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的并发症是什么?从一次失败的钩端螺旋体病救治谈起
我叫雷秉钧,1956年考进华西学医,毕业后留校,至今从医执教已逾50年,见证了华西的发展历程和众多华西人奉献自己青春及一生的故事。今天,我想从一次失败的钩端螺旋体病救治谈起,讲一讲我与国学巷37号的故事。
1958年秋天,在富饶的川西平原上,正值收获水稻的黄金季节。可在当时却发生了这样的事,农民们赤足下田收割后,发生了一种钩端螺旋体引起的致命传染病,在采取一些防治措施后,仍未能阻止发病,从而引起了大流行。一般的钩体病经注射青霉素可迅速痊愈,但如果发生肝功损害出现黄疸,甚至有一种会引起肺弥漫性出血,患者就必死无疑了。
于是,华西的传染病医师们义不容辞走到农村第一线,开展了对钩体病(农民又称“打谷黄”)艰苦而长期的斗争。
1973年秋,正驻扎在夹江县医院的华西医师们接到华头山区的求救电话,他们的一个生产队老队长,患钩体病已在濒死边缘。医疗队派我和一名护士长由驻军派车,火速把我们送到90里外的大山之中。
该患者男性,50多岁,面色苍白,神志恍惚,呼吸急促,满肺湿啰音,血压70/40mmhg,已由当地医生确诊钩体病,肺弥漫性出血型,垂危期。病人来诊所后便注射了青霉素,但病情反而加重,濒临死亡。
此时诊所的医生护士和当地的老百姓都对华西医师充满了希望和期待,炊事房也已经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准备招待华西的专家们。
我根据当时病人的病情分析,主要的抢救措施当地医生都已经用了,但患者极度烦躁,四肢发冷,无尿,血压仅70/40mmhg,这不是典型的低血压休克状态吗?于是就建议静脉点滴去甲肾上腺素提升血压,当然我也叮嘱了不能升的太快,略微提升到90mmhg左右即可,同时给小剂量镇静剂抑制烦躁。
当地医生马上按我的医嘱执行,我们就到旁边屋里等待病情好转。几分钟后守在床旁的医生高兴地来报告,说血压已升到100mmhg了,我高兴地告诉他,可停止输入去甲肾上腺素观察。
可是,医生刚回到床旁,病人突然烦躁加重,呼吸极度苦难,迅速口鼻涌血而亡。大家可以想象,当时我所面临的场面有多么尴尬,而周围的农民、当地的医务人员会有多么失望。
这件事情,一直到回成都后很久,都强烈地刺激着我思考,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反
思
1.为什么病人已经正确注射了特效药,反而病情加重死亡?
2.为什么按常规处理休克病人方法,反而迅速促进他的死亡?
3.如何才能迅速有效地将病人肺大泡大量的出血弄出来避免窒息死亡?
通过反思,在以后的抢救中我们逐渐总结出令国内同行公认和佩服的经验:
诊断钩端螺旋体病后,注射青霉素首先从小剂量开始,先注射20~40万单位,逐渐加量。如果剂量大了,钩体对青霉素极为敏感,会短时间死亡,并释放内毒素于病人血中,引起治疗逆反应,从而诱发肺弥漫性出血的严重后果。
其次是此种病人的低血压状态,绝对禁止升压,如果血压升高会出血加重而死亡。
此后,我们的钩体病人不会再因不当处理而死亡,挽救了不少生命。
但是,对于已经发生肺弥漫性出血的患者还是缺乏有效的抢救方法,对于为什么这类病人会突然间全身血液涌向肺部,充满肺泡,使病人窒息而亡,我们没有弄清楚机理。
如何能想方法把淤积在肺泡内的血液转回循环,是摆在华西传染病专家面前的尖锐问题。按照传统的方法肯定是不行,一定要有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才行。
我们就想出血型肯定是钩体感染后引起机体的严重炎症反应所致,可能需要强有力的抑制全身炎症反应的处理。我们选择了既有强力抗炎作用,又能有效扩张血管的氢化考的松作为尝试,对肺弥漫性出血的患者采用大剂量氢化考的松静脉推注。每次200mg,半小时到1小时又推,直至患者全身发红、大汗,症状明显改善。
采用这样新的救治方式,见到了非常良好的救治效果,甚至许多濒死的病人,24小时后便能坐在床边大口吃饭。
1958—1978年,四川医学院与乐山、温江地区有关卫生单位对钩端螺旋体病进行长期研究,弄清了四川钩端螺旋体病所致肺弥漫性出血发生发展的规律,并据此提出一套便于广大基层卫生人员掌握的诊治方法和抢救措施。
1990年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对钩端螺旋体肺出血型的主要病原菌型017株的分子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动物模型,以及现场危重病人救治的系列研究成果,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展示和报告,其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获得一致的公认和好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史稿》
