作出回应,其“情商水准”可以跟2-5岁幼童不相上下。

救援现场,搜救队员和搜救犬不畏废墟的危险搜寻可能的生命

关于搜救犬的事迹就暂时说到这里,事实上,无论是搜救犬,还是导盲犬,或者缉毒犬、警犬,甚至是一只宠物犬,也可能会在最紧要的关头拯救您的生命,无论什么品种什么工种,它们都有着同样温暖的心,所以,请好好对待它们,不遗弃,不虐待,不伤害。

如果您暂时还做不到素食,那也要请您一定不要食用它们的肉;因为,它们并不是食物!它们是战士,是恩人,是救星,是我们最可信赖的朋友!

它们是我们永远的——挚友!

搜索更多有关“退役搜救犬和训导员离别催泪:搜救犬,无言的英雄我们生死与共”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