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怎么抓到蝼蛄?不知道小时候有多少人抓过它呢
人气:446 ℃/2024-10-17 18:39:54
蝼蛄,俗名土狗,属于节肢动物,昆虫纲。
体小型至大型,背部一般呈茶褐色,腹部一般呈灰黄色,根据其生存年限的不同,颜色稍有深浅的变化。
前脚大,呈铲状,适于掘土,有尾须。
全世界已知约50种。
蝼蛄俗称土狗
蝼蛄的生活史较长,2~3年1代,以成虫和若虫在土内筑洞越冬,深达1~16米。
每洞1虫,头向下。
次年气温上升便开始活动,在地表营成长约10厘米的隧道。
6~7月是产卵盛期,多产在轻盐碱地区向阳、高、干燥、靠近地埂畦堰处所。
卵数十粒或更多,成堆产于15~30厘米深处的卵室内。
每虫一生共产卵80~809粒,平均417粒。
卵期10~26天化为若虫,在10~11月以8~9龄若虫期越冬,第二年以12~13龄若虫越冬,第三年以成虫越冬,第四年6月产卵。
在泥土里产卵
它们一般在农村乡下比较常见,生活在地下,湿土中可钻15∼20公分深。
穴内存放植物作为孵出若虫的食物。
蝼蛄食性复杂,是一种在土里钻来钻去,吃新播的种子,咬食作物根部,为害谷物、蔬菜及树苗,对作物幼苗伤害极大,是重要地下害虫。
啃食农作物
它们一般于夜间活动,但气温适宜时,白天也可活动。
土壤相对较湿时,蝼蛄为害最重。
土壤干旱时活动少,为害轻。
干旱的土地
成虫有趋光性,夏秋两季,夜晚可用灯光诱到大量蝼蛄。
蝼蛄能倒退疾走,在穴内尤其如此。
成虫和若虫均善游泳,母虫有护卵哺幼习性。
若虫至 4龄期方可独立活动。
蝼蛄的进化图
蝼蛄的发生与环境有密切关系,常栖息于平原、轻盐碱地以及沿河、临海、近湖等低湿地带,特别是砂壤土和多腐殖质的地区。
蝼蛄也是中药材,中医上可以做药,有利尿、消肿、解毒功能。
内服5克~10克,可消水肿,利尿治淋及治跌打损伤;可治疗脓肿疮毒等症。
蝼蛄做成中药材