(雷秉钧教授获得的诸多奖项)
2003年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到华西医院视察,
接见抗击“非典”医务人员
我今天把这个失败的案例讲给大家听,就是希望年轻的华西临床医生在实践工作中,要多用脑思考分析,不要满足于常规现状,要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创新,以便更好解决临床上遇到的问题。医学中,很多看似简单的问题,可能都暗藏有更深层次的问题。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最后,以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医海无涯,不要认为什么事,就是那么回事”。
唐红
感染性疾病中心教授
“雷老师特别注重对年轻医师临床思维的培养,八十多高龄仍然坚持阅读最新的英文文献,坚持参加教学查房、疑难病症讨论,参加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进展报告、论文修改,乃至研究生的小讲课、文献分享也经常参加。他总能将前沿的临床研究与丰富的临床案例实践结合起来,敏锐地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在临床思维上给予大家深刻的启发。”
白浪
感染性疾病中心副主任
“03年我在做住院总的时候遇到了这么个案例。有一个患者反复不明原因发烧,大家都束手无策。后来,雷老师对患者进行了认真的查体,发现患者肋下有一个痛点,后来经穿刺从痛点抽取了脓液之后,患者竟然就明显好转。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雷老师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临床精神教育着我们一代代的传染科医师。”
亲爱的们,
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院130周年院庆日来临之际,我们持续面向广大病友、医务人员、医学生、华西校友,征集“我与国学巷37号的故事”,欢迎大家向邮箱hxxcb123@163.com投稿。一经采用,将在华西医院微信公众号陆续推送,还会给作者送上华西文创精美礼品!
期待你的来稿!
推荐
- 1猫咪行为背后15个令人震惊的真相:你真的了解你家猫咪吗104
- 2雪佛兰探界者剖析,一些人和他们的雪佛兰探界者495
- 3仔猪常见皮肤病配图:仔猪常见以皮肤发病为特征性疾病的鉴别诊治技术254
- 4泰迪比熊杂交狗狗的饲养注意事项:饲养泰迪狗狗和比熊的区别212
- 5两周半的金毛小狗日常生活 这只流浪的狗狗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狗生342
- 6meme猫翻白眼:meme梗图猫为什么会喵喵叫195
- 7东北的狗不会被冻死吗?东北气温零下30多度农村土狗拴在外面263
- 8养30只小型宠物狗一年能赚多少钱:养一只宠物狗需要投入多少钱和时间142
- 9文初的全部视频,文初今日分享我的鸽子264
- 10青春斗所有男主角:它才是90后生活该有的样子494
宠物
- 1主人问二哈饿不饿遭二哈吐槽 主人发工资在数钱二哈死死盯着不放272
- 2多方托举60余天,稀客,多方托举60余天,稀客446
- 3陪伴主人十年的猫咪与主人告别:活久见猫咪与主人失散5年后483
- 4最近几年贵阳青岩买房合适吗?超强买房攻略想知道贵阳云岩云上497
- 5请回答1988德善和狗焕谈过吗?请回答1988狗焕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跟德善表白463
- 6小潘潘改编歌曲怎么制作的?颠覆式翻唱女驸马掀起轩然大波247
- 7属鼠的什么时候是本命年?从猪年到鼠年还剩三天249
- 8流浪猫猫抓伤人投喂者负责赔偿,流浪猫饭店内抓伤人责任究竟谁来担209
- 9为什么要让二哈当宠物?网友把二哈放朋友家寄养128
- 10给宠物狗办理狗证需要哪些材料?给狗狗办狗证需要准备什么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