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冬天容易加重或复发的疾病,冬天已至冻伤旧疾易复发

人气:229 ℃/2025-02-16 20:34:42

一场暴雪,在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的同时,也瞬间把人们带到了冬季。

多年未遇的大雪让北方人也兴奋起来,堆雪人,打雪仗,搭雪屋……可是,开心玩雪后,有小朋友的耳朵被冻坏,有人的冻伤旧疾复发了。

据医生介绍,虽然目前我市的天气还未达到最冷的时候,但是,如果保暖不当,再加上以往有旧疾的话,冻伤很容易找上你。

穿得虽美易受冻

现在,人们为了漂亮、时尚以及看起来苗条,拒绝穿保暖衣物,所谓“美丽冻人”,“宁要风度,不要温度”。

特别是,有些学生,气温已经很低了,还露着脚踝,光着腿。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过于单薄可不仅仅是打几个寒战或者感冒一场这么简单,它足以导致致命的冻伤。

家住新城枫景小区的闫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儿子前几天冻伤了。

闫女士的儿子在读高一,每天乘坐校车上学。此次暴雪前一天,放学后,孩子没赶上校车,决定步行回家。结果,路上走了半小时,回到家,耳朵就冻伤了。

天气渐冷后,虽然闫女士给儿子准备好了各类御寒衣物,但儿子就是不穿。步行回家那天,孩子没戴帽子,以前曾被冻伤过,耳朵就又被冻坏了。

天气也不是特别冷,怎么会冻伤呢?对于闫女士的问题,医生解释,虽然我市气温还没达到最低值,但是,如果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又有旧疾,极易引发冻伤。

冻伤后果挺严重

据大庆市人民医院的医生介绍,每年冬季都有冻伤患者,有些是户外锻炼不当导致冻伤,有些是醉酒后发生冻伤,旧疾复发的比较多。今年,接诊了一位长时间玩雪被冻伤的孩子,好在情况不严重。

冻伤是组织受到低温使组织间液形成冰晶,细胞周围环境形成高渗,从而导致细胞膜受损、通透性增加、细胞脱水、蛋白变性、酶活性降低、代谢障碍以致坏死。

医生介绍,当皮肤温度降到-2℃时就可能发生冻伤,气温在-25℃到-30℃时发生率最高。

冻伤最初的症状通常是僵硬、麻木,之后会出现皮肤变白或者变灰。在接受治疗后,冻伤部位可能会出现肿胀或者起泡。手、脚和脸是冻伤常发生的部位。

冻伤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比如肢体不灵活,甚至截肢或失去生命。

科学急救这样做

冻伤的破坏主要由两个方面造成,一是体液结冰破坏细胞,二是冻伤组织阻碍局部血液循环,造成组织甚至骨头的坏死。

在发生冻伤后,如果不能立即脱离寒冷的环境,请不要采取解冻措施,因为解冻后的皮肤组织发生二次冻伤时受到的损伤更加严重。另外,千万不能直接将冻伤的部位泡入热水中或用火烤,过热的复温方法会使冻伤部位的表面血管扩张,而组织深部的血管仍处于痉挛状态,由于血液回流不畅,皮下组织缺氧,代谢物不能排除会加重组织受到的伤害。

同时,也不能利用摩擦的方法进行复温,因为,冻伤部位皮肤很脆弱,在外力作用下易发生溃烂,从而造成感染。

人们传统上认为饮酒能预防寒冷,这是谬论。乙醇会引起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热量散发加快,人们暂时感到了暖意。但是,这个过程会导致大量热量通过皮肤散失,反而会使体温下降,从而导致感冒、冻伤的发生。

冻伤后的急救要领是一点一点地、慢慢地用与体温一样的温水浸泡患部使之升温。

如果只是手冻伤,可以把手放在自己的腋下升温,然后用干净纱布包裹患处,并到医院治疗。

如果长期在寒冷气候下工作,应该尽量减少体温散失,着装要宽松、保暖,尤其是肢端和耳鼻颊处,更要做好保暖防护。鞋袜、手脚要保持干燥。此外,要有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在饮食方面要多吃一些高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一旦出现了冻伤,应尽早治疗。

文/摄 记者 葛超

搜索更多有关“冬天容易加重或复发的疾病,冬天已至冻伤旧疾易复发”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