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消费套路 我们该如何规避?这些常见的消费现象你被套路了吗
这些常见的消费现象,你被套路了吗?
上周,你参与了一个两千亿的项目。
据说某杭州女子双十一当晚在剁手和剁阑尾之间决然地选择了剁手,阑尾对生活低下了它卑微的头颅。
这一周感觉钱包被掏空,
这一周看谁都像送快递的,
听说剁掉的手还能再长回来,
听说疯狂转锦鲤可以力挽狂澜,
你永远不知道一副副光鲜亮丽的皮囊背后偷偷地欠着多少蚂蚁花呗。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
你退款成功了吗?
听说晚上冲动白天清醒,于是淘宝退款崩溃。凑津贴买的东西,不想要的立马退款,真是一群小机灵鬼!除此之外,这2135亿成交额里又有多少是凑单******的呢?
Is God a dog ?
好好的光棍节硬是过成了全球购物狂欢节,据说是光棍们内在空虚寻求外在满足所导致的。双十一不过24小时,每24小时都有无数的光棍,也有无数的人告别光棍,于是说上帝节就是单身狗们闹的,可把单身狗们气哭了。
有一种狗狗叫做巴普洛夫的狗,听到铃声就流口水,不管有没有肉吃。上帝们偶尔购买到了便宜的商品,之后一旦发现促销活动就条件反射性地去购物,于是才有了God is a dog的说法。
你被套路了吗?
电商们的隐形设计你看透多少呢?
价格战略。常用套路就是打折降价。也就是说,商家不会允许商品价格低于价值,你打折降价买了,不代表你就赚了,商品交换就是一群买赚了的人养活了另一群亏本大甩卖的人。
1
锚定效应。常用套路就是炒作。比如,黑珍珠在上个世纪价格异常低廉,后来一位宝石商人将其与钻石和红宝石等珍宝放在一起展示宣传并请知名人士代言,从此,黑珍珠价格紧跟宝石。
2
损失规避。常用的套路是分割价格。比如,写着几十块一盒的曲奇饼显然不会有四五块一包的独立包装曲奇看起来那么精致和价格合理。另外,仙女们有一种消费心理,爆米花中桶20、大桶24,果断买大桶,好像买小桶必亏,而大桶不要钱一样……
3
社会认同心理。常用套路是社交购物模式也就是时尚潮流,尤其在剁手党主力军日益低龄化的现状下,这种消费心理最容易被利用。听说某星又在某圈晒了某张美拍,“我要她的同款!”。听说某友买了一件淘宝爆款的裙子,“我穿那件裙子肯定比她好看!”忍不住感叹一句,“虚荣呵,你的名字叫做女人!”
4
稀缺原则。常用套路就是限时优惠饥饿营销。限时优惠利用了一种机会主义者的消费心理,仿佛有折不抢,天理不容。饥饿营销,通常有“库存紧张”、“每人限购一件”、“火热开枪”等,很多消费者看到这些趋之若鹜,于是一键下单支付,唯恐抱憾终身。但是,能生产十件的东西就一定能生产100件,1000件。那么冲动,你是魔鬼吗?
5
大数据假象。常用套路是用一些无关的暗示性文字或者大数字给人高估商品价值的错觉。比如在国外的网营中出现比较多的是,某款饼干在分为商品编号1号,27号和97号后,逼格是蹭蹭往上涨。再比如“高钙低脂”“高性能低能耗”“大容量小体积”看起来就让人格外的舒服。其实很多商家也只是说说而已。
6
还有比如互惠原则,折中效应,诱饵效应,预期效应。太深的套路咱也就不学了……
于是,科学的消费心理和观念放下面了,敲黑板划重点了!!!!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见识了那么多套路,不禁悔恨,我知道错了,下次还买……
最后,提醒各位剁手党们,双十一过去了,双十二也不远了!
投稿/李婉秋
排版/汪锦辉
责任编辑/邓玲珠 黄艺辉
审核/张婷
—END—
预约心理咨询请拨打电话:85623052
地址:心理咨询中心 (致用楼(四教)三楼)
预约时间:周一到周日 上午8:00-11:30
下午14:00-17:30 晚上18:30-21:00
无论世界好坏
记得我始终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