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如何避免赛鸽在训练或比赛中丢失?人为对赛鸽运动的影响

人气:346 ℃/2025-05-12 05:54:48

以下是近期分享的一篇文章,因为有鸽友留言“养鸽要遵循自然规律”,让我突然开窍,鸽子虽是来自大自然的动物,但赛鸽却是人类利用野鸽恋巢的天性所创造的一项竞技活动。

从自由活动,自行觅食的野鸽开始向人类圈养的家鸽转变,鸽子就一点一点脱离自然界的影响,一代一代接受人类的供养和塑造。

原本栖身野外的鸽子终日奔波获取的食物只能勉强为生,所以野鸽体型大多较小,一年只会繁殖一窝幼仔。自从接受人类的供养,食物丰富的情况下,部分基因里的潜力得以释放,不但一年可以繁殖好几窝子代,还从家鸽里逐渐培育出硕大如鸡的肉鸽一族。

原鸽在野外觅食需要躲避天敌,为了最大程度起到保护色的作用羽色也大多是统一的深灰或雨点,尤其在群体活动的时候能发挥最大的保护作用,如偶有一些白化的个体,也会因为天敌的袭击,或是因为与普通毛色配偶的结合而使后代重归于平常。

但自从成为家鸽之后,体羽偶有白化,或是变异的绛色,则会因为鸽主的个人喜好,将这些白化个体和绛色鸽互配,培育出后来的纯白鸽,或绛鸽等其他花色。甚至于羽毛形态各异的观赏鸽。

而信鸽则是家鸽成员中最特别的一类,它们既接受人类的驯养,但又常常需要与大自然搏斗。赛鸽运动的特性,导致了鸽主既要人为提供一切有利于提高它们飞赛成绩的措施,又要避免短视的行为导致种鸽飞赛能力遗传的倒退。

以下仅以几个现代赛鸽的现象供鸽友了解和思考,希望对大家有用。

为什么要公母分棚?

现在国内的幼鸽赛或是幼鸽多关赛,入关鸽龄大多是六月龄,时下的幼鸽饲料的营养水平普遍比较高,所以幼鸽也相对早熟。如果顺其自然,有的幼鸽3-4月龄就开始有寻觅伴侣配对成双的迹象,只要幼鸽配了对,家飞必定松懈,成对的鸽子整理里想着约会和营巢,它们并不知道自己身负比赛的重任。

于是公母分棚的手法应运而生,白天的时候家飞和喂食的时候幼鸽们可以在一起进行,白天休息的时候公母幼鸽待在隔离开的太阳橱里,白天享受阳光,感受室外四季的气候。

晚上则赶入各自的男女集体宿舍。这番操作幼鸽早恋的现象起码延迟两三个月,到了训练频密的比赛期,鸽子飞得辛苦了,自然也就少了寻找配偶的念头。

所以公母分棚这种压抑天性的操作是为了比赛的顺利进行,也避免了幼雌因为早配下蛋而影响身体健康,所以这可以算是人为操作虽有违鸽子的天性但有利于赛鸽的一例。

欧洲的鳏夫制

与公母分棚压抑鸽子的天性不同,欧洲的鳏夫制是利用了鸽子爱慕配偶的天性,鳏夫鸽一般都是一岁鸽以上,每年在赛季开始前一两个月,让鳏夫鸽和配偶在鳏夫常驻的鸽舍内繁殖一窝幼鸽,为了保存鳏夫鸽的体力,有时候只让它们哺喂一羽幼鸽,在幼鸽十五日龄左右将幼鸽和母鸽抓离,从此进入鳏夫制。

赛前哺喂一窝幼鸽的动作,是为了让鳏夫鸽在脑子里刻下“我也是个有家的鸽子,我的家就在这里。”捉开了母鸽和幼鸽可以让鳏夫鸽可以专心地训练,之后鸽主会通过每一次外训或比赛的归巢让鳏夫鸽可以见到伴侣的确定性奖励,来加激励鳏夫鸽归巢的动机。

可以算是顺势而为地利用了鸽子对“家与爱”的迷恋来激发鸽子快速归巢。

80-90年代的外血热

翻看一些老鸽书,80-90年代常常出现一种中外结合的成功配法,取国血鸽的吃苦耐劳配合洋天落的身体素质,这种中外结合常常出现一些破纪录的冠军鸽后代。

有鸽友也许会问为什么洋天落身体素质好?而国血鸽能吃苦耐劳?其实这与80之前国内的经济和文革有关,那个年代有不少鸽友因为文革放弃了养鸽,不少好鸽在那个年代灭失,比如丁培新大师就在那个时代被迫清过棚。

留下来的鸽子因为经济条件不好,饲料单一,有的鸽群食不果腹还学会了打野,这种条件下留下来的鸽子,营养不足,身体必定不会很壮硕,但最艰苦的环境也留下了最狡黠的鸽子。

如果不是听村里老一辈养鸽人“承水老叔”说年轻的时候因为偷偷在米缸里抓了一把糙米喂鸽子,而导致两公婆的吵架,还真的无法想象那个时候的艰难。

于是当80-90年代开始接触外血鸽的时候,那些多代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培养出来的洋鸽,身体素质自然要比国血鸽更好,比国血鸽快是符合逻辑的。

但过犹不及都是不好的,现在赛鸽的营养水平是上来了,如果再加上一些硬塞猛补的操作反而有了培育肉鸽的倾向。

幼鸽换羽期的磷钙补充

文章最后总得给大家写点干货,一般幼鸽在45日龄之后有一段体羽重新褪换的时间,体羽褪换速度的快慢和质量,关系着外训的安排,和比赛的成绩,相比顺其自然和刻意为这个阶段的鸽子补充磷钙,换羽完成的速度相差约有半个月。

半个月的时间差对于时下六月龄入关的幼鸽赛,可以利用这不短的一段时间进行更早的外训,于是就会有更宽裕的时间来作赛前调整,最终对于比赛还是有利的。此计叫“以逸待劳”。

结语:

常言道:养鸽可以修身养性,它本可以像道家一样推崇“无为而治”。养鸽纯粹只是为了看着它们翱翔于天际,确实可以让人心情舒畅。

而赛鸽是一项人为的竞技,有追求的鸽主必然会像一位儒者,穷极一生探索赛鸽的奥秘,运用自己对鸽子所知道的一切 ,或是顺着鸽子的天性或是逆势而为,为的是让赛鸽朝更快更远的方向进化,虽然过程艰辛,倒也其乐无穷。

END

文|林栩国


[微笑]感谢阅读!如喜欢本号可添加关注,鼓励请点赞 评论,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见!

搜索更多有关“如何避免赛鸽在训练或比赛中丢失?人为对赛鸽运动的影响”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