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狗狗>正文

关于狗的散文800字:散文荐读一只狗和另一只狗

人气:317 ℃/2024-11-10 22:01:59

文/胡世瑾

在我看来,城市人养狗,固然可以增添家庭乐趣,或者解决一些情感依赖问题,但总体说来,已和人类驯养狗的初衷相去甚远,对物种保护的意义也实在不大。

每看到城市的狗,我总有一种陌生和疏离感。我似乎忘记了一件事:在19岁以前,我在农村是养过两只狗的。一只叫“眼镜”,另一只叫“虎子”。

大致在我5、6岁的时候,有一个玩伴住在我家对面山坳里,他家母狗怀孕了。山里人家,户户养狗,小孩子常常是和家里的一只两只小狗一起长大。玩伴家小狗一生下来,我就赶紧预定了一只。

把“眼镜”抱回家的时候,它才勉强能够走稳,走着走着,还会拌自己一跤。它全身是灰白杂色的绒毛,泛着油油亮亮的光泽。纯净的大眼睛里,透着满满的无辜和好奇。最出众的是,一双眼睛周围,长着一圈白毛,和周边毛色截然不同,是一副天然的“眼镜”,平添一份机灵和可爱。随着慢慢长大,它的毛色也慢慢加深。我满心都是喜欢,嗯,一只漂亮的公土狗。

从此,眼镜和是我形影不离的朋友。早上天不亮就陪我去上学,放学的时候,早早在教室外面等候我。整个童年时光,眼镜是挥不去的影子。我们一起在田野里撒欢,在山路上疯跑,在河滩里戏水,一个被窝里睡觉。记得有次和眼镜玩的忘乎所以,把邻居家已经抽穗的麦田压倒了一大片。邻居告到家里,父亲很是训斥了半天,眼镜眼见形势不对,躲在我的身后,大气也不敢出。成年后的眼镜也是看家的好手,和一只大鹅一起守着我家半山上的小院。

那时候,农村老鼠多,剧毒的鼠药泛滥,药死了老鼠,也药死了不少把老鼠当美食的狗狗们。几年后,眼镜也没能幸免。我掉着眼泪,把我的朋友,埋在一棵大核桃树下。

我曾经发誓再不养狗。但山里人家,没有狗也确实不太周全。我上初中的时候,父亲从朋友家领回一只有着四分之三德国黑贝血统的小公狗,它的母亲是一只退役的警犬。见到了小黑贝,喜欢打猎的叔叔比我还兴奋,暗自琢磨着,养大了是一个打猎的好帮手,于是取名叫“虎子”。

虎子没有令人失望。一年之后,已经是一只高大威猛的狼狗了。黑色尾巴永远垂在身后,身上是黄色,背部和头部以黑色为主,大耳朵竖起,一张又长又阔大的嘴,两只大黑眼还带着一丝丝忧郁。

从小到大,它没学会“汪汪”的狗叫,只能直着嗓子吼,发出“呜~呜”的叫声,弄得初来的客人,常常胆战心惊,以为碰到了一匹狼。其实虎子十分聪明,晚上喜欢卧在高处,五里地以内有任何异动,就会第一时间吼叫示警。虎子对村民和常来的客人一般都很友好,即使第一次来的客人,只要主人打了招呼,就马上闭嘴离开,绝不纠缠。

虎子对侵犯过它,或者不打招呼想拿家里东西的人,可绝不客气,而且特别记仇。前身一沉,嘴唇皱起,眼冒凶光,呲出一口獠牙,露出一脸凶相,伴着一阵低吼,不及前扑,客人早已逃之夭夭,心留余悸,再也不敢上门了。

虎子长大以后,跳跃和奔跑能力十分出众,常跟着叔叔去打猎,或者夜间守秋。在山林里漫山追击兔子、獾和黄羊,不在话下。虎子还未成年的时候,玩性比较大,不懂打猎是为了抓住猎物,见到羚羊就追上去,一下子扑倒,待猎物起身跑远,再追上扑倒,如此反复,玩的不亦乐乎,倒成了附近一带山村的一桩美谈。

虎子的名气越来越大,上门挑战的也多了起来。所有来挑战的狗主人和狗们,都是乘兴而来,大败而归,输得毫无悬念。后来挑战者没有了,喜欢狼狗的人,却找上门来。有人提出要买虎子,出了不低的价格,生性淡泊的父亲,都笑着拒绝了。

大概在我大学毕业后的一两年,虎子遭遇了和眼镜一样的不幸。

那年回老家,院子拴着一只狼狗,有点瘦小,我略有迟疑,但不及细想,以为是虎子,上前摸摸它的头,它摆着尾巴热烈回应我。见了父亲我问道,虎子怎么瘦了,父亲叹口气道,虎子不在了,那是虎子他妈,临时在家里放几天。我有点恍然,狼狗对生人并没有那么友好,它居然没咬我,看来母子同心,虎子的母亲也识得我。后来,父亲把家从山里搬到了平原上,家里再也没有养过狗。

工作以后,住在城里的楼房里,从来没想过养猫养狗。听邻居说,养宠物狗要吃狗粮,吃火腿肠,喝牛奶,心想:哇,好奢侈。

一个在山里自小养狗的人,对城里养狗倒有了成见,自己也觉得奇怪。仔细想想,城市里养狗,和农村,特别是边远山村养狗,是有很大的不同。

农村人养狗,是实用主义,用来看家护院,打猎或者看护庄稼。城市里,狗是人的宠物,是为了乐趣,为了感情慰藉,有付出和被需要的满足感。

人和狗的关系不同。城市里,管宠物狗叫“儿子、女儿”,或者是“孙子、孙女”。农村人可从来没这种想法,爱狗的把狗当朋友,其余人把狗当有用的牲畜看。想想看,养家糊口尚且艰难,再养个“儿子”?怎么可能。

城市里的狗,比农村的乖巧听话得多,但缺乏个性,野性也基本没有了,却多了一些“人性”。在小区里,你会发现几只狗长的一模一样,傻傻分不清。农村的狗,很少长得一样的,大多保存一点野性和个性,多了一些“狗性”。两种生活环境的狗,说不清哪种更幸福。

说回我对城市养狗的心理问题。养个儿子从小到大,就殊为不易。再养个狗,怕心累。似乎也没有通过养狗获得情感的需求。另外,对“宠物”二字也有着天然的抵触,总觉得是有钱有闲阶层做的事,和消费奢侈品一个道理。

我知道自己的想法狭隘了,但也没打算改变。见识过野性的、接近自然的狗,对于驯服的、远离天性的狗,恕我不能接纳。

正如诗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作者简介胡世瑾,男,生在渭北,祖籍皖北,现居新疆。工作之余偶作散文、诗词,欣赏有思想有温度有情怀的文字。

来源:《陕西文谭》微信公众号

搜索更多有关“关于狗的散文800字:散文荐读一只狗和另一只狗”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